张正清
(南京市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母语,指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做到不仅“学文”,而且“得法”。
【案例描述】
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中第三小节中有一句群,从写景方面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闲情逸致,语言层次清晰,是值得训练的语言点。
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隆中美景的部分,其他同学想一想这段话写了几样景物,分别是怎样写的?同学们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感受美景,在一一说出描写的景物和描写的词语之后,齐读此句群,再次深刻感受这段话带来的美。
接着,抛出问题:山冈是山,卧龙是龙,山怎么好像是一条龙,而且是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呢?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这里用的是比喻句,写出山冈蜿蜒起伏的特点,暗指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
到这里,我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出文中用了7个词语,就描写景物分别从形状、数量、稀疏程度、声音、透明度、颜色等方面描写。然后,大家一起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此时,话锋一转:其中的妙处还不仅于此,描写山冈、松林、溪流、竹林的句式还有共性特点呢!孩子们一开始并不能够及时发现,于是我利用了把所有修饰词抽掉的PPT。再一步步引导,发现句式特点:××的景物××××。
在此句群最后我提出“景色秀丽宜人”不“简单”。孩子们发现此处“秀丽宜人”概括了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等特点,总结了景色特点。
最后,根据此处写景的句式和结构,指导孩子们仿写。
【案例反思】
1.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需要步步为营
在《三顾茅庐》教学中,我采取了六部走。一步通过描写感受景美和用词的准确;二步理解比喻句,感受景美和比喻的好处;三步以读促悟感受景美;四步感受语言文字的组织;五步理解总结性词语的作用;六步仿写及指导。
2.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需把好语境关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要把文本内容迁移至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以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凌乱信息为内容,仿照文本语言练习说话,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3.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需关注句群
句群中的语言训练点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细细品读,反复咀嚼,潜心揣摩,这样才有发现的可能。句群综合性强,不仅对教师的语用知识和语感等是挑战,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更有提高性。
4.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需借鉴文本语言
(1)体会修辞方法,学习生动表达
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时,“随文学习”并体会一些修辞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2)关注段落结构,学习有序表达
教材中一些典型的段落形式是学生描写段的范本。关注这些段落层次并以此为鉴赏点,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流畅性。
语言文字的训练需要步步为营,反复咀嚼,抓住语言训练着力点。充分预设学生语用中的困难,精心设计,使学生有效踏实地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