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龄早期儿童音乐听觉注意策略的研究

2015-08-15 00:53:41
新课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葫芦丝儿童

梁 燕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培养音乐的听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培养学期早期儿童的音乐听觉注意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重中之重。而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宜早不宜迟,6-8岁的学龄早期儿童的智力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

一、儿童音乐认知发展规律

儿童音乐教育是促进儿童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日益得到了重视,但对于儿童音乐学习认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探讨和研究微乎其微,尤其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儿童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如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性理论为依据,重视学生心理学的研究;(2)根据儿童音乐学习认知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分析,家庭的遗传、环境和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对儿童音乐学习认知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影响;(3)遵循儿童音乐学习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开辟音乐“小天地”,合理有效利用音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儿童音乐学习认知能力。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内部动机,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加速儿童音乐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关爱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对于自己喜爱的任课老师给自己上课一定会收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老师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关心爱护班级每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不歧视学困生、平等互助,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特别是低年级的早期音乐教育,有些进城儿童具有较强的个性,内向、不爱表现,音乐听觉能力差,上课不爱发言、不敢发声唱歌等,只有用心的老师才能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心爱护学生、鼓励学生、战胜一切困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的教学中,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听觉能力。因此,每位音乐老师要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在音乐课上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吸引学生的听觉注意力。我在课堂上经常带上我心爱的吉他为歌曲伴奏,一首吉他伴奏曲《两只老虎》是学生最喜爱唱的歌曲,不爱唱歌或是唱歌声音小的学生都能随着吉他伴奏声情并茂地演唱,大大增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自信的心理。

利用课余、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儿童歌曲、定期开展艺术节和班班有歌声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成长,增添他们的听觉能力。

三、课堂上以奥尔夫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我本着快乐教学的理念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教学中我采用较多的是听力训练、节奏训练、律动训练。听力训练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易到难,先从单音开始,然后双音,使学生逐步在内心储存音阶音的高低,提高了他们的听觉灵敏度,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评价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都会起到直接影响的作用。节奏赋音乐以活力,因此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尤为重要。根据音乐课标的要求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不同类型的节奏型,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儿童进行声势等训练,特别是教唱新歌前学生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方法训练学生的节奏,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课堂教学中把新歌部分较难的节奏型作为重难点,例如:一年级的歌曲《小青蛙找家》我让学生先读准节奏后用打击乐器如:双响筒、碰铃、钱鼓、三角铁等来敲击,一边听一边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特点,如泥水工家里的沙石、拾荒者家里的回收物品,回家自制打击乐器如:利用饼干盒、易拉罐、小瓶子等装入一些小石头或豆子、米粒、沙子等,靠耳朵听分辨不同的音色。课前的热身律动也是低年段儿童们最喜爱的一个环节,他们听着《喜洋洋》的音乐做各种律动的动作并且有规律地变换队形,在兴奋的气氛中聆听音乐、表现音乐,是他们最快乐的一项活动。

四、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儿童们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以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学习,也是娱乐,既传授了知识技能,也陶冶了情操,更是美的享受。许多音乐作品不但具有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而且动与静结合的图象,更方便学生理解,从中增长了更多的见识。

例如,教唱《滴哩滴哩》课件播放许多春天的景色,让儿童们亲切地感受、体验、表现春天的美,歌曲旋律优美、欢快的情绪深受他们的喜爱,并且也能在很短的时间掌握好这首歌曲内容和情绪,从而热爱生活。《小乌鸦爱妈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故事情景播放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小乌鸦是怎么爱它年老的妈妈,小乌鸦飞来又飞去,它自己又累又饿,但它把找来的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给了妈妈。懂事的小乌鸦,同学们禁不住地夸奖它、赞美它、歌颂它。小乌鸦爱妈妈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儿童的心,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听觉水平,还很好地渗透了德育,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为了他们能好好上学,爸爸妈妈每天起早贪黑打工的辛苦,同时教育孩子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又如,欣赏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老虎磨牙》等题材,使用多媒体教学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让儿童身临其境,不仅有美的享受,而且还增添了学习兴趣,下课铃响了还不想下课,使课堂听觉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器乐进课堂是提高听觉能力的重要手段

旋律乐器在训练儿童的音高、协调手指灵活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和声听觉能力、加强读谱速度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器乐教学都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吹奏乐器引入课堂,进入课堂的乐器有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我校选择葫芦丝作为低年级儿童的器乐进入课堂,主要是因为葫芦丝音色也特别优美,学习周期较短,技巧难度小于竖笛等乐器,学生容易学习,因此葫芦丝不仅深受儿童们的喜爱,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他们的听觉能力和音准能力,他们不仅会吹课本里的歌曲,课外歌曲《葫芦丝真可爱》《美丽的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都能生动地吹奏出来。学校在艺术节活动中还经常举办班级葫芦丝独奏、双重奏等比赛,让儿童们积极参加,儿童们通过乐曲的学习,性格更加活泼、开朗,音乐听觉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激发儿童学习音乐感知能力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重视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净化心灵,并且激发、影响儿童的情绪,陶冶情操,促使智力开发,我们的音乐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1]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4.

附录:本论文是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业能力促进方案和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论文编号CS201400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儿童音乐葫芦丝儿童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黄河之声(2019年15期)2019-12-17 09:32:52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关于乡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6
我迷上了葫芦丝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六一儿童
葫芦丝的“妙用”
文化浸润:儿童音乐教学的审美之维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