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桂凤
(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初中部〉)
据《解放日报》报道:“南京大学几位应届毕业生,在应聘广州保洁公司和外交部公务员时,虽然笔试顺利通过,但遇到英语口语考试时结结巴巴,结果全遭淘汰。”
专家认为:拥有较多的词汇量,却又说不好英语的原因是,缺少一个高频率训练听说的语言环境。要提高听说能力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中小学生听觉灵敏,模仿能力强。而听懂英语又是说好英语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听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呢?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环境对语言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听说氛围和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我国中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面对面地用英语交流的机会特别少。因此,老师要确保英语课堂这份空间,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的场所。课堂中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起始阶段学生听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教师可以放慢语速,配上一定的体态语,多重复几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会听懂,听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据此我们可以在课后给学生提供一些生动英文节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听的能力。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对英文歌曲比较感兴趣,在课间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学生无意识地跟着哼起来,能迅速捕捉他所能听懂的词语。中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动画英语,通过动画感知原汁原味的语调。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后学习,也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设计听力活动,首先应该明确目的,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活动。
在教学中,每节课我都安排一位值日生,让他在课前充分准备至少6个问句,课堂上就像教师一样站在讲台前提问题自己指名回答。学生对这样的形式很感兴趣,听得都很认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值日生也必须仔细听别人的回答,作出判断。一个轮回,学生就可听到三四十种不同声音的表述,不但提高听力而且提高听的随机性。
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自己录音并要求他们交上最优秀的一遍。学生确定最优秀的一遍录音的过程,必定有仔细听的过程。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组织学生一起欣赏自录的朗读,评出最好的一盘。听惯了原版录音的学生,听到同伴的录音都觉得新鲜,非常感兴趣,而且都自觉、专心地听。听自己的录音后容易发现自身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再经过学生、老师的点评,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很有帮助。
学英语有一句话:只有听得清,才能读得准。学生只有听清、听懂了,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如head,hand等常用的单词,很多同学常加尾音读,教师要在纠正和强调之后,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模仿,以避免类似的错误。语调是英语中表达意图很重要的部分,准确的发音和正确的语调要靠反复听、反复模仿来形成。因此,一开始就要养成这一习惯。
要求每个家庭都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现在很多学校都请家长督促孩子每天听一定时间的英语。语言的习得是由听开始的,对中小学生来说英语信息的输入形式首先是听。所以,让学生在家中视听英语是必不可少的。
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彩的英语活动,良好的听力习惯,使英语听力教学轻松高效。应该注意,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要促进学生听、说等能力共同提高。
[1]刘海量,于万锁.交际能力与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08).
[2]吴祯福.英语口语教程:英语中级口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