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勉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镇朱王庄小学)
进入小学三年级,作文就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写作文往往是三年级小学生最头痛的事情。刚接触作文,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应付作文,总是拿范文来抄袭。真正让他们自己写时,脑子却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手了。 我任教语文十多年,总结了一些作文教学的经验,现在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三年级伊始,我每天都要求学生要阅读课外读物,题材不限:作文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科普书籍等,每天至少两篇。我每天总要抽出5 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共同热议:你看了什么书? 内容是什么? 你觉得书上的哪个地方最精彩( 有趣、感动、优美)?你从中学到( 懂得)了什么?这5 分钟,学生最自由,最开心,互相畅谈,互相比比谁读得书最多,谁的收获最大。 我在讨论、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他们鼓励、表扬,并每天评出“ 读书小状元”,在他们的读书小册子( 小册子上记录着他们每天所看的文章及读后小感受)上贴上小红花。 一星期总结一次,看谁的读书小册子上得的小红花最多,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小奖励。 这样,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就更高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让他们汲取了课外读物的精华,为自己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作文来源于生活。平时我就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比如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事的来龙去脉;物的色、香、味、形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美,并以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日记的形式不限,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两句话,贵在坚持。 这样,就为习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不至于写作文时无物可写、无话可说。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初学习作,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书上习作中的范文。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范文,并指导他们从中学到范文的写作方法。 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范文《 我的自画像》,我就引导学生写人要抓住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来写。 又如,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范文《 山坡上》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学会文章“ 总—分”的结构形式,并延伸到教给学生“ 分—总”“ 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形式,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文章可以仿造范文中的写法,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确这样写出的文章更优美、更吸引人……
其次,学生写作文时要认真做好指导。 每一次写作文,我都指导学生品读好习作范文后,掌握本次作文的写作重点及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练说、互说,再指名说,师生共同补充指导,让学生有一定的写作思路,接着打草稿,写好后再指名读草稿,师生再共同评议,不合适的地方大家共同修改。这样,一篇作文就比较成熟了。其他同学按照这个方法互相品读、指导、修改,最后定稿誊写。
再次,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渗入一些有关习作方面的指导。 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词、句、段,我让学生多读几遍,并引导学生抄下来或背下来;适合学生仿写的片段我就鼓励他们仿写;课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我引导他们多看。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 引号”的用法还很懵懂,引号的运用既是三年级学生习作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教会学生记住引号的用法,我这样教给学生:准备说话了,发给他两个圆话筒“ :”;开始说话了,张开嘴巴露出上齿““ ”;话说完了,合上嘴巴闭上下齿“ ””。用这种形象的记忆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引号的用法了。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就会慢慢掌握习作技巧,写作文也不会再犯愁了。
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要认真、及时地批改。 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甚至抓住学生习作的某一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看到了老师的评语很高兴、很兴奋,激起他们习作的欲望。 学生的作文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批改方法,比如“ 面批”是最好的,也是最有针对性的批改方法。有些学生的作文,毛病比较多,这时,我就把学生叫过来,当面批改。句子不通顺、标点符号不正确、分段不明确、用词不当等等,可以一一引导他们加以改正。 有些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容易发怒,但切记不能一味地批评,要和风细雨、耐心地去指导, 并抓住文章中较好的一点给予表扬, 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 当然,面批需要耗费老师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在学生作文誊写前我也经常采用学生互批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对草稿进行修改( 我之前已经适当地教给他们一些批改方法)。 这样,在让学生互批互改的同时,也会互相促进学习,文章也会更完善。 另外,批改后,较好的作文我把它当作范文来点读,使范文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总之,小学三年级是学写作文的关键阶段,只有老师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入门,学生才能乐写、爱写、会写。正可谓“ 师傅领进门,习作在自身”呀! 相信学生沿着老师的指导路线,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作文会越写越好……
沈晓华.以生为本的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策略探寻[ 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