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察布查尔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例

2015-08-15 00:53张冬梅
新课程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情感

张冬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三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受到熏陶感染;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因此,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一、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两个学期以来,我对四年级学生的朗读现状进行了一些分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然而,有些老师受新课程改革中“人文熏陶”“感悟体验”等新理念的冲击,对学生朗读基本功训练有所忽视,朗读教学华而不实。比如,有的只关注朗读形式的变化;有的侧重于朗读次数的增多;有的只灌输朗读的技巧;有的教师一切都围绕考试转;上面要求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练什么,功利化的目标指向使得阅读教学支离破碎,繁琐冗长,大大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死啃书本,不愿涉足课外阅读,更不懂阅读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百分之六十是农民工子女,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学生阅读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多数孩子没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其次,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纸杂志甚少。再次,阅读量少。根据我校调查,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11.6%。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二、提高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1.重视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起着衔接作用,低段语文朗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巩固识字、写字,而中年级开始过渡到初步理解、感悟。所以,不管是课内文章的朗读,还是课外文章的朗读,都要求学生认真仔细,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通过各种激励性手段和经常性反馈评价,督促学生努力做到不错、漏、添、改字,尤其在初读时稍放慢速度但尽量不回读。鼓励是最好的催化剂,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它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外,不管是自我练读,还是读给别人听,要时时做到自然大方、情绪饱满。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发现并指出个别学生朗读时的不良习惯,如,指读、感情不自然、尾音短促等,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课堂上应给每个学生朗读练习与展示交流的机会。

2.朗读目的性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

我们评价一堂好课,往往会关注课堂上是否有“琅琅书声”,可是往往忽略朗读的背后是否有人“滥竽充数”,是否有人“有口无心”,朗读中可能也有许多无效的劳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在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环节的同时,更多考虑学生每一次朗读的目的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读有所获”,不断提高朗读的质量,体现朗读的层层深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体验性初读、感悟性品读和反刍性默读,分层次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这样不仅重视学生初始阅读体验,也是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而且也体现了阅读的本质状态和过程,更是在尊重学生生命活动的前提下,确保了语文课堂更加和谐精彩。体验性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教师要了解的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第一感受,最有效的方法是预习和交流。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对课文进行预习,即初学课文自由读。预习的要求可以包括四个方面:(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工具书读通课文;(2)写出自己读了课文之后获得的感受(长短不限);(3)依据学生的体验性初读情况,教师可对本次阅读教学的目标、下一层次教学主题、教学切入点等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准备。感悟性品读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关键阶段,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老师和同学观点、陈述的接受领会性反应,在情感上达到了与作者、课文的人物深刻、全面的交融。有疑处品读,明白其理。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在阅读、质疑、解疑、生疑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引导朗读,完成学习目标;(4)一篇课文学完了,还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最后一次阅读,就是反刍性默读。它是阅读教学的总结阶段,也是深化、升华阶段,把感悟到的情感、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通过理性的分析、阅读印证,积累成经验,形成自己阅读学习的技法。这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时间不要太长,但是环节不能少。

3.朗读要把握文章基调,要体现学生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个性。同样的,朗读作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省的一种外现形式,自然也带上了个性色彩。情感朗读也需要以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其实,学生朗读的投入程度与对文本的理解是成正比的,不应强求一致。在指导情感朗读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朗读水平、个性特征,引导他们“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朗读时能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基本上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就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画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4.朗读要有教师“导”的痕迹,要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无疑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于是乎,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寻找到了“救世主”——课堂以读为本,回归本真。甚至有人提出要“变着法子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敢提朗读指导,当然教师的朗读示范也就更别提了。综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读”领风骚,书声琅琅,这是好事。但问题是,由于误读了“课标”本意,朗读成了放任自由式: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能用朗读把作者的某种情感读出来……这样的声音在时下的语文课堂上随处可闻,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时髦”。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也注重了让学生评读,但大多仅停留在评价声音是否响亮、咬字是否清晰、音调是否有高有低、语速是否有快有慢、语气是否有轻有重等“浅表层面”上。由于大多教师不敢“理直气壮”地指导朗读,造成了学生的齐读“拿腔拿调”“拖沓刺耳”“有口无心”。每当早读时分路过教室,我的心里便憋得慌。新课标指出,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本”,究竟该怎样做到以读为本,在继承传统与顺应新理念中求得平衡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发挥有效的朗读“导引”与“示范”作用,“光明磊落”地在学生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提升式的培养。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进行朗读……

角色式朗读指导就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言、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启发学生:“你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染给别人,这样的读才有价值。”以此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角色朗读是学生最喜欢的朗读方式。读时,叙述部分可由老师导读,也可单独采用对话式练习。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分角色朗读小鸟和大树、门先生、树根和火柴的对话,这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再如《称赞》《巨人的花园》的教学都可以用到。

有的教师对加提示语朗读曾进行了大胆的常识。教师在教学《去年的树》研读对话,训练朗读这个环节时,可先让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学生自然就找到了小鸟寻找大树时的三组对话,然后指名三个学生交流(媒体出示三组对话)让学生在小组里面分角色合作朗读这三组对话,汇报点评。而后让学生通过加提示语的方法练习朗读。如,《去年的树》中:“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你听。”(出示课件加提示语)熟读对话后,鼓励学生表演,师适时进行角色采访。这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这种演绎朗读和情境表演等手段,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采取多种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让课堂上回荡着琅琅的书声。

总而言之,朗读指导应成为“学生最爱”。若学生爱朗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定将是另外一番图景:书声琅琅、情意绵绵、“濡化”悄悄、“语味”浓浓……最后我想说:重视朗读指导吧!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情感的世界,开拓一方思维的天地。

郭喜风.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2(04).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