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市刁窝中学 刘剑坡
都说教学教无定法,但我还是一直想尝试创建一个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用于规范和完善课堂教学。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尝试着把我的课堂打造成为“预习——展示——讲析——检测”四个环节。
“预习环节”不是大家想象的课前了解一下课本内容或带着问题看看书。我的新授课安排学生的预习是让学生设计本节课的提纲。学生开始认为挺简单,但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从头到尾的罗列知识点。成绩好的学生会写的细点、多点,成绩不好的就写的粗点、少点。但基本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完全没有层次,没有重点。我就引导学生,你们应该先看单元课题再看本课课题,清楚这部分的主线,然后再看本课分几大部分,各部分又涵盖多少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我们做的提纲要有重点、有层次、有联系。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新授课的提纲的建立逐渐熟悉起来,但遇到复习课,特别是做大点的专题复习的提纲时,学生还是比较费劲,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把握教材的能力了。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独立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
“展示环节”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概括表达、总结提炼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展示个人风采的重要环节。我的课上学生可以发言、可以讨论、可以评说、可以辩论、可以合作、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当然一节课不可能让全班四五十人都能一一展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相结合的做法。一些简单的问题、发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展示,一些难度大的问题由各小组推荐的人员进行班内展示。这个过程一般都会有记录、评比。我会定期汇总公示一下。既表彰表现优秀的个人也表彰表现优秀的小组。我就想通过这个环节让学习从“个人枯燥的理解识记过程,变成大家展示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体现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讲析环节”是考查教师水平的关键所在。讲多了浪费学生的时间,讲少了学生可能理解得不透彻。如何把握讲多讲少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设计。我们可能都听过李希贵先生的“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看书能学会的,不讲你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些话指导性很强,但操作起来很难,因为学生间的差异很大,而我们对教材和对学生的把握有时也做不到精准到位。所以我认为教师讲方法最重要。学生学当然也是学方法最重要。学生可以一时学不会,但一定要终身会学。因为你讲知识是讲不完的,光中国历史就上下五千年,再加上那么多的外国史,就是再给三年的时间也同样是讲不完的。大家可能会说考什么讲什么呗。第一能否准确把握考点是个问题,第二这样又回到了“灌输式”应试教学,扼杀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无论讲哪部分知识都要侧重于方法的传授,比如讲评价人物,一定要告诉学生评价人物要结合他的所作所为,要看他的行为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要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辩证地考虑评价。我们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性去评价人物,但无论讲多少都要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思路宽广、方法新颖”。
“检测环节”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我们现在毕竟还要面对中考。得通过“检测”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我们既然无法回避应试环节,就要努力把这一环节做好。其实应试能力包括阅读、分析、总结、比较、概括、梳理、归纳、提炼、书写等很多方面。我的检测基本分为当堂检测、单元检测和综合检测三部分。当堂检测因为时间关系只在课上出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的习题或开放性的讨论题。单元检测时就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和梳理知识点间的关系了。到综合检测时就更侧重知识的迁移和主题的考查了。
在单元检测时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出检测题,规定每人出题数量,一般不会超过20道题,为节省时间一般都出些填空题。学生在出题时也都会考虑哪些是重点,怎么能出得稍微有点新意、有点难度。我把试题收上来逐一看一下,把学生出的好点的题整理到一起,用于测试。综合测试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出题,给他们划定考试范围、题型、题量和分值,将来可直接选用出得好的某小组的试题,也可以简单整合一下。小组出题的话他们可以再细化分工,具体分配到谁出什么题,出多少个题。但每个成员都得熟悉整套试题的内容,小组成员对出的每一道题都要进行讨论,看一下难度和新颖程度,有没有出现重复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得保证这些题他们都得会做。这项工作在课上没时间做,就留在课下完成。我不怕学生之间泄露考题。我倒希望他们之间互相泄题,这样就可以多复习一些知识点。每次考试后我会评选出大家出的概率最高的是哪些题,最有新意的是哪些题,出的最偏的是哪些题,最不合格的是哪些题,我会给大家解释出评选的依据,也会把出好题的学生或小组公布出来,对大家也是一种激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出题的水平也从开始的直接问重点慢慢变成了挖陷阱、绕弯子、找联系等多种形式了。如果学生出题的水平提高了,答题的水平肯定也会随之提高。所以我不回避考试,但得考得有价值、有新意。
总之,在我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预习——展示——讲析——检测”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各有侧重,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