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吴晓茹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给学生传授学习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同样地传授学习方法主体也是学生,运用归类推理法解决问题时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然而,当前的状况是迫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顾完成自己的课堂任务,学生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提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归类推理法,仅仅是生搬硬套,不注重灵活应用,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没有真正地理解归类推理的精华,即未将创新与实践同归类推理有效地结合。
数学教学中运用归类推理法,学生仅仅是停留在听的程度,在课后学生未能及时主动地对相关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运用归类推理法时,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自己的思维和理解方式得出结果,而不是教师替学生包办。
[案例]“运用归类推理法总结基本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首先,让学生知道函数的概念及最基本的性质,函数的类型,即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等。其次,教师给出形如 y=ax、y=ax+b(a>0,正比例函数;a<0,反比例函数)之后,让学生将二次函数形如y=(x-a)2+b自己总结,即开口向上、顶点坐标(a,b)、对称轴 x=a,紧接着让学生写出二次函数其他两种表示形式,同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图形,数形结合并用这些性质解决最值问题。再次,运用函数的这些性质,联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引入三角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通过作图进行比较,总结、归纳相似点,区分不同点。
任何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探索,即在归类推理法中融入创新与实践,通过逐步深入的逻辑思维过程,再加之演绎、类比和归类,做到融会贯通,在学习中可以自主地寻找、发现数学规律和某些简单的结论。
[案例]“运用归类推理法解决新问题”: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读懂、看清题意,尽可能地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然后找探索问题的路径。其次,归类推理法的运用要灵活,切忌生搬硬套;如:观察、计算下面几组乘法等式:4×4=16,3×5=15;5×5=25,4×6=24;6×6=36,5×7=35;现在已知30×30=900,那么29×31=?让学生再举出类似的例子,然后问学生在其中发现了哪些规律,让他们用文字进行表述,同时要用代数式反映此规律。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要进行的探索过程:仔细观察代数式,通过比较、归纳以及推理得到猜想;紧接着将猜想到的用数学符号进行表示,再通过实际验算得到的猜想是正确的。再次,通过猜想、归类、推理以及证明的方法,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对问题的理解、方法的掌握自然比听更加有效果。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感受,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探索,让他们自主的分析、观察,接着猜想,最终进行验证,长此以往学生的推理能力会有质的提升。
数学教学中运用归类推理法,对所讲的知识点应该及时地进行总结,知识点的理解可以由特殊到一般,或者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维,学生应该尽快地将所学的方法消化吸收,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案例]“运用归类推理法总结图形的位置关系”:首先,熟悉图形的位置关系:即直线之间、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等。其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平行或重合;而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离、相切以及相交三种;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离、相交、内含相切,其中圆与圆相切又分为内切和外切两种。再次,学会运用数学符号表示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圆O的半径是a,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是b,其中a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教学中运用归类推理法适合他们的思维发展需求,当前需要认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创新与实践融入到归类推理法中,以及及时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切实地掌握归类推理法。
[1]陈玲弟.提好问.问出高效课堂——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04期
[2]黄广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 [J].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