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龙
(河北体育学院)
中长跑是一项对体能要求很高的田径运动, 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各种状况, 尤其高校大学生的中长跑运动员,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不是很稳定的时期,所以,针对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案和训练强度,在单调的训练中保持稳定的成绩并且不出现抵触心理。训练教师要着重从耐力、速度和力量三个方面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与训练计划。
耐力是中长跑运动员最重要的训练指标,一场比赛很多时候就是一场运动员之间的耐力比拼。 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对运动员进行长时间的负荷运动,例如游泳、单车等高强度训练来测试运动员的无氧阈值速度,观察运动员有氧代谢功能的时长。 与此同时,也可以在训练中加入不同速度的训练, 让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有氧和无氧的不同的供能方式, 提高运动员的机体混合代谢供能的耐力值。国外很多先进的训练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合理地按照不同科学比例对运动员机体进行混合代谢供能训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运动员有氧代谢速度、耐力和逐步提高无氧代谢速度、耐力。
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机体内需要磷酸能和乳酸能共同作用,两种能量提供肌肉快速的收缩转换能力。只有两种能量速度值同时提高,才能使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率最优化。在训练中着重加快动作频率是提高磷酸能速度的有效方法。
中长跑不同于其他需要爆发力的田径运动,中长跑主要是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力量耐力水平, 也就是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力量始终处于较为平稳的耗能状态。在训练中,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对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负重跑,来增加肌肉中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使肌肉中的糖酵解利用率逐步提高, 使肌肉的整个代谢水平不断完善,提高力量的持续能力。
中长跑是一项非常锻炼人的意志和体能的田径运动, 在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中, 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和意志品质,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朱春虹.高校中长跑教学探析[ 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