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第三小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以及真实的感受,并在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下培养起良好的写作习惯,建立起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词句的熟练应用,最终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目的。
首先是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教学的方式也不注重实效,只是通过让学生背诵并套用好句好段的方式来达到写作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从根本上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完全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其次是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基础,这就会使小学生不能对语文写作形成整体的印象,无法融入写作的氛围中,在写作过程中感觉到艰难,长期发展最终会导致小学生排斥写作。
再次就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观念的引导不够到位,不能够通过自己对实际生活的深入观察来达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不仅如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脱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在文章中牵强附会地套用一些范文和事例,无法通过系统的观察和思考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条理分明地表达出来。
最后就是小学生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造成写作思路上的狭窄,这不仅是因为教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某种程度上还因为小学生自身对写作没有一个深刻透彻的认识,只是按照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写作,无法灵活多变地发挥自身的写作潜能,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
小学生写作的能力不强、水平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少自我创新的意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受到限制、相关方面的知识积累十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应该主导和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通过扩充课外阅读或者运用灵活、富有想象力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具体来说,教师通过开展成语接龙游戏的方式增加小学生词汇量,还可以通过优秀作文朗读的方式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不同的学生写作的基础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写作题目,题目应该贴近每个人各自的生活实际,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热情、有感触地去表达自我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如,拔河、足球赛等活动来获得真实的感受,之后再让学生将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就能够逐渐学会通过真实的笔触来表达自己,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提高。
如果学生不能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写作,而只是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写作,那么写出的文章必然会浅尝辄止、浮皮潦草,没有真情实感,完全是敷衍了事。但是如果学生能够产生写作的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写作,那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用尽心思、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后就会形成学习、积累和提高的意识,通过不断的自我努力来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贴近自己生活,学生了解和熟悉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进入写作的状态,将自己的深刻感受和想法条分缕析地表达出来。比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名为《搏》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在高考中名落孙山之后又金榜题名的事,主人公在高考落榜之后,无法直视父亲“佝偻的身躯”和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还有他刚读初中的弟弟,于是毅然决定放弃复读南下打工,即使父亲已经为他去借钱准备让他复读,但他还是带着一堆的学习资料,在苦楚和歉疚中离开了家乡。在打工的一年时间中,他白天干活,晚上苦读至深夜,并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而且最终迎来了理想中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学生这样写道:“他再一次离开家乡,只是这一次全村的人都来送他,在火车笛声响起的一瞬间,他直视着父亲佝偻的身躯和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于是泪水模糊了双眼……”之所以这位学生写的这样感人,是因为这是一件真事,而且主人公就是他哥。这就是对自己熟悉的事情的描写和真实感受的表达。除此之外,对于进步明显或者写作优秀的学生一定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产生创作的冲动。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报纸杂志的投稿,这样学生产生的将不仅是热情,而是热爱。
总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语文知识,而写作是应用语文知识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其最终的目的。所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闫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浙江大学学报,201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