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赫尔巴特著 李其龙译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就是学生的可塑性.
评注:可塑性这一概念含有很广阔的外延.它甚至延伸到物质的元素.按照经验,它可以一直追踪到那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元素.在高等动物的心灵中显示出意志可塑性的迹象.但是,我们只能从身上看到意志转化为道德的这种可能性.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评注:这里也包含着教育学对于经验的依赖性,因为一方面实践哲学已经开始被应用于经验;另一方面心理学不仅仅从形而上学出发,而且也从那种通过形而上学而得到正确理解的经验出发.然而,一个时代,就其风俗、习惯与民意来看,如果变化越大,那么仅仅有人的切身经验知识对于教育学来说就越显得不够用了,因为在发生上述变化之后,从过去的观察中获得的抽象理论渐渐地失去了其曾经在那里适用的地盘.
或者接受宿命论,或者接受先验主义关于自由的观念的各种哲学体系,其本身都是排斥教育学的,因为它们都不可能毫无意义地接受这种显示由不定型向定型过渡的可塑性的概念.
可是教育学却也不能假定可塑性是无止境的,心理学则可防止这种谬误的发生,儿童的不定型性是受其个性所限制的;此外,通过教育使儿童达到定型,这是受环境条件和时间制约的.成人的定型过程在其内部延续着,而教育者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统一的教育目的是不可能产生的.这是因为一切都必须从这样一种思想出发来进行考虑的缘故: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因此,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是教育者当前必须关心的,他必须为使孩子顺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他不应该挫伤未来成年人的活动,因而现在不应该把这些活动局限在几方面,同样也不应该通过过分分散这种活动来削弱它.他既不应该忽视活动的强度,又不应该忽视它的广度,被他忽视的,今后儿童会重新向他索取.不管困难大小,有一点是清楚的:因为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教育者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可是,我并不是说,教育的多方面不容易归纳到一个或者几个主要的形式概念中去,相反,我们认为,学生未来目的的范围立即可以分为:一种纯粹可能的目的领域和一种完全与此区分开来的必要目的领域.前者他也许今后总会把握住,并在任何范围内去追求的;而后者,假如忽略过去的话,儿童是决不会原谅自己的.总而言之,教育的目的可以区分为未来成人的——既非教育者,又非儿童的——意向目的和道德目的.这两个主要纲目对于每个人,只要他记得起伦理学最著名的基本思想的话,便会立即清楚的.
(1)教育者如何才能事先把握学生只有在将来才有可能达到的目的
这种目的的对象作为纯粹意向的事情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根本不感兴趣的.只有未来成人的愿望本身,乃至他出于这种愿望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的总和,才是教育者本着善意去实现的对象;而学生必须赖以应付其自身各种要求的能力、原始的兴趣和活动,按培养完美的人的思想来看,这些方面乃是教育者作出判断的对象.因此,这里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各个别目的的一定数量(个别目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我们事先无法知道的),而主要是成长着的一代人的活动,即他那内在的和明显地表露出来的活动力与敏捷性的综合.这种总和越大,越充实,越广泛,越和谐,那么就越完美,而我们带着善意要去实现目的的把握就越大.
但是,花朵切不可过分开放,圆满的状态切不可因为在各方面过于分散而成为它的弱点.人类社会早就发现分工是必要的,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所做的事做好.但是,要做的事越局限,分得越细,那么每个人从其他人方面要接受的东西也就越多.因为智慧的可接受性基于各心智间接近的可能性,而后者又基于相似的心智活动,所以不言而喻,在人类真正的较高级活动领域中,分工不应该分到使每个人相互都不了解的程度.大家都必须热爱一切工作,每个人都必须精通一种工作.但是这种专一的精通是各人意向中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产生于个人从一开始就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这就是教育的任务.因此,我们把教育目的的第一部分叫作兴趣的多方面性,我们必须把兴趣的多方面性同过分强调多方面性,即许多事情都浅尝一下,区别开来.因为意愿的对象、意愿的各个方面都不比其他东西更使我们产生兴趣,所以为避免让弱点与优点并列起来起见,我们还得补充一个限制词:平衡的多方面兴趣.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通常的一种表达: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与此相连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心灵能力的多方面性意味着什么?而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2)教育者如何把握学生的必要的目的
因为按照正确的认识,道德只有在个人的意志中才有它的地位,所以我们当然先应该这样来理解:德育绝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
所以,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个性的核心——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就是德育的目标,而不是其他.
德行是整个教育目的的代名词,它是一种内心自由的观念,将在一个人身上发展成为根深蒂固的现实.从这里就产生了双重工作,因为内心自由是明智与意志两个成分之间的一种关系,而教育者要关心的是:首先使这两个成分中的每一个分别成为现实,以便以后使它们有可能结合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关系.明智这个词首先可以理解为对意志作出的审美的(还不是道德的)判断.
然而,这里不容忘记的是,为使那种关系成为根深蒂固的现实而作出的努力不是别的,正是道德本身;而要在学生那里唤起这种努力是十分困难的,无论如何只有在上述那种双重性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之后,才有可能.照别人的样子进行单纯的审美判断是容易的;而相反,只有当学生的意向与习惯已经具有与那种审美判断相一致的倾向时,教育者对学生本身作道德教育才有希望取得成果.否则就会有这样的危险:当学生对意志进行审美判断时,将有意识地使这种判断去服从普通的智慧而产生真正的恶.
假如说透视一些其他实践观念,那么完善的观念会使我们想到身与心的健康,乃至对两者的评价以及对它们的有意识的栽培.
仁慈的观念首先提醒教育者应当避开一切只会导致恶意的刺激,以免产生危害;但也有必要唤起学生对于仁慈的尊重.
正义的观念要求学生放弃争吵.此外,它要求学生对争吵作出反省,这样对正义的尊重才会得到巩固.
公平的观念特别在下列情况下应当予以考虑,即给予学生应有的惩罚以回敬其故意作祟时应当予以考虑.这里必须严格把握惩罚的尺度,并必须使受惩罚者对所受惩罚视为正确而愿意接受.
评注:我们不要把这种惩罚同所谓教育性的惩罚混淆起来.所谓教育性的惩罚就是通过自然结果使学生聪明起来的惩罚.
对于教育工作来说,完善的观念虽然不是侧重点,可是由于这种观念不断地被应用而显得比其他一切都突出.教育者在未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要求他经常注意使用它得到强化、向各方面发展和完全保持下来.
教育学是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一门科学,但他们还应当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而在这里,我得立刻承认,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至少在这本书中如此.一个青年人纯粹出于得到好处的目的想向一位教师学习什么本领和学识,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就像他选择什么颜色的衣料做衣裳一样.但是他的思想范围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一切,因为从思维中将产生感受,而从感受中又会产生行动的原则与方式.利用这种连锁反应可以联想出授予学生什么样的一切,在他们的心灵中播种下什么样的一切以及考察如何使它们互相补充,即如何使它们一个接着一个相互衔接起来,如何使它们能够各自成为其未来出现的部分的支柱,而这一切就为教育者提出了如何处理各种事务的无穷无尽的任务,并给教育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凭借这些材料,教育者可以不断地推敲和审查他能够取得的一切知识和著作,乃至一切需要不断给学生安排的活动与练习,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一系列教育学专著,但是这些专著得全部极严格地按照一个计划来编写.(转载自《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