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北京电视台,北京 100000)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联合百度公司,在国内媒体中首度推出春节大数据新闻系列特别报道,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把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与新闻报道结合起来。在报道手段上,充分运用演播室和主持人进行数据可视化表达。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央视这次对新闻样态方式的尝试和探索引领了我国新闻媒体大数据新闻报道的热潮。
随后在2015年春节期间,各种以大数据为解读蓝本对新闻进行再架构的新闻报道开始成为春运报道的一种新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春运系列报道《“据”说过年》,以及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全国防骗地图解读》《数说迁徙》《春节景区热力分析》等样态新颖的大数据新闻节目。观众不仅能直观地看到春运期间全国返乡人群的迁徙情况,甚至能实时了解铁路航运等客流线路的密集度变化,热点景区人流量的走向分布……这些大数据的接入,让电视新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客观真实且直观的数据、极具美感和科技感的可视化展示都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数据又叫巨量数据、海量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1]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近两年来,“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也极为迅猛。作为一种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并随之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如同麦肯锡公司所称的:“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存因素”。“大数据”正在重新架构很多传统行业,包括电视传媒。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必须具有迅速根据外部环境和信息变化,调节自身内部结构的能力,及时对社会和受众的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否则,即使是再先进的新闻报道模式也会走向它消极、被动的一面。其直接结果就是没有能力参与社会最积极的信息交流,减弱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力,成为实现其大众传播任务的严重障碍。[2]
可以说“数据新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电视新闻呈现形态,是传统电视媒体为了适应时代挑战,提升自身传播能力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是文字画面唱主角,数据只是呈现新闻事实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在“数据新闻”中,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则是用大量数据来展现,是由各种数据分析和图表分解构成的报道,呈现形态多种多样。数据为先、文字在后,这样的数据驱动式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的思路和流程。[3]
新闻报道借助数据的形式来表述新闻事件、总结新闻特点或预测新闻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让观众理解和获取新闻的内在特质。
(1)真实的数据支撑新闻呈现的真实性。新闻内容及内容的真实是新闻传播力构成的关键所在,同样大数据运用在传媒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真实性。这个真实性包括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数据采集方式的真实、数据分析的准确以及数据新闻最后真实的呈现。在数字化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已经成为数据的贡献者。真实的数据源、足够的数据采集样本才能支撑数据流的稳定性和真实性,然后再根据选择要求从这些数据中找到新闻点。例如,北京电视台大数据新闻《数说迁徙》,就是基于百度平台5亿电脑用户和7亿手机终端用户这样一个12亿的庞大人群。节目每天从百度大数据获取实时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呈现出的变化特点,分析出当天全国人口迁出最多的城市,人流汇集最多的地区,包括北京迁出人口当天主要目的地有哪些地方等一系列精确的量化结果,多维立体的解读为观众呈现了春运期间迁徙数据的真实变化。
(2)新闻定性研究和数据定量分析。在新的数字时代,大众传媒已经不能再完全依靠记者进行自采自制的单一流程,新闻的发掘和报道需要融合借鉴如社会科学、行为科学、数理统计学等多种综合学科的内容,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综合解决,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数据原本是没有任何概念分类的单纯数字,只有被赋予了特定的属性之后,它们才真正成为新闻表达的一部分。“数据新闻”中的数据并不是对单次报道中的个别数据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尽可能地大量挖掘,并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来实现新闻增值。通过大数据技术汇集、处理、挖掘新闻,揭示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新闻认知贴近事件真相,使收集整理相对简单,这不仅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同时也会让观众快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大大提升了媒体传播影响力。
(3)数据精确计算保证新闻的严谨性。大数据新闻最核心的内容是数据,大数据新闻的呈现必须经过数据源采集、观察分析、抽样调查、实验比对等一系列专业的统计方式获得数据样本,然后再通过计算比较、整合和归类,获得最终的精确数据。电视传媒本身不具备海量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所以数据的获得必须借助于专业的机构来收集。还是以《数说迁徙》为例,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采取和国内最大的数据平台百度公司合作,通过百度大数据的数据采集平台获得所需的大量春运期间详实、科学、精确的迁徙数据,然后再由数据分析员进行统计分析、区分异同得出结果。专业的团队、完善的流程确保了数据的精确性,最终保证了数据新闻的严谨性。
(4)数据新闻表达形式呈现多样化。新闻形态的呈现方式和新闻传播技术手段是否先进也对新闻传播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大数据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信息量丰富、呈现形态多样化。数字、图表、图形等直观的方式结合声音、图片、三维特效等包装手段,使新闻的外显形态表现上更生动、快速,不仅丰富了新闻视角,同时也扩展新闻宽度、补充新闻背景,对新闻核心内容起到足够的解读和补充作用,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最终让观众能迅速、清晰地接收到新闻报道者所想要传达出的报道意图。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相互融合。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此消彼长的关系。[4]传统电视新闻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权威的舆论地位;而大数据新闻表达更简洁、信息更丰满,更能满足观众的收视期待,二者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是多种传播手段综合运用的媒体。电视新闻报道与大数据的融合还需要媒体加强三方面的能力:
(1)加强整合、优选大数据的能力。大数据对传统电视新闻最直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新闻信息源的选择发生了改变。过去媒体报道基本都是依靠相关机构发布的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内容具有公信力。而在大数据技术条件下,媒体获取数据的手段更多样,采集范围更大、数据也更加实时体现。那么,如何在海量数据中选取那些可以为新闻服务的,最能突出新闻核心内容的数据?都要求新闻媒体提高自身整合优选数据的能力。
(2)提高大数据个性定制的能力。大数据时代用户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选择获取的信息内容,这意味着个性化新闻将吸引更多的受众。因为大数据本身能够有效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生产、传播和匹配。电视媒体可以充分运用新闻定制手段,通过大量数据来分析观众的收视期待,找到和观众之间的匹配度和黏合度,再因人而异、因时推送地制作大数据新闻,达到新闻传播最有效的影响力。可以说实现个性化数据新闻订制是电视新闻发展未来的新趋势。
(3)提升发掘大数据背后新闻价值的能力。大数据新闻的关键是数据,核心是新闻价值。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够帮助观众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更接近事实的信息,为新闻报道的深入提供客观基础,并有效促进传播效果的提升。所以电视媒体首先要有数字新闻敏感性,能在巨量的数据变化中发现新闻点。其次,在运用大数据时,不能只停留在数据的表象,而应该具有挖掘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新闻背景、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大数据的优势和价值。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发展的必然阶段,传统媒体积极地进行数据化尝试是一条势在必行的创新之路。“数据新闻”的实践可以成为传统电视新闻转型发展的契机,让传统电视新闻找到适合自己新的话语呈现方式和新的发展空间,对电视媒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大数据.带您了解大数据[DB/OL]. http://www.thebigdata.cn/YeJieDongTai/8470.html.
[2] 李文刚.用数字说话——数字新闻的理论与操作(第1版)[M]. 2000:45.
[3] 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2013(6).
[4]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