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琴
(长子县城乡低保中心(民政局) 长治·长子 046600)
原来的制度主要采用“现金制”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支出,使得会计报表信息受到局限,只体现收入与支出与现金收支行为发生联系,而不能体现出与现金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关联关系。会计报表也只是从下至上的反应收支情况及结果,不能全面的反映行政单位自身财务状况和以及资金使用效果。而现实中行政单位的经济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现金的收支活动,还有各种往来款项的结算活动以及固定资产损耗、非现金交易等,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涵盖面不够完整的缺点外,会计科目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1.科目设置简单,核算内容不全
在支出项目基本上只反映行政单位流动资产的耗费,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损耗,而且只反映“有偿取得实物”的耗费,没有核算无偿取得实物资产所付出的耗费。另外,传统会计科目也没有设置“无形资产”科目,对于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单位都会涉及无形资产核算。因为财务账目没有设置“专用基金账户”,对于行政机关按规定需要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相关内容的款项,大多是通过“暂存款”科目核算,这种处理方式难以准确反映职工福利基金的这项费用的专用性及对应性,使“暂存款”科目的具体包涵的内容不够明确和清晰。
2.有些科目的性质不够明确
例如,“暂付款”科目的流动资产性质和“暂存款”科目的负债性质在界定时不够明确。此外,部分科目的性质归属也存在问题,比如,财政专项拨款与预算内拨款两个科目,“财政专项拨款”科目作为支出科目,是单位预算以外资金的反映。“预算内拨款”是国家财政预算多出来的部分,将这些多出来的部分拨给资金不足的部门。两者在界定时,往往出现界定不明确的问题。
3.部分科目设置或划分不合理
专项资金是为完成某一专项任务由上级拨付储备的资金,单位会计处理一般是在“拨入、拨出经费”等总账科目下设置专项收支明细科目核算,并在“结余”科目下分设“专项结余”和“经常性结余”科目。《制度》明确规定行政单位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单独进行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核算项目没有专用科目,不能进行专项单独核算,难以准确反映出其真实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这种核算本身就与制度规定不相符,存在违规操作的嫌疑。
再如,行政单位基本建设资金一般分为预算内专项拨款和行政单位自筹两部分,预算内基建项目独立于单位预算资金核算。这一点是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够合理的突出表现之一,因为行政单位的基建项目资金归根结底仍然属于行政单位的预算资金,而现在我们将它独立出来,这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对资金结余和利息的有效监督,极易发生虚列经费支出。财政基本建设资金拨付给用款单位后,用款单位可以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先报销,而记录全部列为了经费实际发生的支出,这样与真实情况不符。此外,设置还缺少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行政单位直接管理的一些资产未予核算,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造成机关单位资产价值不实。
一是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收入、支出类项目包括五大类,项目设置不全,不能反映所有包含所有资金的流向,这样的报表缺少专门的收入费用信息,应单独编制收入费用表进行体现。二是对净资产的分类和列报过于简单化,例如,专款净资产、来源于行政单位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的资金净资产,这些报表中的信息通过现行制度下的净资产分类和列报方式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属于专用性质无法准确客观反映与净资产有关的信息,导致一些净资产的使用受到有关合同或条件限制。
财政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它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单位资金使用混乱的状态,防止和避免单位领导擅自违规设立“小金库”的等违纪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单位主要领导随意使用国家资金,很大程度上避免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挥霍和浪费国家资金,加强了政府对行政单位的宏观调控,强化了国家的财政监督权,促进了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还可以有效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来看各个单位在实际的支出上与之前的预算有没有大的出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单位的收支情况,根据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判断收支是否平衡,这是新时代实行政务公开的需要,有利于单位领导及上级部门进行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的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含义,新制度根据多种标准,同时设置了多种明细分类账目,又在此基础上细化了二级科目,单位会计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对各种类收入和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出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提供更加完整的,涉及方面更全,更系统的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报表。
新制度的会计核算基础是双基础模式:一种是按照金钱标准衡量的收付实现制,一种是按照权利和责任归属标准衡量的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支出的核算,一般依据收付实现制基础,对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一般则依据权责发生制基础。
1.收入方面
合理设置科目,比如列入了“财政拨款收入”、“其他收入”科目,取消“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等。另外要对资金的来源进行明确的划分,将行政单位的收入按照我们提前设置的科目进行详细的划分,避免出现同一资金两项来源这种情况。
2.支出方面
支出方面收入方面相似,首先我们应该设置合理实用的科目,设置好相应的类别之后对行政单位的支出情况进行详细划分。在设置科目的时候应该注意各类别之间的等级性,由笼统到具体,逐步细化。
理论是实践发展的基础,要想让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取得质的发展,就要构建行政单位会计基本理论的新体系,只有不断补充和完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内容,改进和提高会计基本理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1]郑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财务与会计,2013,(1).
[2]徐璐.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
[3]田野. 新时期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