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郑州 450002)
在我国成千上万的姓氏中,有一个奇特罕见的姓——孛姓。孛姓全国不足千人,聚居在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魏村。魏村是一个有3000余人的自然村,在长治市工作的孛姓人尽皆出自魏村,甘肃、湖北、北京等地的孛姓人无一例外地也都是来自魏村。全国除了魏村外,没有居住孛姓人的村庄。
孛字有两个读音:既读bèi,也读bó。据《辞源》的解释,如读bèi,是指彗星;如读bó,传统戏剧中的老年男子称孛老,嬉玩、游乐称孛相,作为姓氏也读bó。汉族中没有孛姓,孛姓是哪个民族?他们又是从哪里迁往山西长治郊区魏村的?由纯棉布制成,长3.6米、宽7米,被孛氏家族视若珙璧的《孛氏家谱》为我们道出了部分原因:
鼻祖讳□□□□,先乃大元之苗裔也。自陕而东迁婴城,世居西乡魏村,盖一二代于兹矣。夫大元以蒙古入中国,统御华夏,为千载一时之遇。一时龙虎飞扬,风云际会,以成一王之治,以继大宋之续,为生民一代之祖,几于百年,实数定之。其后世宗派绵延,支流继续,有至于万年而莫罄者矣。是为序。
这一篇序的大部分文字是颂扬先人的文治武功,想当年蒙古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中原,灭掉南宋,建立起疆域广袤的大元帝国,一时"龙虎飞扬,风云际会",那段历史是何等辉煌,想起来都让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元朝的建立实系天意!尽管时过境迁,元朝成了明日黄花,但是蒙古人的子孙却会瓜绵椒衍,亿万斯年地繁衍下去。除此而外,这个谱序还给我们透露出了两点重要信息:一是孛姓乃"大元之苗裔"。"大元之苗裔"5个字寓意深长,这意味着这支孛姓蒙古人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天潢贵胄,也即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一般的平民百姓还没有资格说自己是大元苗裔,所谓"大元之苗裔"就是我们说的"黄金家族"。二是"自陕而东迁婴城",凡是为家谱写序者都会说明渊源所自,孛姓家谱他们是从陕西东迁婴城肯定属实。婴城即现在山西长治市管辖下的县级市潞城市,当时魏村属潞城。但是孛姓为什么从陕西迁往山西长治黄碾镇魏村?家谱则无一字涉及。孛姓何时迁入魏村,家谱上只说是"一二代于兹",而家谱是何时纂修,也未注明年月。更为重要的是,家谱中鼻祖讳3字以下大约有4个字被老鼠啮咬,只剩下一个残缺不全、模模糊糊像"术"的一个字,影影绰绰,看不真切,这给我们判定孛姓蒙古人是成吉思汗哪个儿子的裔孙带来了困难。所有这些疑问和谜团,都须要我们勾沉发微、抽丝剥茧,弄清真相。
孛姓何时迁入魏村?家谱语焉不详,世居魏村,对自己身世颇有研究的孛文明老人、孛海邻先生和长治市文史学者王潞军一致认为孛姓从第一代算起,"现已传至22代,按每一代25—30年来计算,始祖孛仕英生活的年代为元末明初,距今600多年。"①王潞军:《找寻散落上党的成吉思汗后裔》,见《沧海泛舟》一书第77页,香港,中国人文科技出版社,2014年。若按30年一代算,22代为660年。由此上溯660年为1355年,距朱元璋建立明朝还有13年,谈不上明初。其实古代人婚嫁较早,至多25年一代,若照此推算,22代为550年,由此上溯550年为1465年,距明朝1368年建国已97年,将近一个世纪,更谈不上元末明初。当然,无论是30年一代、或是25年一代,推算出孛姓进入魏村的时间都是蠡测,不见于文献记载。有证据表明,魏村的孛姓并非元末明初迁入,而是在此前迁入的。长治市郊区黄碾镇良才寺村委会院内矗立着一通元朝后至元五年(1339年)重修大慈云院时立的石碑,该碑虽然年深日久,风雨剥蚀,个别字迹已漫漶不清,但仔细摩娑,读起来仍文意贯通,无须揣猜。碑的名称是"良才山大慈云寺普济大师照公功行碑",清代的《潞城县志》也收录了这通碑文。慈云寺是一座古刹,北宋末徽宗时命名为慈云寺,始有僧人驻锡。后至元年间重修时,石碑的背面镌刻着捐款人的姓名,其中就有魏村的孛天瑞其人。碑文由河东进士、高平(今属山西)人元凯撰写,沙门海显书写。元凯在回顾慈云寺荒凉破坏,断瓦颓垣,醵资修葺的经过时说:"至元己卯(1339年,元惠宗至元五年)春,余振铎于天平院,僧喜等訉余曰:师之功德勤苦如此,利及我等,不可息议,请先生记之,刻诸翠珉,永垂不朽。"所谓振铎,是指元凯掌管潞城教育,翠珉则指刻碑之石。这就是大慈云寺石碑的由来。孛天瑞既是1339年重修大慈云寺时的捐款人之一,同时捐款的施主还有蒙古人妃子忽剌真、妃子保实官人忽都帖木儿等。孛天瑞不可能是当年迁入魏村就正好赶上了修葺大慈云寺而慷慨解囊,必然是此前已卜居魏村,融入了当地百姓之中,与邻里关系融洽,因此才有了捐款的善举。如果这一推测不误,孛天瑞应至少在10年前迁入的,也即1329年(元文宗天历二年)左右。虽然这也是蠡测,但离事实不会太远。
孛姓自称卜居魏村后,至今已繁衍22代,这一说法也值得商兑。家谱明白无误地写明:第一代孛世英;第二代是孛鉴、孛钦;第三代是"景"字辈;第四代是"从"字辈;第五代为"忠"字辈;第六代为"拱"字辈,而最早迁入魏村的孛天瑞却不在其中。若按25年一代,孛仕英迁入魏村的时间为1465年,比孛天瑞迁入魏村晚36年;若按30年为一代,孛仕英迁入魏村为1415年,比孛天瑞晚88年。《孛姓家谱》只字未提及孛天瑞,可见他们虽然都姓孛,却不是一支。最有可能的是,孛仕英迁入魏村时,孛天瑞一家已经绝祀或者已乔迁别处,尽管两家都是成吉思汗的裔孙,但不曾谋面,也不相识。
从明朝初年洪洞大移民的背景看,孛姓也不可能在明朝初年由陕西迁入山西。元代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兵燹不断,加上天灾、瘟疫,弄得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朱元璋即位伊始便说:"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①《明太祖实录》卷34,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台北,1962年。又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②《明太祖实录》卷176。而山西则风调雨顺,家给人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于是,朱元璋下诏把地狭民稠的山西诸州百姓迁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宽民稀省份就食。从洪武二年(1369年)到永乐十年(1412年),40余年时间里,从山西迁民数十次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孛姓不可能从陕西播迁山西。
孛姓缘何由陕西播迁潞城?长治文史学者王潞军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即位后,挥戈北上,进入山西、陕西,那里成了干戈纷扰的战场。"面对劫难,当时的蒙元后裔只能想尽各种办法逃命。其中,在陕西的这一支孛儿只斤族人或东进入山西等省,或向西至甘肃等省,或南下到湖北等省,被迫流徙各地。亡命过程中,既要保命,又想不忘祖先,他们便改汉姓孛。其中一个叫孛仕英的,和老伴赵氏及长子孛钦、次子孛鉴一起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几经周折,最后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长治魏村住下来,成为孛氏东迁长治后的第一代始祖。"③王潞军:《找寻散落上党成吉思汗后裔》,见《沧海泛舟》一书第78页,香港,中国人文科技出版社,2014年。这一分析倒是合情合理,但问题是孛天瑞早在1339年就已迁入魏村,时当元文宗时期,元末农民起义还没有爆发,朱元璋也未建立明朝,因逃避战乱而从陕西东迁的事便无从说起了。
孛姓根据家谱上那个模糊不清的"术"字,推断自己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后。因而姓孛。这样的推测也不无道理,因为成吉思汗就姓孛儿只斤,魏村的"孛"姓人若是成吉思汗裔孙,把孛儿只斤4字简化为"孛",倒也顺理成章。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是不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从现有的文献记载分析,孛姓人不可能是术赤的后裔,因为术赤之子拔都的食邑就在平阳府(今山西临汾),潞城也在拔都的势力范围之内。《孛氏家谱》明确指出,他们是"自陕西东迁婴城",若是术赤后裔,何须东迁?《元史·太宗本纪》云,丙申年(1236年)秋七月,"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朵:拔都,平阳府;茶合带(即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太原府。"④《元史》卷2《太宗本纪》第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拔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他分得平阳府为食邑,察合台则分得太原路府为食邑。这就是说,如今的山西省在大蒙古国时期是术赤、察合台两王的封地。其他诸王也各有封地,封地之间不相隶属,百姓可以自由往来,但王室成员之间不得插手彼此的事务。明朝《弘治重修三原县志·故五路万户河东北路行省郝公神道碑铭》云:"丙申岁(1236年),分河东为皇兄二大王分地,官吏随地所属。"⑤转引自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第78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五路万户指的是和尚拔都,二大王指察合台,他是元太宗窝阔台的二哥,故称二大王。河东则泛指山西,因黄河经山西作北南流向,山西位于黄河之东,故称河东。察合台封在太原一带,并非整个山西。《乾隆平阳府志·重修襄陵庙学碑》说:"天朝开国,裂土以建同姓,震宫得河东道。仍割州之吉邑之襄陵(今山西襄汾)、潞城(今属山西)畀嗣王,治襄陵。"⑥同上书,第76页。震宫指太子之宫,术赤是成吉思汗长子,这里震宫就是指术赤。当时潞城也在术赤的封地范围内,他本人在钦察汗国当国王,这一片土地由他的儿子拔都派人掌管。拔都的继承者又把平阳府的分地再分为六、七十份,分给王妃、王子,并且差官吏来治理,潞城这一块土地不知分给了哪位妃子或王子。
潞城在元代气候湿润,水草丰茂,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吸引着不少戚畹贵族来此放牧,除了术赤的后裔在这里活动外,还有元太宗窝阔台系的后裔小薛王子。小薛的食邑原来在汴梁路睢州(今河南睢县),一度曾就食汴梁(今河南开封),至元二十六年(1289)五月,"移诸王小薛饥民就食汴梁。"①《元史》卷15《世祖本纪十二》,第325页。大德二年(1296年),成宗下诏:"诸王小薛所部三百余户散处凤翔,以潞州田二千八百顷赐之。"②《元史》卷19《成宗本纪二》,第421页。此后小薛及其部众便长期驻牧于潞州一带,直到皇庆元年(1312)秋七月,"敕诸王小薛部归晋宁路襄垣县民田。"③《元史》卷24《仁宗本纪一》,第553页。襄垣与潞城毗邻,小薛在这一带驻牧了20余年。成吉思汗的儿子当中3个与今日山西有缘,长子、三子的后裔都曾在潞城活动,可见潞城在全国的地位。
孛姓自陕西迁潞城,说明他们既不是术赤后裔,也不是察合台、窝阔台的后裔,倒有可能是成吉思汗弟四子拖雷的后裔。因为陕西是拖雷之子、元世祖忽必烈当藩王时的封地,他当皇帝后将封地转赐给第三子安西王忙哥剌,忙哥剌又传给儿子阿难答承袭。他们这一支为何离开陕西迁入婴城?原来是在一场宫廷内部斗争中忙哥剌的后裔败北,走投无路,才辗转迁往婴城魏村隐居,但这一段历史鲜为人所知。至元十七年(1280年)安西王忙哥剌去世,他有两个儿子,长子阿难答仍为安西王,次子按梯不花袭封为秦王。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逝世,嗣安西王阿难答因与武宗海山兄弟争夺帝位失败被杀,他的儿子月鲁帖木儿被剥夺了封地,"安西王封于秦,既以谋逆诛,国除,版赋入詹事院。"④《元史》卷178《王约传》,第4140页。所谓版赋是指封地和人户,詹事院则是管理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事务的机构。这次剥夺的是安西王家族在其他地方的封地,京兆一带的封地不在其内,以保证其生活所需。至大二年(1309年)有大臣提出阿难答之子应复国袭爵,但因大臣王约反对,没有得到武宗批准。按照元朝黄金家族的不成文规定,叛逆诸王只是剥夺本人爵位或家族部分子弟的封地,其子弟仍可继承王爵和封地,宪宗蒙哥对待定宗贵由谋反的子孙、世祖忽必烈对待其弟阿里不哥谋反的儿子都是如此处理的,而阿难答的儿子辈却没有得到这种待遇,个中原因是,安西王阿难答被诛后,他的版赋落入了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手中。皇太子即位为仁宗后,将版赋转赐给皇后的中政院。仁宗皇后死后,仁宗再转赐给自己的母亲、英宗祖宗答己太后。仁宗家族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置潜规则于不顾,因此安西王子弟迟迟不得袭爵复封,难免产生怨怼,遂铤而走险,参与宫廷政变。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英宗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返回大都(今北京)途中,驻跸南坡(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一天夜里,御史大夫铁失、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等人与"诸王按梯不花(即阿难答之弟按檀不花)、孛罗(阿里不哥之孙,封冀王,阿里不哥曾与忽必烈争夺帝位失败)、月鲁帖木儿(阿难答之子)、曲吕不花、兀鲁思不花等谋逆,以铁失所领阿速兵为外应,铁失、赤斤铁木儿杀丞相拜住,遂弑帝于行幄。"⑤《元史》卷28《英宗本纪二》,第633页。英宗年仅21岁,史称"南坡之变"。这年九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即位,"以知枢密院事湛阳王也先铁木儿为中书右丞相,诸王月鲁帖木儿袭封安西王……孛罗为宣徽院使。"⑥《元史》卷29《泰定帝本纪一》,第639页。至此,忙哥剌的后人终于恢复了梦寐以求的安西王爵位,这使得他们弹冠相庆,欣喜欲狂!
但是好景不长,泰定帝虽然恢复了月鲁帖木儿的爵位,那是因为按梯不花、月鲁帖木儿叔侄曾拥戴他登上皇帝宝座,不能不虚与委蛇,封赐王爵作为回报。一旦坐稳位置,便开始追究按梯不花等人的弑君之罪了。这年十二月,"流诸王月鲁帖木儿于云南,按梯不花于海南,曲吕不花于奴儿干,孛罗及兀鲁思不花于海岛,并坐与铁失等逆谋。"⑦《元史》卷29《泰定帝本纪一》,第641页。按梯不花、月鲁帖木儿叔侄刚离龙潭,又入虎穴,刚恢复只有3个月安西王爵位的月鲁帖木儿便被流放于瘴疠之乡,原有的分地与人户又被泰定帝家族夺去。泰定帝元年(1324年)四月,"命昌王八剌失里往镇阿难答昔所居地。"⑧《元史》卷29《泰定帝本纪一》,第646页。按梯不花、月鲁帖木儿既被流放,分地与人户又被朝廷夺去,他们的家人似绕树三匝,无枝可栖的小鸟,萍踪浪迹,四海飘零,辗转来到了与陕西毗邻的山西潞城。不过元代没有山西行省,潞城是中书省平阳路潞州辖下的一个县。前文我们已经证明,孛姓大约是1329年(元文宗天历二年)左右来到魏村,按梯不花、月鲁帖木儿叔侄在1323年前后被流放,二者相差5-6年,他们的家属可能是在他乡飘泊了几年之后,才找到"寻得桃源好避秦"的魏村,这里偏僻宁谧,于是卜居于北,从时间上说是吻合的。按梯不花、月鲁帖木儿的后裔是地地道道的黄金家族,从阀阅之家变成了普通庶民,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处在汉民族包围之中,改称"孛"姓,以示不忘祖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屈指算来,孛姓蒙古人迁入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魏村已将近7个世纪,他们早已融入了汉民族之中,无论是语言、文字、服饰,或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乃至相貌,都与汉族毫无二致,浑然一体了,那种粗犷豪放的草原文化已被典雅庄重的儒家文化所取代。孛姓迁入魏村的第一代孛仕英娶妻刘氏就是汉族女子,以后各代也都是娶汉族女子为妻,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孛仕英的六世孙孛拱千,明代万历年间考中进士,潞州县儒学正堂送"荣登典籍"金字门匾;第十二代孛观天在清代乾隆年间科举得中,潞城县儒学正堂送"克振家声"金字门匾;第十四孛普星于光绪年间中举,潞城县儒学正堂又援例赠送"望重一乡"门匾,一门3匾,荣耀无比。在孛家老宅大门上,至今仍悬挂着一方"受天祜"的牌匾。祜者福也,意思是说孛姓的福祉是上天赐给的。
沧海桑田,陵谷变迁。孛姓蒙古人虽然早已汉化,但在一些细微之处还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如不看元王失江山的戏,也忌讳"八月十王杀鞑子"的传说,汉族就没这些忌讳。孛姓人珍视家谱的故事也值得称道。凡是他们办红白喜事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焚香静手,穿戴整齐,敲锣打鼓,恭敬虔诚地去接祖宗,这个祖宗就是家谱。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家谱悬挂起来,供族人祭祀瞻仰。如果是丧事,还要把逝者的名字按辈分填写在家谱里,让后人铭记。笔者在魏村见到了孛姓唯一一份用纯棉布制作的家谱,就保存在识文断字、当过小学教师、大队干部的孛海邻家里。这份家谱是孛姓的传家宝,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