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婉玲
为推进浙江茶产业发展,增强浙茶产业竞争力,增进茶企业沟通与交流。12月4日,浙江茶企联谊会2015年年会在湖州安吉举行。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副会长于辉达,秘书长王小玲,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曹会明等领导,以及浙江19家茶企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下午两场会议,分别由湖州方路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辉达主持。19位企业负责人就浙江茶业发展出路,以及新常态下,如何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夯实茶业品牌建设基础,促进茶叶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积极探讨。
下午的特邀报告上,针对上午19家茶企负责人提出的问题和浙江茶业未来发展出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建跃、浙江省供销社主任马柏伟分别发言并给出了建议。
姜仁华认为:“茶应该是大众化的健康饮用品,茶业产品要合理定位,培养大众消费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并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全民饮茶日”,积极营造茶为国饮氛围。
“茶行业呼唤行业经营家,浙茶要注重品质,创新标准,做中国茶行业创新高地,做中国茶行业标准制定者。”张士康在会上说道。
王建跃,则提议重视茶叶电子商务,做好品牌建设。针对茶叶出口问题,马柏伟提出,以拍卖作为交易方式推动茶叶出口,以改变价格无序竞争。他认为,浙江茶企需要合力共推茶叶商品大品牌建设,做大几家茶叶商品品牌。
周国富最后发言,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建设茶业强国的指针。“十三五”时期是建设茶业强国的重要关键期,推进茶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责任重大。提升中国茶和茶文化在世界茶市场的话语权、竞争力和占有率应该是中国茶界茶人的奋斗目标。
当前,中国茶和茶文化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要把握新常态,打造新概念,引领“茶+”新风向。通过茶与酒、咖啡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把生产加工争市场的农业思维变为立标准重品牌主导市场、一切围绕市场转、完全看消费者眼色行事的商业思维和人文思维;切实改变按小众思路做大众产品、用公共品牌压制企业品牌、重多品牌轻大品牌的思维,回归茶曾经拥有的痴气、土气和生气,尽量接地气、亲百姓。
针对浙江茶业的现状,他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浙江茶业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要规范公共品牌,做强企业品牌;用现代商业思维做强做优茶企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需要浙江茶企业抱团进去,共创茶业辉煌。
会上宣布,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新昌县雪溪茶业有限公司为下一届浙江茶企联谊会轮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