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内涵及研究思路的文献综述

2015-08-15 00:45丁晓强葛秋颖
关键词:价值链产业结构升级

丁晓强,葛秋颖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0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奇迹”,中国经济繁荣离不开国内持续不断的产业升级。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中提到,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出我国经济结构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产业升级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快产业升级,需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联系实践,从中找出全面的发展方向。

一、产业升级内涵研究

从产业升级的研究历程来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产业升级内涵进行剖析。

宏观上,产业升级内涵关注的是产业结构变迁以及与价值链理论的融合,通过各产业比重变化来反映社会整体产业升级的状况。西蒙·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农业部门产值和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服务业部门中的比重先缓慢上升后变为迅速上升,[1]指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模式。随着价值链理论的产生,学者们对产业升级展开进一步研究。20世纪90年代,Gereffi等学者首次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集中探讨了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关系,开启价值链思路下产业升级研究的历程。2003年,Gereffi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框架做出进一步分析,强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重要性,认为产业升级直接表现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沿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2]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微观生产要素层次,从微观企业层次研究产业升级问题,认为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带动了产业升级。Poon提出制造业企业升级就是企业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的过程。[3]丁焕峰发现技术进步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要素因此会向该部门流动,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与升级。[4]产业升级还包含为了提升在价值链中的相对竞争力而不断参与更有价值的经营活动,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或参与高附加值活动。产业升级促使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中的制造商迅速从装配工向外国买家全程供应转变,[5]企业转向更有利可图和技术复杂的生产活动。例如,新加坡电子制造商通过逐渐地、系统化地积累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财政资源提升行业价值链。[6]同时,产业升级能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讨价还价能力以及提升在全球商品链网络中的位置。[7]企业实现产业升级能够使产品包含更高的利润,能够更好地与买家协商合同条款。此外,他们能够与供应链内的核心企业产生更强的联系,并使他们具有更好的潜在收益。

综上所述,从宏观层面上看,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以及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地位提升;微观层次上,产业升级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获取更多利益。

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下产业升级研究

经济增长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这已经得到经济学家的肯定。配第—克拉克定理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将产业划分为农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广义服务业三类,劳动力会随着经济增长向更高利润部门转移。当一国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并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在第二、三产业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分为生产率低的传统产业部门和生产率高的现代工业部门。传统产业部门受到土地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无限制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大量使用再生资源,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可以大量吸收劳动力解决传统产业部门劳动力过剩问题。刘易斯在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时指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对发展中国家由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化国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又产生了其他一些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如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筱原三代平“两基准理论”等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在其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中首次探讨农业国的工业化过程,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迁问题[8],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是一个简单过程,要受到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国内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姜泽华、白艳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社会需求是市场导向、科技进步是直接动力、制度安排是体制保障、资源供给是物质基础[9]。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诸因素中,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10]。黄茂兴,李军军分析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认为合理的技术选择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1],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12]。另外,崔茂森[13],高越、李荣林[14]等学者也认为应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进口贸易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但贸易渠道技术溢出效应大于投资渠道技术溢出效应[15]。吴进红从比较优势角度出发,认为一国或地区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6]。范爱军、李菲菲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发现一般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加工贸易阻碍产业结构升级[17]。张晓华,王昀分析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发现进出口结构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积极效应[18]。高峰,盖骁敏等人经过研究发现FDI对东道国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意义。贾妮莎等从实证角度检验中国双向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发现FDI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具有促进作用[19]。此外,政策也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对产业结构升级越有利[20][21],汇率的波动会通过价格水平和对外贸易这两条途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2]。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涉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式、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依然表现出许多不足:首先,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比较单一,纯粹用各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并不能反映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其次,当前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展开,忽视了行业和企业层面的产业升级问题,并不能反映出各因素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及其实际效果。

三、“价值链升级”思路下产业升级研究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服务或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直至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国企业网络组织”[23],它涉及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消费、售后服务以及最终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UNIO,2002)。Porter首次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认为公司经营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公司价值链形成的基础[24]。Ernst在分析韩国产业竞争战略时首次提出“产业升级”这一概念,他认为韩国是“通过章鱼式多元扩张模式进入不同甚至不相关的产业来实现扩张,而不是通过产业升级带来的知识累积”[25]实现扩张。产业升级和全球价值链理论融合为学者们研究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Gereffi在研究东亚服装产业时首次提出全球商品链理论,并将价值链分为生产驱动型和消费驱动型两种形式。Humphrey和Schmitz提出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间升级四种产业升级思路。在此基础上[26],Kaplinsky认为,在研究产业升级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全球价值链的动态因素,各种优势禀赋带来的“经济组”是全球价值链收益的来源[27]。

我国学者对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张耀辉认为,价值链系统中产业升级实质是产业创新的过程[28]。潘悦讨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认为产业升级是一种阶梯式过程:“最终产品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生产和出口→自创品牌生产和出口”[29]。当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已成为跨国公司制定全球战略的重要依据[30],企业只有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才能带来产业升级的机会,实现产业梯度上升。此外,由于贸易成本提高,处于低端产业链的企业必须通过“干中学”效应和自主创新的引致功能来推动技术进步[31]和实现产业升级。参与国际分工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方式,刘志彪等学者深入的研究了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问题。刘志彪认为我国代工企业升级模式应该从OEM向ODM再向OBM转化,并提出我国企业应向自有品牌转型的国际战略[32]。黄永明等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可以从技术能力、市场扩张以及市场结合三个方面实现产业升级[33]。赖磊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价值链治理模式,认为全球价值链下的代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关系网络和加大学习投入等有效途径实现产业升级[34]。

综上所述,“价值链”思路下产业升级侧重于微观层面,强调企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以此作为产业升级的终极目标。产业价值链升级关注焦点是产业升级途径和方式,忽视了各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于关注产业内升级,容易带来产业发展失衡问题。

四、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一)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升级的成果已经相当丰富,现有研究涵盖概念解析、影响因素分析、升级路径选择以及对策等各个方面,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然而,由于两种研究思路本身具有的缺陷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已有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1.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存在的不足

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侧重分析宏观层面各产业比重变化情况,从总量上描述经济体内部产业结构变迁规律。我们只能通过对产业结构分析得出各产业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而无法具体分析产业内部发展是否平衡。而且,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对宏观数据的统计具有较强依赖性,统计口径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它忽略了产业内和产业间各组成部分的差异和相互作用。产业结构研究中对产业进行简单、均质化处理还有可能会对产业升级方向产生误导。以制鞋业为例,鞋子生产通常被认为是低端产业,而其外观设计、功能开发环节则属于高端价值链环节。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思路中缺乏对价值链环节的考虑,如果将两个环节进行简单、均质化处理,可能会导致选择错误的产业升级路径。

2.产业价值链升级研究存在的不足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的融合,为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一种微观思路。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中缺乏对产业层面的分析,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升级受到限制。从产业总体来看,三次产业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如果仅仅关注企业层面研究,并不能促进经济整体的升级。“产业互动升级既可能是优势企业单边突击式升级拉动模式,也可能是产业整体规划模式。”[35]仅仅从微观层次上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

(二)展望

1.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融合

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共同构成了产业升级的整体,当前研究主要从宏观或者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全面地反映产业升级真实状况。因此,今后研究中应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价值链升级是否同步以及内在联系。

2.构建全面系统的产业升级度量指标

产业结构升级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占比重来度量,这一指标比较粗糙。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度量标准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存在显著差异。能否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升级结合,设计一个科学的度量指标是进一步深化产业升级研究的关键。在未来研究中,我们有必要构建全面系统的产业升级指标和方法体系。

3.将异质性因素加入到产业升级的研究中

近几年来,异质性理论被纳入到企业问题研究中,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研究也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异质性,从更加细致的企业层面进行研究。例如,可以从企业管理者才能、社会网络关系、信息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对某一企业的价值链升级情况进行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产业升级路径和策略将会更具指导意义。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10-211.

[2] 张向阳,朱有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21-27.

[3] Poon T.Shuk—Ching.Beyo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a case of further upgrading of Taiw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2004(1):130-144.

[4] 丁焕峰.技术扩散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6(5):95-98.

[5] Gereffi,G.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M]//Gereffi,G.,Korzeniewicz,M.(Eds.).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Praeger,Westport,CT,1994:95-122.

[6] Hobday,M.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Singapore:a test case of leapfrogging[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4(3):831-858.

[7] Gerefi,G.Tam,T..Industrial upgrading through orga⁃nizational chains:dynamics of rent,learning-by-doing,and mobil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M].Proceedings of the 9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CA.

[8]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9] 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53-56.

[10] 杨智峰,陈霜华,汪伟.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4(9):38-49.

[11] 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7):143-151.

[12] 宋辉,李强.从投入产出模型看科技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03-107.

[13] 崔茂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层次分析[J].东岳论丛,2004(3):172-173.

[14] 高越,李荣林.国际生产分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1(12):78-83.

[15] 邓丽娜,范爱军.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2014(4):96-100.

[16] 吴进红.对外贸易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4):58-62.

[17] 范爱军,李菲菲.产品内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1(4):4-8.

[18] 张晓华,王昀.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半对数模型和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5-21.

[19] 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109-120.

[20] 安苑,王珺.财政行为波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产业技术复杂度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2(9):19-35.

[21] 徐春华,刘力.省域居民消费、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11):39-51.

[22] 徐伟成,范爱军.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12(6):9-15.

[23]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24] 黄永明,聂鸣.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国外文献研究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0.

[25] Dieter Ernst.Catching—Up,Crisi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Evolutionary Aspects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Korea’s Electronics Industry[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15(2):247-248.

[26] Humphrey,J.,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dustrial d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36(9):1017-1027.

[27] Kaplinsky,R.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ia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y,2000,37(2):117-145.

[28] 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4-17.

[29] 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6):27-36.

[30] 刘曙光,杨华.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7-30.

[31] 孙军,梁东黎.全球价值链、市场规模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激励分析[J].经济评论,2010(4):34-41.

[32]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5):25-31.

[33] 黄永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5):56-63.

[34] 赖磊.全球价值链、知识转移与代工企业升级——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12(4):42-51.

[35] 周端明.中国产业升级研究:文献脉络与评价[J].管理学刊,2014(1):34-40.

猜你喜欢
价值链产业结构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回暖与升级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