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语文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2015-08-15 00:50:27李姗姗
语文学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职高激情语文课

○李姗姗

(蚌埠职业教育中心(技师学院),安徽 蚌埠233040)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赤壁赋》,授课教师讲的很好,可是课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几次评价引起了我的思考。

现象一:一学生朗读课文结束后,教师这样评价:“你读书比以前好多了,记得你上学期刚转到我们班时,你还不会读书呢!”学生原本微露喜色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讪讪坐下。

现象二:学生在流利地读完课文某段落后,教师评价说:“读是读得挺好的,就是中间读错了一个字!谁能比他读得更好?”闻听此言,学生一脸悻悻状。

评价的作用在于鼓励与反馈,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但是这位老师的评价很显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相反,教师不经意的话语刺伤了学生稚嫩的心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高生的基础本身就不好,再一听这样的话,那还不像霜打的茄子从此索性就不读书了。

学生明明读得不错,已经有了进步,本应该得到肯定,但教师在不经意间,用貌似客观的话语揪住了学生的“尾巴”,教师可能并无恶意,甚至是出于好心,“我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啊!”殊不知,在操好心的同时办错了事,这样的“客观”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需要的往往是鼓励、肯定,而不是“揭短”或否定。我们经常会这样惊叹:“为什么一些高级教师的课听上去总是那么‘顺’,而我们自己的课纵使预设再周全,再有新意,学生还是常常游离其外,哎,语文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呀!”是什么原因致使“精心的预设与精彩的课堂”不成正比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关注不够,学生回答生成后应对的机敏性不够。

十几年以来,担任职教中心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深深地感到职高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我发现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的他们,胆小、自卑,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稍有偏颇,就会导致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于是我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和谐的评价,让他们在和谐的评价中成长。

一、评价语言与“语言文字”和谐

在教授职高版语文过程当中,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课文是有很大影响的。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实例作一讲解:

在教授职高版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我的空中楼阁》时,我请了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不同的段落,末了,我给予他们三位风格迥异的评价。对第一位学生我是这样点评的:“音色美,读得也美。”对第二位学生我说:“感情真挚,语言准确。”对第三位学生我这样评价:“你娓娓道来,渐入佳境。”

同样是表扬学生读得好,我采用的不是廉价空洞的赞美,而是有针对性,使读者和听者知道自己或他人的朗读好在何处。久而久之职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师的评价就起到了指导朗读的作用。

在教学生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这样点评:

我说:“请说一段连贯的话,让别人听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1说了一段话。)

我说:“这个同学在表达的时候用了一种方法,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结果又是怎样的,大家用她的方法说一说。”

(指定生2说)

我说:“这样说就是概括课文内容。我们读一篇课文要学会概括,懂得写了什么。”

这段评价是在捕捉教学生成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每一次评价都十分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会爱上语文课。

二、评价语言与“文本情感”和谐

有人说,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激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课靠激情获得力量。的确,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讲求激情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评价激情时,评价语言尽可能与“文章情感”和谐,这样便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譬如上学期我在执教一篇环保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就将自己的评价语言与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刚上课,我便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过了一会儿,学生相继读完课文,声音越来越小。

师:我看见,读完以后,你们的脸色变得凝重了。我知道大家心情发生着变化。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完课文,你的心情怎样?

生1:我很惭愧。我为人们这样滥用资源而感到惭愧。因为他们非常贪婪。

师(充满激情地):你为那些贪婪的滥用资源的人们感到惭愧,因为你感到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2:我感到吃惊。因为全世界这么多人,如果人人都像课文中描写的那些人一样随便破坏地球环境,我们将无法生存。

师(激情感叹):是啊,如果地球上的人都像课文中那些贪婪无耻的人,那么我们的地球将毁于一旦。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3:我感到憎恨。

师:对那些愚蠢无知的人们感到憎恨。

生4:我感到很伤心,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无私地为人类提供资源,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呢?他们不觉得这样太残忍吗?

师(充满激情地肯定):问得多好啊!他为这些人感到伤心。母亲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可爱,而她养育的儿女是这样对待自己。伤心啊!伤心啊!(停顿,缓慢叙述)每一个同学都有这样的心情,李老师知道读完这篇课文,每一个同学的心情都是复杂的、沉重的。下面请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找一找,究竟是哪些文字、哪些叙述使你们产生了这样的心情。

(学生再读课文,感悟重点。)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同时由于教师到位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价值取向迈进。

三、评价语言与“思维并举”和谐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与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众所周知的。为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也要有强烈的“思维并举”意识,能借助评价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首先,教师在评价时要有充分的信任。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思维发展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其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能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有生疑的兴趣、探疑的愿望、释疑的可能。在关键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视野,引发创造的欲望。如我在教学《项链》时,有个学生说:“老师,玛蒂尔德如果没有借项链,那十年后的她会变成什么样呢?”老师说:“你的想法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学生们思维一下子活起来了,想了很多的可能,发散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更加喜欢上语文课。

对于职高生的教学,我不注重求难求深,相反我会求易求懂,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使他们能尽快走向社会,尽量从基础教起,尽量与实际相连,评价艺术在此就显得十分重要,评价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评价中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表扬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我坚信职校生的明天也会很精彩。

[1]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职高激情语文课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40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
我们的激情瞬间
新民周刊(2018年29期)2018-08-09 01:57:34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车迷(2018年5期)2018-06-07 09:15:22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2:57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