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于习 作——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2015-08-15 00:50范新武
语文学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习作语文教学

○范新武

(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中心小学,安徽 芜湖241000)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笔者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度过了三十四个春秋。三十四年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笔者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我认为,习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出真情实感。那么,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习作呢?本人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用好教材,让学生们爱上习作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写好习作,一方面要有大量的素材积累,还要有自己的语言积累。俗话说:“文由心生。”自己没有写的欲望,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同时我还觉得在小学阶段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好文章是不现实的,但要求学生写清自己的建议、想法、记下会议或事情讨论的情况,还是有可能的,同时对他(她)们的将来来说也是有用的,因为他(她)们中间大部分人是普通人,作家文学家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因为少数,要求大部分做到。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作文编排充分注重了语文的应用性。就拿我现在刚教的四个习作(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来说吧:我的建议、雏鹰争章(实际上是一个推荐)、我的发现、记下大家讨论的关注的事(实际是会议记录),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学生把这些学会了,以后在生活中就会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语文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二、扩大课外阅读面,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告诫我们多读书的益处。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杰作。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注重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还是小说;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

三、改革习作形式,丰富习作内容

(一)说写结合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活动,课堂上少不了说的练习。“说”是口头语言的训练,其实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很密切的联系,口头语言是为书面语言的表达打基础的。因此,根据学生的说,我们可以顺势让他们写一写,让说为写铺设平台,降低写的难度,为乐写打下基础。我们的写作训练不一定非得要在学校规定的习作课上进行,完全可以放在平时的语文课或者课后进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说写结合,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说话过程中,通过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写作能力也在平时的点滴训练中得到培养。

(二)画写结合

观察和想象是绘画的两项基本功。同样,如果能对事物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将两者结合,一定会事半功倍。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画写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由画到写,先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景或者物,画出来,然后配以图片说明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或者结合自己画的动物、人物形象编故事等。就这样把习作教学寓于直观有趣的绘画当中,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自己的习作,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三)行写结合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限,所以他们对周围一些熟识的人、事、景、物往往熟视无睹,缺乏仔细观察,写起习作来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引导学生到“语言的活水源头去旅行”,也就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改变以往一味的坐在教室里埋头习作的形式,到大自然中去搜集写作素材,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注意大自然中人、事、景、物的不同特点,注意观察周围世界事物的变化和联系,并从一些细节的变化中捕捉灵感,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和反映美的愿望,从而丰富了写作的素材。

(四)坚持写日记也是练笔的好途径

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搞完一次大扫除,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或学校组织的六一演出、田径运动会等,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小学生习作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泛泛而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班班通”的优势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如:教学习作《记一次有趣的游戏》,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游戏有关的例文,用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的投影片显示出习作要点(习作提纲)或重点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其次观察指导。根据写作目标,课件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如演示“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丢沙包”等学生喜爱的游戏过程,学生看着这些熟悉的游戏,异常兴奋,也就不觉得没内容可写了。

四、降低习作标准,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批改习作时,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习作要求,按照小学生习作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确定标准考虑评价。从不吝啬等级评分,只要达到了本年级习作的要求就是好习作,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习作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首先要多鼓励,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好,都要为其叫好。其次,评价标准不求统一。如果只用唯一的标准去评价全班几十篇习作,不仅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标准要多元化,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享受喜悦,人人乐写习作。

五、提供展示的平台,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乐此不疲”。让学生从习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是培养学生乐于习作一个很好的办法。每次习作,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写好后,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由老师或者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予以表扬。或者在教室里设计一个“佳作共赏栏”,把每次习作中涌现的佳作贴出来展示,这样也会促进那些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积极主动地练笔,争取展示自己的习作;也可鼓励学生大胆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及投稿给报刊等等(如我班一位同学的《做一个善良的人》获芜湖市鸠江区“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征文比赛三等奖)。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能让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让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乐于习作。

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就一定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习作,学生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习作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习作展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