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民族学院,广东 广州510665)
刘昭禹,字休明,桂阳人(属于今湖南),《唐诗纪事》一云婺州人。据《十国春秋》卷七十三记载:“刘昭禹起居湖家湖南县令,事武穆王父子,历官容管节度推官、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1]在湖南境内为官的刘昭禹,作为天策府学士之一,所作所为得到当时百姓较高的评价。他好学思进,善吟诗,朝学夕得,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关于刘昭禹的诗,据《唐诗纪事》记载,其在《宋史·艺文志》第一百六十一录有一卷,今《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二存其诗九首、断句十四。《全唐诗》卷八八六又录其诗五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四十九补一首。[2]另外在《沅湘着旧集前编》中,收录有14首诗以及7个短句流传于世。其诗大致可分为游历山水诗、僧人交往诗、旅途赠别诗三大类。他为人谦虚谨慎,慕贤才。其做诗态度亦严谨有序,尤以五言诗著名。他生活于江南一带,好游山历水,生平极爱与文人贤士僧侣为伴,多游走于浙江、安徽、山西、湖南等地,其诗之风亦山水风格尤为之多,如描写九华山、括苍山、华山、岳麓山等诗,曾获得众文人志士一度好评。
作为晚唐诗人的刘昭禹,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群体大体可以分为穷寒、绮艳两大诗派。据杨慎《什庵诗话》记载:“晚唐之诗分为两派,一派学张籍,责朱庆悇、陈标、任番、章孝标、司空图、项斯其人也;一派学贾岛,责李洞、姚合、喻凫、九僧其人也,其间虽多,不越此二派。”[3]前者诗风以淡泊、收敛为主;后者则多为绮丽、委婉、悲怆。对于晚唐诗人的诗歌意象运用,大多采用废城残宫、残花败景等残缺意象,营造感伤、凄凉的悲伤情调,以表达内心抱负落空的抑郁情感和凄苦命运。晚唐众多文人雅士,虽有凌云之志,但因为政局动荡造成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的悲惨现状,于是寄情于山水,游历于山水之间,广交僧道的归隐思想表达出对仕途黑暗、人心险恶的不满。只有面对自然山水,他们满腹才情才能得以舒展,其心理才能得到弥补和释放,因此表现出哀怨凄婉和安贫乐道的避世心理。
刘昭禹好游历山水,所作诗同样表达出羁旅哀怨、避世隐匿之情,这正是因为他处在晚唐动荡没落的社会之中,与其他将情寄托于山水之中的文人雅士具有同样的为诗倾向,但其诗中刻画出来的意象皆有独特风格,他眼下的“山”是“险山、高山”,“水”是“急水、瀑布”,具有极致之美。这些意象有各自独立的空间,与情感交融营造出独具一格的审美意境,是其内心超脱、豁达情怀的表达。同样,他的诗作中刻画了部分常见的残缺意象以表达哀思,如“蝉”、“孤云”等,但他诗歌中刻画的意象与其他晚唐诗人的表达不同,他赋予了这些意象与众不同的意涵,形成了很多他个人的意象群,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他的创诗风格继承了盛唐的浪漫洒脱,并没有落入晚唐的穷寒或绮艳之中。
“在刘昭禹仅存的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山水景物描写,极其精彩,刘昭禹的山水景物诗堪称晚唐诗歌乃至整个五代诗歌中最高的成就代表。”[4]从刘昭禹的山水情怀中可以看出诗人放荡不羁、豪迈的性格和浪漫洒脱的诗歌风格,这正是湘楚山水文化赋予他的独特灵性,造就了他归心自然的本性和情怀。
1.“山”意象的分析。刘昭禹游历于山水之中,故其山水之作最受人喜爱,他留下的这些山水诗歌中“山”的意象,大多有极致之美的特点,如括苍山、九华山、天台山、岳麓山等,其中描写险山的诗歌如《括苍山》: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
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太息,玄鬓改非难。
这首诗前两句“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描写出括苍山的高陡耸立、路途艰险。其险远在于一整天只前进了一半的路程,其高陡在于需要垂直往下才能看到众山。括苍山高耸入云,天上的云尽收脚下。“危径极天盘”,一个“危”字道出上山道路的险峻。立于高山险峻的景观中,豪迈气息涌入诗人心头,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站在括苍山顶峰之时,被大自然的美极度震撼,彻底征服之感,也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崇高的美的一种敬畏之情。“玄发”即黑色鬓发,“玄发改非难”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壮观的景色中感到生命的崇高,感叹青春抱负的力量在胸口澎湃,是他对宽广胸怀的表达、对山水情怀的吟唱。
刘昭禹不仅善于描绘险峻的山,还善于在山水之中表现自己的心迹。可以说,大自然赋予了刘昭禹诗歌天然的灵性和神韵,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回赠给了大自然的山水。如《忆天台山》: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
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5]
天台山是“佛国仙山”,这里居住着道行高深的僧人,所以这片佛教的圣地吸引了无数的诗人前往,刘昭禹也是这群慕名而来的诗人之一。这首诗歌中,诗人使用的意象有“岩房”、“天路”等,且是普遍带有鲜明佛教特点的词语,以告知世人他对佛教圣地的崇拜和喜爱。诗的末句“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又道出诗人心归自然山水的心迹。他是一个在仕途奔波的智者,内心早已找到灵魂的归宿——如同天台山一般的灵境。他渴求着尘世的烦琐牵绊殆尽,然后回归自然的山水,接受自然的洗礼。他受到佛教僧侣文化和隐逸文化的影响,也自然流露出了诗人在热闹的凡世中追求心境平淡之迫切。
2.“水”意象的分析。刘昭禹诗歌中刻画的意象,不仅“山”具有极致之美,“水”也很具极致意象,水,有着波涛汹涌极致之澎湃,瀑布,有着惊险湍急唯美之快感,这些意象带给诗人激情澎湃的理想抱负和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其关于水的诗作如:
晚霁望岳麓
湘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
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灵溪观
鳌海西边地,宵吟景象宽。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
人异发常绿,草灵秋不干。无由此栖息,魂梦在长安。
从上可以看出,二诗中的水皆以“瀑”的形式出现,飞流直下,水溅三丈的瀑布,是最具惊险的水。从《晚霁望岳麓》来看,其“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一句,用“溅”字将悬崖边上瀑布的壮观之境一字涵括,凸显悬崖的险、瀑水之急。刘昭禹傍晚立于岳麓山中,看到了岳麓山的峻峭,体会到了路的幽深、林的翠郁,更深深被“瀑的飞溅”感动,这种极致美感赋予了他澎湃的心境,是他内心狂热的政治追求的流露。再如《灵溪观》中“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一句,“喷”字体现出瀑布气势壮盛、激荡喷涌之感,再次让世人感受到“瀑”的强劲极致。对“水”意象的刻画,在《括苍山》、《忆天台山》等山水诗歌中都有表现,这是一种极致的动态审美观,也是诗人内心本性的流露,可见诗人心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宽广的胸襟。而从前诗末句“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看到诗人发出的无奈感慨,寓意深刻;诗末“无由此栖息,魂梦在长安”一句又看到诗人心系朝政的渴望心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水”意象中的极致之美,除了抒发雄心壮志的洒脱,更是一展才华的迫切心理。
刘昭禹生活在晚唐马殷政权时期,很多文人志士仕途受挫,因没法施展才华失意终身或最终走向了归隐。虽然他是天策府十八学士中唯一在朝为官的诗人,但和其他晚唐才子一样,他的仕途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流露的归隐思想只不过是对时局的无奈。刘昭禹凭借自己的睿智和才能进入官场,但是在仕途黑暗的情况下,其官位也只是空有虚名,他远大报国的鸿鹄之志得不到施展。他只得将自己的情趣投于山水,被迫远离朝政。但他虽有避世隐匿之心,却心系国事,看到国家动荡没落的现实,加剧了他内心的落寞和悲凉,所以才多采用残缺的意象表达羁旅哀怨、避世隐匿的情感,其残缺的审美趋向透露出了诗人凄凉的内心世界。从他诗歌中残缺意象“蝉”、“孤云”来看,其内涵又不与他人尽同,他赋予了这些常见意象特殊的情感和意涵。
1.“蝉”意象的内涵分析。从时间分布来看,初、盛唐时以“蝉”命题的诗篇较少,中、晚唐较多,“蝉”作为诗歌意象层出不穷。从内容上看,随着唐代历史的进程,哀怨、感伤的氛围也越来越浓。[5]对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蝉”意象以代表清贵和高洁的人格居多,发展到晚唐,政治局面的变动下,满腹经纶的文人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于是,吟“蝉”的诗中更多地取“蝉”意象之声,借蝉鸣诉说人生坎坷的哀怨和凄苦。晚唐写咏蝉诗最著名的李商隐,笔下有诗“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蝉声亦为己声,字里行间透露悲伤情绪。又如有名的苦吟诗人贾岛,以“病蝉”自比,写出凄苦的生活现状和抑郁酸苦的情感。晚唐诗歌中“蝉”意象整体奠定的是一种悲调,诗人常常将自己与“蝉”意象融为一体,抒发凄苦的哀怨之情。
作为晚唐马楚时期的诗人代表,刘昭禹诗歌中描写“蝉”意象的有《闻蝉》、《送休公归衡》两首,另其断句《秋日登楼》中也有表现:
闻蝉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
送休公归衡
草履初登南岳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
《秋日登楼》(见《吟窗杂录》,断句)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
与其他漂泊在外的诗人一样,刘昭禹多处用“蝉”意象抒发其内心的羁旅思乡之情,但与大多晚唐诗人不同的是,刘昭禹笔下的“蝉”不是悲怆情感的载体,只是某种思念情感的象征物。《闻蝉》是诗人雨后“闻蝉”的有感之作,“正在异乡听”是诗人思乡情感的直接流露;而“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是诗人假想友人回到衡阳时的场景,用“蝉”代表季节更替,寄托思念。雨后“闻蝉”可以激发浓浓的思乡之情,思念之时无蝉亦有蝉声相伴。从以上关于“蝉”意象的诗歌中,虽然可以看到诗人以“蝉”寄托哀思之情,但不绝望不凄凉,蝉即是蝉,我即是我,仅将思念之情赋予“蝉”,赋予了“蝉”独立的空间,所以让其哀思之作不至于落入“穷寒”。
2.“孤云”意象的内涵分析。自然景物“云”因其色彩与形状的明灭变化,以及空濛玄妙的状态与审美特质,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中一直是历代文人雅士关注的焦点,寄托着审美主题或旷达通脱或孤傲圣洁或凄苦深窈等多重情怀。[6]自东晋陶渊明道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万族各有托,孤云无所依”等千古绝唱后,“云”意象与隐逸雅兴直接关联,“孤云”的隐逸义项得到普遍应用,唐代达到巅峰。“孤云”意象寄托了诗人们超脱世俗、孤傲的性情和孤独寂寞的隐匿情感。
在刘昭禹诗歌中,多处写到“孤云”意象。从诗人的人生阅历来看,他是天策府学士中唯一的做官的诗人,好游历于佛道山水间,与僧人交好。在政局动荡的晚唐,文人雅士大多只能通过寄情山水展现自己的才华,寺院是他们隐居山林的好去处,佛(道)教思想是他们观看世界的另一套思想体系,寺庙里的僧人是他们对话的知己。刘昭禹与齐己、虚中、尚颜等都有往来,在其所存诗歌中有《赠惠律大师》、《送休公归衡》二首为证。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诗人隐藏着淡泊名利、归隐林泉的思想,在仕途失意不得志的催化下,愈加凸显。所以诗人笔下的“孤云”浸染了佛道的禅理,是“有时见却又无处寻”的生命个体:
经费冠卿旧隐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
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怀华山隐者
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
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
前诗诗人以“孤云”自比,用“孤云”意象代表个人的高傲性情。“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一句中有对当政“圣主”的嘲讽,而“性本闲”表露其无力于政的心迹,同时,也是他对仕途的失望和远离朝政的无奈,不仅寄托了其隐匿情怀,也道出了他的仕途坎坷以及隐匿与心系朝政的矛盾心理。后者作为怀友诗,表面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实则也是他佛道情感和隐匿思想的表现。但可以从以上两诗的整体意境看出,在隐匿思想的表达中,诗人虽有怨愤和无奈,但更多的是洒脱和淡泊。
刘昭禹籍贯在楚地,思想深受楚文化影响。江南一带的自然风光、人文气息对刘昭禹的性情和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影响,他继承了湘楚文化中寻山问水的生活方式,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记录了自然的山山水水,其“山、水”意象以高、险、急等极致之美为特点,并凝聚静止或动态的审美观,表现出了诗人豁达、高旷的心胸。同时,在晚唐政局的分裂局势下,其诗歌中也大量地表达了避世隐匿的心态,透露出诗人一生际遇的无奈与凄凉,诗人以意象“孤云”自比,用“蝉”意象寄托哀思。他是一个乐山的智者,有宽广的胸怀,同时他也是一位乐水的仁者,他性情豪迈,欲怀天下苍山,亦欲海纳百川。寄情山水,诗人可以洒脱、豪放,但也摆脱不了晚唐才人的共同命运,他试图避世隐匿却常心系国事,有着一种难以割舍、难以言喻的矛盾心态。自然山水赋予了他洒脱,人生际遇也让这份洒脱染上了一丝激愤和孤独。但是,可贵的是诗人处于晚唐诗人群体分化为穷寒、绮艳两个极端的氛围下,仍能保持着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面对人生坎坷荆棘并没有没入“穷寒”之中,壮志难展之时未让其沉迷于绮艳。他继承和发展了湘楚诗歌文化中的精髓,歌咏山水,歌颂自然,那种气象恢弘的诗歌意象为湘楚山水诗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清]吴任臣.十国春秋[M].中华书局,1983.
[2][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杨慎.升庵诗话:卷九[M].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
[4]吴宝明.五代十国时期马楚诗人与诗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5]莫莉荣.“蝉”入唐诗的文化内蕴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2).
[6]伍艳.张炎词云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