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燕
传统的“授——受”的单一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要求,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需要运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我们一向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呢?首先教师必须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有了这个基本的信任感,教师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切包办代替。
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习,并不等于教师放手不管。恰恰相反,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灌输器,而应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导。其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其二,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把一个词的意思讲得很明白,要求学生记住,之后学生很听话地记,考试时得了高分。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识记量,因为它是获取新知识的必要储备。但是学生并不具有独立寻求这个词的词义的能力。这正好比我们给他的是一个金碗,而不是点金术,那么这个学生抱着碗也只能要饭。基于此,应该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变成独立学习的主体。
以文言文为例,教师先让一个学生站起来读一遍课文,全班同学为他订正读音。然后所有学生大声朗读,不要求齐读,因为每个人的理解、感情都不一样,速度也就不可能一样。要求学生不仅声音要大,还要读得有滋有味,甚至摇头晃脑。这不仅仅是为了熟悉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语感。
一般说来,学生读完了,该老师讲课了。但这时教师不应该讲,而是指导学生自学。谁也不许出声,在心里逐句逐段把文言文用现代汉语说通,这个过程叫“默译”。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始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举手提问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一发现问题立刻举手,而这个问题又是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的,教师就可以让他自己查字典解决。第二种,有的学生翻开字典面对诸多义项,不知该选择哪个义项;教师就帮他分析具体的语境,给予一定的提示,让他自己做出判断。第三种,学生提的问题恰恰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或新知识点;教师便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先表扬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质量,然后提示出旧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互相解疑,之后再做出必要的讲解。
传统的教法是教师找出重点、难点讲给学生听,现在是让学生自己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如果说学生是未来走入森林中的猎人,教师给予学生的是使用猎枪的方法,让他们自己获取猎物,并不断增强获取猎物的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结构化的知识相对于杂乱无章的知识更易于掌握。以《师说》为例,学生学完课文后,发现许多文言知识散见在全文中,似乎有千头万绪,难以把握。这时,教师可用一节课,把文言知识结构列在黑板上,分字、词、句三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层次,每个层次中都用学过的知识作例句。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系统。
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些文言知识,还可以留一个家庭作业: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整理《师说》一课的文言知识。由于学生的认识有差异,自学的能力参差不齐,作业绝不可能千人一面,比如,各种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在括号中补出。在补出的括号中必然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一一予以订正。
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体现学生多种能力的作业,就应允许学生出错,教师不能简单地根据正误去打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做作业的态度打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根本没好好查字典的,教师就打个“问号”,宁可告诉他在字典里的哪一页,也不能告诉他现成答案,要告诫学生,要想知道答案,必须自己去获得;第二类是学生无处查的,教师就一一订正,可想而知这个批改量是相当大的。
那么怎么打分呢?对不下功夫的,错得毫无道理的,坚决扣分。对于下了功夫,而知识水平达不到的,不扣分。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这个作业,《师说》一文读了不下五遍,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清理知识点。如果对这样的学生简单地按正误扣分,那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觉得这文言文也太难学了。
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文言文的学习是很有难度的,如何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种“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非常奏效的,尤其是在高一的起步阶段,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