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笔者认为,应摒弃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束缚,还原诗歌本来的审美特质,适应初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遵循美育规律,重点掌握古诗词教学的“三多三少”。
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可感的有声语言,把静止的感情变成逼真、深切的实感,既能了解作者意图,与作者心灵相通,又能把诗词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诗词的情境中去,得到美的熏陶。因此,教师应抓好诵读这一环节,展开多种形式的美读。
声音是最具表情功能的,能使诗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能激起人的想象,在人的灵魂深处荡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诗的同时,可以播放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视频音乐,或单纯播放与诗歌协调的音乐,通过声情并茂的感染,对诗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诗歌当堂朗诵,将使学生更易受到感染,效果会更佳。朗诵时,教师应把握诗歌的基调、节奏、韵律,完全进入角色,目视全体学生,随着学生们的感受,适当调整朗读的节奏,与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是朗读的主体,许多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朗读来创设诗歌课堂教学情境。课前教师布置预习,根据不同的诗歌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提示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朗读,以备课堂教学所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老师碟碟不休的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应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利用诗歌的美感来唤醒学生学习的乐感,在学生倍尝学习苦涩的同时,为学生献上一杯“美酒”来解除他们学习中的疲乏,使之精神振作,孜孜乐学;而不是让他们正襟危坐,听老师机械式的教学古诗词,使之精神萎靡,索然无味。
色彩、线条、图形、画面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美的图画能使人赏心悦目。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采用直观教具——幻灯片、图画等,变诗歌的语言文字为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驱遣他们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例如,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采用这种图画展现法,效果很好。图画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审美愉悦,又拓展了他们的视觉空间和想象空间,使他们睁开了欣赏美的眼睛。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地描述诗歌形象,同样能诱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在导课时,教师应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气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例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教师面带微笑,用轻柔缓慢的语调娓娓描述:“有这样一个地方,那儿有亭台、小溪、夕阳,有湛蓝的湖水,洁白的鸥鸳,娇艳的藕花,碧绿的荷叶,荷花深处还有一群微醉的少年嬉闹着,划着小船……”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教师所描述的虚幻美丽世界。
诗歌在技巧的运用上非常灵活,手法多样,学生难以把握,所以教师如果一味用抽象的方法去分析,挖掘其韵味和情趣,那就会适得其反,不能收到预期的审美效果。教学中,让学生鉴赏诗歌,应化难为易,让学生多联系生活,联系一些自我体验,进行探究性学习。
针对一些有创作共性的诗词,可采用比较阅读,从语言、思想内容、表态技巧上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类,咀嚼优美的文字语言,品味纯熟的写作技巧,从中归纳出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规律,达到鉴赏的最高层次。如学习《石壕吏》时,可拿《卖炭翁》与之作比较阅读,借助《卖炭翁》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加以比较两诗的形象、主题、情感、技巧,体会二者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更加深刻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达到情感的共鸣。
诗歌的创作源于生活,诗是诗人对生活的激情流露。所以,鉴赏古诗词,学生可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比如,读到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写的是登上泰山的感受,你没有登过泰山,但你登上过“东方明珠”或其他的超高层建筑,照样可以体会那种居高望远、万物入胸的境界。
总之,诗歌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更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诗歌教学,把诗歌学习作为语文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中体会诗人的意境,让师生共愉悦、共忧伤,使学生真正得到美的体验、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