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君
教师助学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助学助什么?什么时机助?这是目前很多教师深感困惑和棘手的问题。其实,助学有多种方式,也有多种用途。有助兴致的,也有助延展的;有助纠偏的,也有助提升的;有助心理的,也有助方法的。究竟什么时候运用,关键取决于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一堂课就如一篇文章。从结构上看,它必须有起承转合。那么,在起承转合时助学,究竟助什么呢?主要是助兴致和情趣。稍谙教育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产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师的激发。为了学习的持续、有效进行,教师不仅在起始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中途还要让学生保持兴趣、保持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整个课堂都要适时助兴致和情趣。
起承转合时的助学,可以是助情境,也可以是助问题,还可以是助激励。这方面,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教学很值得我们玩味。在此,仅以她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1 课时)为例进行赏析:首先用“我们祖国土地很大,全世界土地合起来大极了”引出“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这一问题,开头用问题助学。接着学生自学课文,认识海洋大、海洋深,并虚拟情境,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最后再创设情境,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出示“蓝色的大海图画”,让学生潜入海底(实际上是读懂课文),报告在海底看到的奇异景象。整个课堂学生兴趣浓厚,完全得益于教师不断的助学。
综观教材的选文(特别是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文章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章,体会情感?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补充背景,让学生增加阅历。
当代作家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编排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童年趣事”单元中。但这篇文章所写童年趣事跟一般文章不一样,这种趣事明显地带有“苦涩味”。这种“苦涩味”现在的孩子一开始很难理解,用老百姓的话来讲:“他们没有过过这种日子。”对此,教师就要补充介绍在那个饥荒年代人们的生活。教师可播放上世纪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饥荒图片,动情朗读当时各种惊心动魄的数据,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经历过那场饥荒的老人现场讲述悲惨的经历。学生在充实了这些历史材料后,才能读出文中爬树抢柳叶不是为了表现爬树之“乐”,而是一种危险之“乐”,一种辛酸之“乐”。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有学法的指导,如每一个活动如何开展的方法。但对于每一篇(或每一类)文章如何学习,则相对缺乏或方法欠佳。鉴于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方法体系,相对缺乏的要及时添补,方法欠佳的要及时改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入七年级后,开始学习文言文。此时,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可以说是空白点,我们在课堂上就必须通过链接的方式介绍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诸如文言读音、朗读停顿、文言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让学生熟悉阅读文言文的步骤,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这是助方法相对缺乏。
在赏析文章的语言时,绝大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不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添彩,但我们不能忽略,修辞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我们更应该关注消极修辞,即用质朴的语言表情达意,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且在平常的语言交流中,普通人基本上都是用质朴的语言表情达意。所以,赏析文章的语言,我们要着力帮助学生改进方法,朝着质朴、自然、恰当的方向引领。
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包括课本上的文章),往往喜欢品头论足,议论一番。但由于他们个人阅历、认知水平上的局限,往往容易看偏或出错。作为教者,首先要认识到学生认识出错是好事,是自然之事,正是这些真实、天真、美丽的错误,才折射出学生原汁原味的思维过程。其次,应将学生的错误视为可贵的教学资源,让错误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当然,最为有效的是帮助学生纠偏纠错。
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有篇文章叫《甜甜的泥土》,这是一篇有争议的课文,因为它写的是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但既然选进教材,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接触,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有位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一个小活动:体会“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此,笔者首先要指出的是,这位教师不应这样下结论,但既然已经出现了,我们只有借助文本帮助学生纠正这个片面的认识。其实文中的小亮并不真的像根草,他在学校里还有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他的心理总的来说还是健康乐观的。同时,我们再顺水推舟,要求学生关注身边单亲家庭同伴的心理,让他们感受温暖,享受快乐,消除心理上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