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莉婷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汉语大词典》中胴体有两个义项:一、躯干。特指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二、借指某种机器或其他物件的主体部分。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根据《汉语大词典》的含义可知胴体主要用来指家畜或者机器之类的,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胴体用作裸体的例子有:
(1)“夏季的一天,郑生在船头洗澡,兰英、蕙英两姐妹在窗缝中望见他的胴体,不禁春心荡漾,便从楼上扔下一对荔枝。”
古汉语文献中用胴体的几乎没有,这个例子是最早用胴体的。根据上下文可知,胴体在这里指的是男性的躶体。
(2)“他早已习惯了掌声、阿谀声,习惯了自动送上门的女性柔软的胴体。”
胴体在这里指的是女性的躶体。
(3)“片刻间,衣裙饰物全都零乱地抛在池边,两具妙不可言的胴体,如美人鱼一样滑入了碧波。”
胴体在这里指躶体,不区分男女。
根据语料库的记载可知胴体用作裸体的发展过程最初是指男性的裸体,后来发展为女性,最后不再区分男女单纯指裸体。由于不清楚胴体的真实含义所以才会一直错误地将其当做裸体用却不自知,所以搞清楚胴体的真实含义势在必行。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杏农道:“这是我亲眼目睹的,怎么还是故神其说呢。”
(2)《万花楼》:包公道:“是孙大人亲眼目睹么?”
(3)当天,宋子文的卫士段汉斌亲眼目睹了这次会面。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将“目睹”和“亲眼”相连的错误,这说明这种画蛇添足的错误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存在很久,所以普及“目睹”的意思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睹亦作“目覩”。亲眼看到。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可知目睹的含义即为亲眼看到,所以其前面加亲眼二字明显是画蛇添足。《后汉书·刘根传》:“促召之,使太守目覩,尔乃为明。”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目覩严子濑,想属任公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先祖母曾取视之,先母时尚幼,亦在旁目睹。”巴金《后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之所以将“亲眼”和“目睹”放在一起是因为很多人不清楚“目睹”的具体意思,误认为“目睹”就是看见的意思,加上大家潜意识认为说亲自看到的会让人更容易相信,加上一些文章、电视等的误用,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大家都连用是可以的。了解了“目睹”的准确含义,才能保证不出现“亲眼目睹”这种画蛇添足的错误了。
2005 年7 月12 日,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在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大校长认为纪宝成认为七月流火的含义是七月天气炎热跟下火一样。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七月流火正确用法的谈论。因为最初七月流火最初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一些人对人大校长的这种错误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误用,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
七月流火最早出现在《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在这篇诗歌里面,七月流火只是在根据星宿的位置判断天气变化,意为天气转凉的意思。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而“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变凉的信号。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此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从这些解释中可知,火是星宿名,并不是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在这一事件之后,中国的官方媒体仍然时常使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气炎热,比如:(1)杨曼的《夏季市场被世界杯搅火了?搅惨了?》(《市场报》2006 年7 月10 日)一文中提到:“七月流火,高温引爆了今年的夏日经济”。(2)《清凉圣境文殊界》(《京华时报》2006 年7 月18 日)文中提到:“哪怕外界七月流火,山里却依然是‘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凉世界”。由于没有掌握七月流火的正确含义所以对其误用的例子是非常普遍的,对其进行追根溯源也变得十分必要。
不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七月流火要不要物转义移,弄清楚七月流火的最初意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准确掌握其含义才能更好地根据词汇的法转规律赋予词汇更适合更贴切的意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每当吟诵这一千古名句的时候,总会使人联想到古代武昌一个风景优美的景观——鹦鹉洲,它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十分有名的赋体作品——祢衡的《鹦鹉赋》而知名,加上崔颢等历代名人学士的吟咏,千百年来,它已成了黄鹤楼下长江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祢衡不仅为后世留下《鹦鹉赋》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留下了“文不加点”这则成语。“文不加点”最早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点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涂抹、灭去”一义,文不加点在这里正是取这一义项。
“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后世典籍记载了类似的许多典故。《唐才子传·王勃》载:“……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举座大惊。”《黄庭坚词全集》序:“因以金荷酬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后来又出现了“文无加点”《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横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而今,由于年代的久远大多数人对文不加点这一成语的出处不太清楚,于是就开始望文生义,再加上点在《汉语大词典》中确实有“加点断句”这一含义,将文不加点理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似乎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以下两句话摘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现在有的人文不加点,一句长达数十字
乃深深感怀,欣然评断:中国读书界好坚实啦。请教傅雷如何读此书,而得这封文不加点的复信。
(按:标点为编者所加)
从这两句话可知“文不加点”在这里的意思是文章没有加标点的意思。如果说只是偶尔有人用错了文不加点,那无可厚非,可是北大语料库的很多语料都来自文学作品,那也就是说开始有作者将文不加点理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这一含义了,这绝非偶然,从侧面反映出这一错误含义运用的广泛性,所以对这一成语的寻根究底是很有必要的,了解了成语的出处这样我们就更好的理解词语的含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旧事物不断更替,词汇也在不断增加。词汇的增加加重了人们记忆的负担,一些不太常用的词就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其具体含义。考释易误词语对人们更好、更准确的利用词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挑选了几个用错率比较高的词语进行考释,由于时间有限,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