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应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015-08-15 00:51姜建华
语文天地 2015年14期
关键词:乡愁课外初中生

姜建华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初中生来讲,薄薄的六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阅读的需求的。开卷有益,如何才能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书籍伴随学生的心灵一起成长呢?下面,笔者与诸位分享几点自己的做法,见识浅陋,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一、给学生一把打开课外阅读之门的钥匙

相关调查显示,初中生并不排斥课外阅读,但因课外书目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又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兼以阅读时间难以保证,故而只能在流行小说、漫画、卡通等快餐文学领域里尝鼎一脔。为此,笔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给学生一把打开课外阅读之门的钥匙。

1.教材拓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充分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意义,专门设置了《名著推荐与阅读》知识板块,如七年级上册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八年级上册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它们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涉及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名篇佳作。以此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拨名著的作品特点、时代意义,会真正地将学生带进课外阅读的海洋。此外,结合具体的某篇课文也可以展开阅读拓展,如教学《冰心诗四首》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冰心的《繁星》、《春水》推荐给学生,并借着课堂教学的机会弘扬作品当中的母爱、童真、大自然,将这种温馨从课内传递到课外。

2.主题拓展

在单元编排的过程中,苏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了单元主题,如“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等,并根据单元主题来整合教材文章、习作内容、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实施全盘考虑、统筹安排的方略。在此基础上,笔者常根据单元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记得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小说之林》这一单元时,依据单元主题,笔者给学生推荐了自己喜欢的《简·爱》、《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牛虻》、《蹉跎岁月》等小说,现身说法,给他们介绍自己的阅读感受,还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影响了不少学生在茶余饭后开始阅读这些沁人心脾的精神食粮。另外,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在简介作者的时顺便向他们推荐了《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等作品,在课外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老舍形象,获得了良好的推荐效果。

二、古文拓展,是一个深化课外阅读的精灵

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要引导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达到工具性、人文性、民族性的多重统一。遗憾的是,多年来应试制度下字字讲解,句句落实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文言文教学时常和学生们一起阅读课外文言文,相互渗透、内外结合,不但对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大有裨益,还有效升华了他们的文言意识与语文素养,达到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并行不悖的理想效果。

记得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笔者顺便向学生渗透了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经典故事,学生们在深刻掌握了三点建议、两件大事的基础上,都深深地为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耿耿忠心所感动。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了《战国策》中的《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课堂上的时间很短,笔者只是陪着学生了解了一下大概内容,不料他们却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唐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称之为“布衣英雄”,课下进行了深入研读。与学生课外交流时,他们谈到了唐雎与诸葛亮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布衣”,都有渊博的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严与利益。甚至于,他们还发现了文中大量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大大强化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笔者推荐阅读时远没有想到的。

三、妙用网络,开一条高效课外阅读通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背景下,人们逐渐地意识到自主、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初中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了每一个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不少家长、教师都忧心忡忡,担心他们会在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在笔者看来,堵不如疏,既然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没有网络,我们不妨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查阅快捷、自由交流的优势,给初中生开辟一条高效的,课外阅读的通道。

讲授八年级下册《海燕》的时候,笔者发现这篇文章与鲁迅先生的《秋夜》无论是在题材,还是文风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于是,笔者利用教室里的班班通电教设备“百度”了一下,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学生。笔者的无意之举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从高尔基、鲁迅的生平入手,在网络中自主查询了这两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写作缘由,对其中的意象进行了深入比较,如“海燕”与“枣树”相似度极高,还有“狂风”、“乌云”与“夜空”、“月亮”,“大海”与“小粉红花”等等。由这两篇文章延伸开去,学生们还掀起了阅读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热潮,即使连中学生普遍感到晦涩难懂的鲁迅作品,他们也读得津津有味。不能不说形成这一可喜的变化,网络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四、多元展示,布一道长期课外阅读防线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外阅读一开始,学生们兴致高昂,擦拳磨掌,似乎一口气就可以吞掉整个图书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阅读激情日渐湮没,开始不再手不释卷,将目光转而投向更直观、有趣的活动中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能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没能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价值,个性的彰显,还有分享、交流的快乐。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改革,给学生们布下了一道长期课外阅读的防线。

记得在教学语文九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时,笔者向学生们推荐了很多以“乡愁”为主题的古诗词,现代散文,如汉乐府民歌《悲歌》、王维的《杂诗三首》、席慕容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等等,并组织了“我看‘乡愁’”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有学生演讲、朗诵诗作本身的,还有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与体悟,更有甚者,还有不少寄宿的学生自己创作了作品,将自己每个星期对父母、家乡的思念通过许多细节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这件事让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给学生搭建的展示舞台有多大,他们的阅读潜能就会有多大。

总之,未来将是一个知识更新、加速更迭的时代,只有善于阅读、终生阅读的人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索一条积极有效的教学之路,让课外阅读之花盛开在每一名初中生的心田,奠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基石。

猜你喜欢
乡愁课外初中生
永远的乡愁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满课外班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九月的乡愁
倾诉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