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霖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情感寄托的对象之一,诗歌的题材和感情寄托是息息相关的,构成诗歌意境的要素——意象,其蕴意也是相对稳定的,而感情还需要通过吟咏来表达。所以引导初中生有效地欣赏古典诗歌,应从题材、意象和吟咏三个方面入手。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选取素料,剪辑材料,往往承载了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构思。而欣赏诗歌的过程,把握诗歌中思想和情感的态势这是势之使然的,因为不同题材常常体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敏感地识别题材,这样才能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寻其径而入其门。
一般来说,古典诗歌的题材无外乎以下一些类型:爱情诗、山水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咏物诗、咏怀诗和讽刺诗等等,而每类诗,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范畴。比如爱情诗,要么描述坠入爱河中的男女主人公痴痴和执著的爱情;要么描述离别男女生离死别的痛苦之情和至死不渝的相爱之情;要么描述难得相会但胜却朝朝暮暮销魂的爱情。诗经中的《关雎》,李商隐的《无题》,便是很好的印证。
笔者在教诗经《关雎》时,充分考虑到古典诗歌的“题材”意识,引导学生读诗应仔细辨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里的思想感情,让他们明白诗歌开头就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水鸟和鸣,喻指了男女间和谐恩爱,与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意义上发生关联,主人公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体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思念、追求之意。情景俱佳,意趣并茂,学生完全陶醉于如梦幻般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对题材类别也就一目了然了。又如送别诗,不言而喻,它自然与送别有关,但研读它,我们照样也会欣喜地发现,它有相对稳定的表情范畴。要么抒发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如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要么抒发诗人对友人深深关切和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么抒发诗人对友人拳拳劝勉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然,送别诗中也有描写凄凄楚楚地在倾述缠缠绵绵、肝肠寸断的别离之情的。
至于其他诸多类型,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笔者只想强调一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诗歌题材常见的类型,并了解其中的最主要的感情思想类别,这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长期的文化积淀,诗人借以表达感情意象的蕴意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教师从诗中的这些物象和情愫出发,也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歌中朗朗戚戚、五彩缤纷的艺术境界,所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歌,除了引导学生树立“题材”意识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意象”意识。
所谓“意象”意识就是指古典诗歌中的物象常常被当做一种情感来寄托。一般来说,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我们应当要有这样的概念:腥臊恶臭是小人奸佞,香花美人是君子忠臣;秋天意味着肃杀,寒蝉意味着别离;燕子那是亲昵,鸳鸯那是恩爱夫妻;鸿雁那是思归、是书信,劳燕分飞是夫妻离别;红豆是相思、仰慕,浮萍是漂泊不定,浮云是游子的象征;竹子是君子、是操守,青松是刚直、是伟丈夫;梅花象征着脱俗与孤傲,菊花象征着恬然与超俗,莲花象征纯洁,牡丹象征华贵,大海象征广博等。
一旦学生熟悉了这样一些文化积淀,由此引发开来,精心地设置一些对象,让学生欣赏评点,你会发现足以让你感到非常满意的结局。
笔者在多媒体教室教学李白的《月下独酌》时,在屏幕上投影出诗人对着明月举杯,唯独长长身影与其为伴的图景后,清幽的背景音乐响起,随着配乐饱蘸情感的吟咏,顿时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学生在教者的吟咏中产生了共鸣,与教师一起齐声的吟咏起来,融入到诗歌的意蕴里。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情感特别投入,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在深情并茂的吟咏声里,学生便领会到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又如吟咏陶渊明的《饮酒》时,调控吟咏节奏,将“悠然”二字拖长声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那种悠闲自在的心情,在情感上与诗人贴近了,真正能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去领悟古诗歌意蕴。学习古诗歌离不开时时吟咏,细细咀嚼,在低吟慢咏中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和水平就渐渐得以提高了。
引导学生树立题材、意象、吟咏三方面意识后,再对古典诗歌进行领会、揣摩、吟咏,便可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整体上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