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提问设计方法谈

2015-08-15 00:51宋淑晶
语文天地 2015年17期
关键词:课文思维过程

宋淑晶

初中阶段是打好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中的重要一环,更是重中之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激发学生的提问精神就需要合理引导学生思维和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提问角度的新颖和提问形式的灵活性,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整个的提问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故事性提问,让提问富有趣味性

对于文言文教学,学生经常会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在这种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描述课文,并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利用故事的悬念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并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例如,在《隆中对》的教学过程中,先和学生交流大家对诸葛亮的了解情况。学生通过影视剧和一些课外读物大致了解诸葛亮是一个奇才,更是一个忠臣。这时笔者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描述诸葛亮的语句。有的同学就找到了“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时笔者又提出问题,有没有谁知道管仲和乐毅的故事。在大家的疑问中,笔者给学生讲了管仲和鲍叔牙及乐毅攻齐的历史小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来侧面烘托诸葛亮的个人形象。

兴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去课外阅读探究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目的性提问,让提问定位准确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该做到不仅自己明确提出的问题,还要知道学生会如何回答问题。要做到有效提问,不问没有目的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围绕在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点附近展开提问。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是指要对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掌握有一定了解,通过提问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产生衔接。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心中有目标,是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明确,使每次提问都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重点问题是每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逐渐感受到皇帝的昏庸和虚荣,大臣的愚蠢和奉承,骗子的狡诈,孩子的天真和无畏,老百姓的怯懦和虚伪。学生通过这些总结出的答案,很容易地理解了本课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

三、关键处提问,让提问具有针对性

在学习《变色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课文导读中找到了本篇课文的关键字“变”。学生通过这个关键字把握这部小说的整体脉络,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根据“变”字找出相关的问题。例如:(1)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变”了几次?(2)狗的主人“变”了几次?(3)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一个“变”字,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做到你问我答,或我问你答。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以此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活跃性。

四、辩证性提问,让提问力求创新

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在准确提问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有独创性的回答。运用辩证的方法,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发散。就像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中所提到的,时代需要创新。在很多情况下,正确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例如在《智子疑邻》这篇课文中,主旨是要让人们明白不能偏信偏听,心存私爱,不然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教师这时就应该引发学生思维,从辩证的角度看,邻居难道就没有什么过错吗?站在这样的角度一分析,就不难知道,作为一个邻居,有些话有些事不可以只考虑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所谓“交浅言深”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的思维不会固守在对宋国这个富人的批判上。

五、设疑性提问,让提问灵活多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问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多变。同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要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在教《愚公移山》的时候,里面有一句话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我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并没有直接问什么是“孀妻”,什么是“遗男”,而是在翻译这句文言文的同时巧问:“为什么有个刚刚换牙的小孩子也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的爸爸怎么舍得呢?”很多读懂了注释的学生抢着回答说:“因为他没有爸爸,他是遗男(孤儿),他妈妈是孀妻(寡妇)啊。”这样的提问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答问题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目的的提问、创新的提问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更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高效方法。笔者还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创新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课文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背课文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