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霞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十四年前初登讲台时胆战心惊,青涩无比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转眼就已经成长为一个有了一点经验,所谓的“骨干教师”了。尽管如此,每天的备课,甚至是站在讲台上,依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我知道,我面对的群体担负着教育中国未来,重振民族希望的重任。我不希望,近期频发的“虐童”丑闻在将来的某一天里发生在我的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身上。让学生从我这里接受幼师专业所必须的语文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这是我的责任与使命,我必须严阵以待。
但无法否认的是,从教十几年来,我曾经彷徨过,懊恼过,甚至退缩过。课堂没法掌控、学生启而不发、一片死气沉沉;我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却无法得到学生的全部认可。这些问题伴我走过十四年,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的丰富,问题得到改善,但却未能根除。很感谢《教师专业技能——走向专家型教师之路》这本书,虽然这本书是为中小学教师编写的,但“道不同,理相通”,纵然我不能从中找到解决所有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但她却如一盏明灯,给了我方向上的指引,让我知道要想学生合格,老师先要合格,不仅要合格,而且要优秀,甚至成为专家。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每个晚上,我坐在书桌前,一天品读一个章节,甚至只是一个案例,但每每都收获惊喜。印象最深的是,读到第三章第三节“学习动机的激发”中的“紫格尼克效应的运用”,我居然从未听说过这个理论——“紫格尼克效应”。为此我查阅大量资料,终于弄清“紫格尼克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圆心理”。原是指一个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 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完成一部分作业,另一部分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 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当时恰值我为如何让学生对《苏武传》这么艰涩难懂的课文感兴趣而苦恼。于是,活学活用,在网上查找了《苏武牧羊》的二胡乐曲和李娜演唱的流传千年的民歌《苏武牧羊》,上课时先播放二胡曲,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功底,能够准确把握乐曲中的旋律与情感,我要求学生为乐曲加上故事,学生加了很多,诸如“瞎子阿炳”“祥林嫂”“刘兰芝”等等凄婉悲伤的故事。之后播放民歌,将乐曲落到实处,让学生对“苏武牧羊”有一个整体的、抽象的了解。此时,我再让学生对照课文讲述“苏武牧羊”的前因后果时,学生就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了,对课文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合作,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苏武传》的学习。
后来,在其他古文学习中我也效法这种教学模式,事先设置好与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同时也是她们感兴趣的问题与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到最后,有学生主动要求自己也上讲台上课。正是在这本书的启示下,我完成了论文《紫格尼克效应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是可以在教师掌控之下的,如果掌控不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那是因为我们缺乏准备,专业技能把控不到位。
其实,不光是我自己的课,走进学校里其他老师的课堂,也不难发现,或多或少都存在课堂模式单一的现象:教师大多只是灌输,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也就是听讲。教师把自己备课的内容一成不变地传授给每个班级的学生,全然不管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否一样。
从前年开始,我担任11 级学前教育大专一、二、三、四四个班的语文老师,四个班尽管进校时分数差不多,但慢慢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班学生思维活跃,但是学生自控力不强,课堂需要在教师有效调控下才能井然有序;二班学生上课学习被动,上课气氛相对沉闷,很少出现主动发言的现象;三班的情况最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追着老师学;四班是我自己的班,可能学生迫于班主任的压力,上课时的状态也表现得比较积极,但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正是因为每个班不同的特点,我经常发现同样的上课内容,在不同的班级里反馈出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让学生去寻找《定风波》里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我们的生活中相契合的地方,三班、四班的学生全班都积极踊跃地展开讨论,效果很好;一班、二班的学生则需要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才能进入思考和探究的环节。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很困惑,最终我在《教师专业技能》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和重心,备课应该多备几套方案,对不同接受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那以后,同样的上课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我会根据不同的班级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在二班,我会额外设置让学生参与的问题进行诱导,在三班则不需要,只要按照正常的备课程序进行即可。尽管到今天我才真正领悟“因材施教”的真谛,但是相对我以后几十年的教学之路还不算太晚。感谢这本书的内容与事例对我的启发。
这本书不仅对我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对我的班主任工作也是大有帮助,特别是当我阅读到“激励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中“洋葱的故事”时,感触极大。从毕业到现在,我先后担任了四届班主任,每一次当班主任我都郑重其事,对学生大到思想动态,小到生活细节,反复引导,反复强调。同事曾经戏言:你哪是班主任,简直就是保姆!可即使如此,也是收效甚微。直到看到“洋葱的故事”,心里猛然被触动:学生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肯定。反观自己和学生的沟通多是在学生出现失误的时候,开班会也多是要求这要求那。不管语言多生动,技巧多灵活,从内心而言多半是为了完成班主任管理的任务,并非是因为对学生的爱与真心。如同那颗没有心的洋葱,其结果是层数越多,对学生的刺激越大。久而久之,学生在缺乏鼓励的环境中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慢慢就会丧失学习和上进的动力,相应地,教师就会疲于处理各种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问题。感谢周静和周宇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想自己穿行于校园的每一天,带着一个信念,为自己也是为学生寻找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孩子一起追寻更完美的生命。追寻途中,我们摸索、跌倒、爬起,极盼望能出现一盏能给我们指引航向的灯。《教师专业技能——走向专家型教师之路》就是这样的一盏明灯,她让我有信心带着学生踏上漫漫征途,一起向着完美的生命终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