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读写能力迁移的思考与实践

2015-08-15 00:51杨淑惠
语文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梁任公世相思路

杨淑惠

近年来,在潘新和教授的“写作本位”理念指导下,笔者依托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创造性的言说表现形式和文本进行更深层的对话,力求把课文中所积累的言语通过思考表现到新的情境中去,从而转化成对学生有价值的东西,以期达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读写能力迁移的几点做法,与同仁分享。

一、赏析语言特点,仿写富有情采的语段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人教版)所选的现当代散文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有的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在嘻笑怒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有的语言精练准确、清新隽永,具有立体感和声韵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的语言清新典雅、酣畅明快,雅俗熔于一炉,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等。

在引导学生涵咏体味语言之美时,可以让学生刻意模仿,将阅读所得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充盈自己的语言。如学习《荷塘月色》描写月色的语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拟人的句式来描写“小区(乡村)月色”;学习《故都的秋》五幅秋景图时,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视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用细腻的笔触写《家乡的秋》;背诵《记念刘和珍君》第2 节时,可以引导学生揣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等句子的深意,体味反复和反问的句式对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澎湃的激情的作用,然后让学生也运用这样的语言来抨击某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仿写是将阅读积累的言语迁移到写作训练中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仿其形,立己意,以模仿而来的精练优美的语言表现自己独特的体悟,学生的语言便不再干瘪贫乏,行文构思就不会抽象。

二、把握文体特征,师法生动的表达技巧

在学习这些散文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使形象(或人或物或景)鲜活生动起来的表达技巧,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于彼景彼事彼情之中,感同身受。以便在写作时也能运用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或白描写意或工笔雕琢,或绘声绘色或动静结合,来丰满自己所刻画的形象,使其生动逼真。

比如,学习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想必许多学生对那“‘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印象深刻,笔墨不多,却足见梁任公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人格气质。可以先让学生感同身受一下,模仿梁任公讲演,从而体会梁实秋“描写要深刻,篇幅不一定要长”的笔力;然后让学生借鉴本文描写着重于表现神采的技法来描写自己的老师上课的形象。

再比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品析作者将眷恋故都的情愫寄寓在对故都的秋“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的表达技巧后,让学生尝试着去寻找故乡的秋,描其形绘其色,来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源自学生切身体悟的感受,定会深深地撞击学生的心灵。通过师法教材中生动的表达技巧后,难以摹写的情景在找到表达的方式后便能涌现到面前。

三、借鉴文本思路,触发人生世相的评说

必修四所选的议论性散文,如《拿来主义》《敬畏生命》等大多寓理于社会人生种种世相中,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这些文本所阐述的社会人生的问题往往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从文本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材料和观点紧密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评说,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中得到启迪和熏陶。

比如《拿来主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学习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抓住文章的观点。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学生便可以按照《拿来主义》的思路拟出提纲:“当下现状(该不该拿)—拿什么—怎么拿”,并进行讨论,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然后诉诸笔端就不是那么为难的事情了。

细腻的感受,明晰的表达是写作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通过课内文本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议论文写作思路,让他们在发表自己对人生世相的看法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能用课内所学知识去缘事析理,形成观点,让自己的文章有条理。当然,言说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让学生写读后感、一句话点评、为自己欣赏的文本写推荐语、为作者写颁奖词、把阅读材料转化成写作素材等,不一而足。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得好:“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你必须要从旁协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依托教材,在读中学写,在写中深读,让教材更好地发挥“示例”的作用,就可以形成一个读写迁移、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从而让学生享受到读写的乐趣。

猜你喜欢
梁任公世相思路
冷眼旁观说世相
不同思路解答
世相笑谈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梁任公身份的揭示
梁任公身份的揭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世相漫画
我的思路我做主
梁任公先生因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