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婷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 710001;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 710002)
少数民族文化指的是不包括汉族文学在内的一切民族文化的统称,其与汉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人类文化宝库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宝贵文化财富,同时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既然其属于全人类,就必须使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认可,这样才会获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要想更好地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必须将其翻译成其他语言,否则,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无法真正走出国门,也不会获得世界的认可和喜爱。英语是一门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对广大翻译人员来说,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将我国众多优秀的民族典籍英译,这也是每一位翻译人员需要积极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在此首先阐述民族典籍英译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对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包含诸多内容,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繁荣,包括科技、教育、人口素质的繁荣,而且还包括文化的繁荣。从当前来看,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国家对其日益重视,这可以通过已经颁布实施的国家政策法规体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国务院从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出发,颁布实施了诸多政策措施,开启了民族文化保护模式,并将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纳入了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国家所做的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来分析,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正在朝着建设文化强国的方向不断努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必然会随之受到广泛关注,这也必然会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功利思想的影响,其传承与发展也受到很大的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出现了少数民族文化过度开发、不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再如原生态民族文化受到排挤等。少数民族区域一般处于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在没有文字记录以及传承人缺乏的条件下,少数民族文化遭受了更为严重的全球化、市场化的巨大冲击,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功能弱化,甚至出现被嫁接、变异、消失的局面,不仅严重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而且也非常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可喜的是,国家日益重视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并随着2002年第一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的召开,我国典籍英译工作连年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发展速度可谓惊人。如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学会的努力之下,中国当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并分别从中国典籍英译的现状与发展、典籍英译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与策略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与研究,出版发行了四辑《典籍英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典籍英译工作的开展。但是通过分析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的会议成果、典籍英译学术论文以及已经进入市场的英译作品却发现,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进展缓慢,当前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从业者队伍建设,还是译作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概括和整理,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我国少数民族典籍内容丰富,数量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典籍的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发掘、整理出一大批以不同形式出现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但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作品在数量上却十分有限。虽然包括《萨迦格言》、 《蒙古秘史》、 《福乐智慧》、《格萨尔》以及《阿诗玛》等在内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作品已经问世,也出版了分别由韩家权、周艳鲜主持翻译的《布罗陀》 和《平果壮族嘹歌》等,但是与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典籍相比,译本数量可谓是沧海一粟。
翻译人员是翻译活动的实施者,因而翻译人员是影响翻译活动的最直接因素。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量的优秀翻译人才,如果没有从事民族典籍翻译的专业人才,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可能传播到世界范围。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的翻译团队,如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河北团队在李正栓的带领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外还有来自大连民族学院的东北团队以及来自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的广西团队,都在为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而努力。可是不得不承认,与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典籍相比,从事民族典籍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数量上十分有限,与巨大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民族典籍翻译工作既需要精通翻译知识,也需要灵活掌握民族知识,也就是说翻译人员必须“身兼二任,学跨两科”。毫无疑问,这对翻译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双语文化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较多的民族知识,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发展、民族信仰以及社会风俗等。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民族典籍翻译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相对不足,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传播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与其他典籍翻译相类似,民族典籍的翻译也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作指导,如果脱离翻译理论的指导,民族典籍翻译实践工作很难顺利进行,也就难以产生优秀的民族典籍英译作品。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一样,从事民族典籍翻译工作的人员极为紧缺,相应的研究人员数量也很少,因而民族典籍英译理论研究发展缓慢。笔者对学术资源库进行了搜索,发现民族典籍翻译学术论文只有寥寥数篇,这说明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极为有限,必须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
与自然科学能够申请到的巨额科研经费相比,社会科学科研经费数额较小,这主要是一直以来形成的学科偏见所导致的。从社会科学领域来看,高等院校原本很难为翻译研究申请到足够的科研经费,而处于边缘地带的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经费更是难以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族典籍英译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会成为发展中的巨大障碍。
通过以上论述发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之所以陷入困境,发展艰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既包括国家文化政策方面,也包括科研资金方面,既有来自社会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翻译人员自身的主观原因。笔者在深入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推动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的开展。
如果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典籍,它是一种历史沉积之后的蕴含很多文化信息的语言材料,如它既包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还包括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民族典籍英译需要把古代语言转化为现代英语,这一过程必须经历两个翻译阶段,即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语内翻译为翻译的第一阶段,即将古代语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过程,这是语言内部进行的翻译活动;语际翻译为第二阶段,即将现代汉语含义用现代英语准确表达出来的过程。翻译活动不能破坏原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差异,也就是说不能用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价值来压制或者破坏原语的语言文化价值。
一般来讲,民族典籍的综合性非常强,往往涉及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而翻译人员很难全面了解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所以民族典籍英译可以实行跨学科合作,这样才能够提高翻译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事实上,民族典籍翻译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过程,翻译人员不但精通少数民族文化,而且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所以翻译人员可以有效开展跨国界合作,这样才能使民族典籍翻译在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与英语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中国的翻译人员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忠实于原文,国外汉学家负责对译文进行润色,使作品达到翻译的最高境界——雅。语言应该为民族交流而服务,国际英语既然为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就必须体现一些汉语表现形式,使用一些成语或者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手法。
补缺原则指的是借助于翻译手段将源于文化中的某些东西转移到译语文化中,目的是消除译语文化的不足,而且翻译过程最终要完成的目标也是要实现补缺。弥补译语文化的缺陷,通过翻译手段来丰富译语语言,提升它的表现力,最终满足译语读者的需求,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翻译作品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可,翻译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语言不仅句法不同,词语也各不相同,因此翻译人员在很多时候很难找到与原语完全一致的目的语词汇,即很难保证百分百的原文化再现。归化法翻译虽然能保证原文信息不受影响,可是交际效果却大打折扣,翻译人员不但要为译语读者提供准确的体现原语信息的译语,同时还要将原语体现的文化信息有效传达给译语读者,因此翻译人员必须使用异化法翻译。一直以来,人们面对异国文化时总是表现出拒绝陌生和寻求认同的态度,但是如今人们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非常渴望新的文化因素出现,更希望及时更新自己的文化心理,因此民族典籍英译过程必须坚持补缺翻译原则和异化翻译原则,这也是最有效的翻译策略。
由于文化要素缺失、文化距离感过大以及对等词汇缺失、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巨大差异等因素的客观存在,英语有时候难以准确表达出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翻译过程应该更加灵活。少数民族典籍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很多时候很难在英语中找到最准确的表达方式,所以不会存在英语是否正宗的情况。[8]优秀的翻译作品应该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应该体现中国民族语言风格,基于此,可以在不断积累的前提条件下,创造、规范以及合理使用一些能够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式英语,以便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信息。现有的汉英词典需要不断增加词汇,甚至需要建立起一套中国英语词汇库,这不能不说是民族典籍英译的巨大发展。
上文已经提到,翻译人员是翻译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他们为民族典籍英译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条件,因此必须有大量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才能将多样化少数民族典籍传播到世界更远的地方,才能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必须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在笔者看来,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培养民族典籍英译人才:
首先,实行以老带新。民族典籍英译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做好带头作用,一方面引导中青年翻译人才积极参与到民族典籍英译领域;另一方面要对中青年翻译人员做好帮助和指导工作,打造一支优秀的民族典籍英译队伍,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使更多的翻译人才迅速成长起来,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
其次,坚持教译结合。高等院校,尤其是少数民族高等院校,可以在翻译专业中增设一些与民族典籍翻译相关的课程,也可以为大学生多提供一些民族典籍英译的实践机会,力争在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中培养更多的优秀民族典籍翻译人才。
最后,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可以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民族文化产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推广民族文化产品,组织各种外语培训活动,或者安排翻译专业学生参加一些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翻译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翻译人才培养中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也能进一步推动民族典籍翻译工作的开展。
[1]黄中习,陆與,韩家权. 英译《麽经布洛陀》的策略选择[J]. 广西民族研宂,2008,(4).
[2]梁 文,张晓芸.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现状研究及对策——以藏族格言诗英译为例[J]. 前沿,2010,(12).
[3]尚亚宁.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影视翻译对译者的要求[J]. 电影文学,2011,(15).
[4]王宏印,邢 力. 追寻远逝的草原记忆:《蒙古秘史》的复原、转译与传播研究[J]. 中国翻译,2006,(06).
[5]王宏印. 民族典籍翻译研究丛书[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6]汪榕培. 为中国典籍英译呐喊——在第三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上的发言[J]. 中国外语,2006,(1).
[7]汪榕培,黄中习. 加强民族典籍的英译,弘扬民族优秀 文化[J]. 广西民族研究,2008,(4).
[8]邢 力. 评阿瑟·韦利的蒙古族典籍《蒙古秘史》英译本——兼谈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学科定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