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喻瑜
蓝色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当前经贸环境低迷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对国际贸易都采取了保护的贸易政策,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发展不惜采用各种贸易壁垒。蓝色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SA8000标准,即国际劳工标准。该标准强调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保护劳工人权的社会责任。这本是维护人权的标准,但是,发达国家为了避免发展中国家廉价工业制成品的冲击,往往以人权为幌子,滥用国际劳工标准,实施蓝色壁垒。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诸如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以及蓝色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冲击,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减弱,我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弊端逐渐浮现,纺织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何解决蓝色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纺织品无配额时代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对我国纺织业而言意义重大。
自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全面取消,全球纺织品市场容量急剧扩大,这对我国纺织业而言是个巨大的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大国,我国纺织业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市场化运作,而纺织品出口的稳定增长也对我国的出口创汇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中国纺织品的大量出口对于纺织品进口国而言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导致中国纺织业成为了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除了传统的反倾销调查之外,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以及蓝色壁垒对我国纺织业的出口阻碍逐渐加大。
我国纺织业生产主要以加工为主,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较低,纺织品生产企业的利润率也相对较低。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很多企业都是靠牺牲劳工权益和劳动环境来降低成本,甚至一些企业管理混乱,目无法纪,轻则超时加班加点、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恶意拖欠、扣押工人工资,不给工人提供劳保福利;重则存在工作环境安全隐患、威胁工人生命安全,歧视工人、侵犯工人人权,随意虐待、惩罚、开除工人。而这正是与国际劳工标准相违背的,如果纺织品生产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树立人本理念,则极易受到蓝色壁垒的冲击。
我国纺织业在目前仍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所需的要素中劳动力要素比例较大,而信息、生物科技等新要素所占比重较低,尽管纺织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我国纺织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然而随着蓝色壁垒的广泛实施,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出现弱化乃至消失,如果不能提高新要素在纺织品生产中的比例,实现纺织业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纺织品生产及出口贸易优势将无以为继。
2.1.1 改善劳资双方的关系
国际劳工标准包括核心劳工标准(涉及童工、强迫性劳动、自由权、歧视、惩戒性措施等内容)、工时与工资、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其名义上是保护蓝领工人的权益,如SA8000标准规定,公司不得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每周加班不得超过12小时、且加班必须获得额外报酬,员工工资不得低于法律或者行业的最低标准。这些近乎强制的规定督促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责任,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人生活质量。而员工工资的提高及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会促使工人更有劳动热情和责任心,激发员工创新精神,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融洽和互利双赢。
2.1.2 促进纺织业产业升级
我国纺织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在纺织品出口方面,大部分走的是中低端路线,并且以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为主,纺织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品牌比例小、产品附加值较低,再加上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急剧下降。而随着蓝色壁垒的广泛实施,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促使企业不得不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要素的比例,提高技术、生物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比例,实现纺织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升级换代,以便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2.1.3 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随着纺织业产业升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方面由于资本、技术要素的增加,纺织企业会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这就要求纺织业工人不再是重复简单劳动,而是需要掌握较高的生产技术及机器操作能力,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要素数量的减少,使得企业在维持原有用工成本的基础上,增加现有工人的人均投入,这就可以实现企业对工人的持续培训,增强工人劳动技能,提高工人素质乃至国民素质。
2.2.1 出口订单数量下降
以国际劳工标准为核心的蓝色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一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面,而这些商品在发达国家往往设置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包括SA8000在内的各种标准和法规,而我国纺织工人收入水平、工作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即以不符合国际劳工标准为由,限制我国纺织品准入,蓝色壁垒已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订单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面对蓝色壁垒,我国纺织企业增加的成本有“认证成本”和“整顿成本”两个部分。认证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得SA8000证书而产生的成本,SA8000认证通常需要一年时间,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而在有效期内每六个月复查一次,认证成本不仅昂贵还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管理费用。整顿成本则是企业为了迎接认证、通过认证而在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加强保障措施、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支出。面对SA8000标准,纺织企业必须面临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是否还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
2.2.3 引进外资能力下降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一些跨国公司在考虑对外投资的时候,将劳动力资源作为中国区位优势的重要因素,将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跨国公司此举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的增长。然而SA8000标准的实施,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降低乃至消失,跨国公司出于利润率的考虑会将生产实体转移至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蓝色壁垒使得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优势不再突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蓝色壁垒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从短期内来看是弊大于利,然而从长远来看,国际劳工标准本身的实质是维护工人利益,这对我国纺织业的进步及可持续发展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的。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蓝色壁垒,合理利用国际劳工标准。
面对SA8000标准,纺织企业不能一味地抵触与逃避,而是要积极的面对。为了跨越蓝色壁垒的障碍,企业一方面要加快进行SA8000认证,早一日获得认证便早一日获得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虽然会给企业增加大量的成本支出,但从长远来看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出口订单。另一方面,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执行国际劳工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将劳工标准上升为社会道德层次、将社会责任纳入公司经营之道。获得了社会认证的企业,即意味着是尊重人权的企业,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企业,不仅树立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形象。
我国传统纺织品出口中,大部分都是中低值产品如棉麻制品、聚酯纤维制品等,利润率较低,而少数如真丝、丝绸、抽纱制品则利润率较高,但因为原料昂贵市场覆盖面并不广。纺织业要打破蓝色壁垒扩大出口实现较高的利润,就必须结合我国纺织品传统优势,加入新型要素与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而目前纺织品生产中已广泛应用生物科技,比如游泳运动员的“鲨鱼皮”泳衣、日本的自发热纤维等,我国也可利用生物科技在纺织品中添加蚕丝蛋白等新元素,不仅增加纺织品的舒适度与功能性,更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纺织品的升级转型。
网络资源对于商品营销的作用与日俱增,纺织行业也要利用网络平台扩大销售,并结合当前消费模式的转变,将传统的卖产品转变成卖服务。对外,纺织企业可以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目前我国广东东莞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纺织品跨境电商合作平台。对内,纺织品牌可采用新型的O2O模式,让消费者可以实现线上支付线下体验,将过去的买衣服遮体御寒,转变成体验品牌优势、享受专属服务的过程,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能促进纺织企业的发展与成长。
我国纺织业在应对蓝色壁垒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企业取得SA8000认证需要较高的成本,这对于一些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负担较大,政府可以对获得认证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者补贴以减轻其成本负担,或者对正在进行认证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助其通过验证。其次,政府可以建立蓝色壁垒预警机制,收集国外蓝色壁垒的信息数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行业及企业,做到蓝色壁垒的有效防范。最后,政府还可以就劳工权益保障问题与相关国家或组织展开谈判,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待遇上存在的现实差距,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争取更多的过渡时间,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蓝色壁垒给我国纺织业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业不能因为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而放弃优势,而是要迎难而上,重视产业升级、重视市场开拓,将纺织品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促进我国纺织业的持续发展。
[1] 王倩,王群.蓝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政策[J].网络财富,2009(05).
[2] 齐峰.纺织服装企业应对蓝色壁垒的战略思考[J].经济论坛,2013(4).
[3] 徐明.中美贸易中蓝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29).
[4] 邢洪涛,张亚军.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1).
[5] 周霞.WTO体制下蓝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其应对[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