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雄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校)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取之有制,用之有度”;“节约、生态、低碳、绿色、环保、合理消费”等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他们由一个“经济人”“社会人”转变为“生态人”。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题中之义;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拓展与延伸,理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却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主要体现在:
目前,社会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教育也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高校生态德育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将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综合化、网络化、生活化,突出时代性、适应性、渗透性和行为性而言,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思想认识上尚未将其提升到应有位置而进行必要的办学顶层设计与教学规划安排;在价值取向认同上尚未形成统一而正确的认知;实践中重“认知”轻“行为养成”,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仍处于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宣传教育而宣传教育的初级阶段,尚未真正将其纳入高校德育正轨,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应有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更不用说凝练出特色精品课程,以至于现有的高校德育模式仍停留在以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人际德育”范式层次上,而对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生态德育却重视不够。
目前,生态道德教育尽管在高校有所关注,但也仅是停留在宣传教育层面上。绝大部分高校还尚未有将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与科技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到同一高度而作为自己的根本办学任务加以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全校落实,以至于在全校师生中未能进行专门性的生态道德普及教育。这主要表现为,我国高校德育的着力点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而对承载新道德价值取向的生态道德教育却几乎游离于第一课堂之外。纵观高校课程设置,我们发现,除了少数环境类专业开设了生态、环保等课程外,非环境类专业很少涉及生态层面的相关知识。更不用说,开发专门系统的生态德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纳入第一课堂。据有关学者调查,67%的受访学生坦承“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德育课程”,70%的受访学生承认“在课堂上,老师没有涉及到相关生态内容”。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主体,其“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之一,就是承载、组织和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所谓“承载”,就是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从事生态道德教育所应有的知识、技能和道德伦理价值观。众所周知,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新式道德伦理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国起步较晚,成果不多。迄今为止,我国高校还未有形成一支接受过专门性生态道德教育专业训练的师资力量。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绝大部分囿于传统道德教育的思维惯式,无论是在生态知识,抑或是生态意识、生态情感,还是生态技能上,都表现出相当地贫乏,根本无法承担起组织和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以至于目前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沦为一种应景式活动,更遑论深入推进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态德育“活动化”。即通过开展一些环保生态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使其接受生态教育、陶冶生态情操、培育生态意识。这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由环保协会等相关大学生社团牵头承办,借助诸如“3·12 植树节”“3·22 世界水日”“4·1 国际爱鸟日”“4·22 世界地球日”“6·5 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特殊纪念日,通过悬挂“生态、低碳、绿色、环保”等标语,制作宣传板报、发放传单、信息咨询等方式加以开展。然而,这些活动,由于在组织参与上以学生干部或社团成员为主,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对生态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生态文化特色体现不足,生态思想引领力不够等缺陷,致使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参与度较低、参与面较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德育”范式。在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范式中,尽管蕴藏着丰富的儒、道两家关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制”“尊重生命”等朴素生态伦理思想瑰宝,但在社会发展、历史传统、认知取舍等众多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没能真正把这些有关生态道德伦理的思想、原则及其内涵融入到道德教育体系中,以至于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操等基本素养得不到启蒙培育。当人们普遍关注、批判、评析诸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传统道德滑坡案例时,硫酸伤熊事件;微波炉烘烤宠物狗等“虐畜事件”,女大学生未婚先孕、堕胎现象等见诸报端的大学生对待自然和其他生命体所表现出来的冷漠、麻木、轻视等失范行为,无不彰显出当前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低下,无不反映出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
基于全球生态危机的现实状况,迫使人们反思以“人类中心主义”指导所构建的传统道德教育体系,无疑是世界各国倡导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动力。20 世纪80 年代,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兴起,并逐步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积极倡导。但现如今,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却面临着上述五大主要困境因素,严重制约着这一新型德育范式的拓展深入发展。在笔者看来,要破解这些困境,高校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名片。“绿色、生态”的校园物质文化,“节约、低碳”的校园精神文化,“公平、平等”的校园制度文化,“尊重、文明”的校园行为文化,均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其陶冶、辐射、激励和导向功能。换言之,“生态、绿色、节约、低碳”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就要求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首先需在顶层设计上:一是构筑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等生态人文意蕴,且与本校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及办学特色等和谐一致的校园建筑、景观等物质文化,让大学生置身于春色满园、绿意盎然的校园里育发出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生态道德情感;二是要从校训、校歌、校徽、师德师风、制度建设、课堂教学、宿舍文化等诸多方面,构建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一切校园软文化,让大学生沐浴其中,陶冶情操、塑造品质,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习惯。
相较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将生态教育列为必修课,形成规范化、系统化教育而言,我国生态道德教育起步较晚,对学生的生态“认知式”的启蒙教育尚未建立,甚至有所欠缺。因此,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向纵深发展与广度拓展,势必要打破现有游离于课内而囿于课外的活动式宣传教育模式。各高校应从整个教学规划层面上将生态德育课程作为公开基础必修课纳入德育体系,对大学生切实开展系统有效的生态道德“认知”式“补火”教育。这就需要做到:首先,要破解当前尚未构建系统标准的教程困境,需集中力量组织本校相关教师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朴素的生态道德思想和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以及本土文化关于环保、生态等方面的智慧思想,编撰出诸如《生态伦理学》《中国生态思想史》《生态道德发展简史》《西方生态道德教程》等教材;其次,变革教法,采用体验式教法,通过播放生态灾难影片,或录播本地破坏生态的景象与行为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生态危机感,培育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识行为。
缺乏一支专业性的生态德育师资队伍,无疑是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难以深入开展的最关键的瓶颈因素。依托“两课”教师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无比强烈折射出培养一支能胜任生态道德教育的生力军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此,这就要求:(1)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政治要求,统筹协调、通盘谋划,抓紧培养一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师资力量;(2)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跟踪汲取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生态德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成功实践创新范例,集中力量组织有关教师尤其是“两课”教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3)已取得生态道德教育较好研究或实践成果的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培训本地区乃是全国其他高校生态德育教师的重任,使成果得到迅速的辐射推广;(4)国家要从财政、科研立项等政策上给予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在学术研究、师资培训、成果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激励与扶持。
笔者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需打破现有内容固化、形式单一的课外活动程式,应围绕活动主题创新载体,丰富其内容,利用多种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接受主题活动生态道德教育。这主要体现在:(1)利用校内露天广场或多媒体教室等场地播放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灾难性”影片、纪录片或者学生实地自拍的相关环境生态破坏的视频,等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培养其生态道德情感,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围绕相关生态活动主题,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以及倡导诸如节约水电,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爱护动植物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锤炼品质;(3)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主题生态活动讲座,解读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生态知识,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在聆听讲座过程中获得专业性的生态道德知识,提高其对这一方面的认知层次;(4)开展主题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周六、日或者寒暑假等业余时间,借助各种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诸如环保知识宣传、生态环境调研、水质监测、爱绿护绿行动、生态公益志愿服务等,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其认识意义、感知责任,并内化为生态文明行为的践行者。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对世界各国应对全球生态危机诉求而应运而生的时代回应,日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综合化、网络化、生活化、渗透性与行为性等特征趋势。而在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也成为了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青睐,并得到积极倡导与呼吁,但受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观念与实践、有与无等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成果较少,收效甚微,任重而道远。
[1]季海菊.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2012,(3):130-136.
[2]阳洪霞.低碳经济时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调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04):209-210.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103-110.
[4]侯锡铭,徐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路径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3,(3):6-9.
[5]马加爵案件始末[N].中国教育在线,2004-03-16.
[6]谭家宝.药家鑫案件始末[N].2011-4-6.
[7]刘海洋伤熊事件[N].中华励志网,2011-5-13.
[8]胡银银.生态道德教育:现代高校教育的一抹亮色[J].未来与发展,2013(8):88-91.
[9]李玉环,李玉梅,郭晓璇.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传承,2013,(1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