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红
(西藏林芝县中学)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混淆成等级间的差异,错误地进行分类,进而模式化地对待。班主任要用真情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真,用爱唤醒学生心灵中的善,用欣赏唤醒学生心灵中的美。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班主任要永远地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发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教育中不能没有惩戒,惩戒是对违规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的一种教育与补偿,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为取消特权:如有的学生因认识上的偏差而取消其参与某项活动的资格;因其行为不端而不受大多数学生欢迎时,则取消其某项优秀的被推荐权。从心理上让学生知晓自己的错误,在“自食其果”中品尝后果的严重性。
如一学生在参加文娱演出时无故迟到,则取消该生在本学期中所有的大型外出活动资格;作业马虎,则在周末放学后晚走两小时补齐或加补,然后由其家长领回或班主任送回(班主任如有时问和精力,能够送他们回家,效果更好);学生打架(没有严重后果),则让其从“修剪草坪、打扫卫生、出黑板报、帮助食堂师傅做活”等劳动项目中选择一项,其劳动期也有长有短,如出黑板报须两期、食堂义工为两周、其它劳动为三周,最后由大家评议,满意度达80%以上的,视为合格。
从心灵深处立意,用可量化的处理手段,使其充分理解“后果自负”“自食其果”的含义,培养他们自我监督、自我评估、自我鼓励的约束能力,否则,班主任平时喊破了嗓子都无济于事。
每学年开始,任课老师都争着想与我校的S 班主任配班,家长也都想把了女们送到他的班级,学生为能分到他的班级而感到幸运。S 老师班级管理为什么好?主要就是他不欺骗学生,这种威望会在学生中口口相传。他每学年在第一次班会课上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我本人做到任何事情不迟到,也要求大家不迟到。”这是时问管理方面最有力、最有效、也是最不易做到的方法之一,而S 老师做到了:七年没迟到过一次,要不是亲历其为,真是难以想象。
有时人们往往会用“善意的谎言”来为自己的欺骗手段打掩护,如若你常怀此“善意”,学生们则不知道你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其次,欺骗是逃避责任的行为,殊不知在逃避中浪费了他人的时问和情感。
善良是教育工作者必具的美德之一,其实,将一些对人打击性大的真实情况,选好时机说出来才是最好的善意。
班主任哪怕只欺骗过学生一次,也会对其形象有所损害,它会传播到以后好几届学生那里,须班主任费许多的力气,才能将其填平。
人们自出生起,就开始接受好习惯的培养,诸如讲卫生、讲文明、尊老爱幼、爱祖国、爱集体等,许多学生不会骂人,就是应验“习惯就是第二天性”的道理。像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不要逼着他一定与人合作;喜欢默读的学生不要改变他必须大声朗读;习惯于做第三套广播体操时就不要因一时兴起而改成第二套或别出心裁地统一学打太极拳,任何一套操只要认真做,都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借助形成的好习惯,因势利导,才是尊重,才是智慧,才能在传承中发展,并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显示自己的奇特。
某段时问内定的规则一般以2-3 条为好。过多会有班主任包办的痕迹,容易剥夺学生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达成,根据工作经验,规则的制定须注意以下几点。
当学生们走进新的环境里,需要有新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时,就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规则。如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需要在校住宿,这时就要在班规中含有一条“按时就寝”的规定;对于自愿上晚自习课的学生,就要在班规中含有“保持自习课安静”的规定;针对处于青春期易迷茫、叛逆的心理,制定“禁止吸烟、酗酒”的规定。
规则是通过大家推荐统一起来的,一经形成,就要坚决执行,没有任何弹性或忍让。如“按时就寝”,在晚上九点熄灯铃声响过之后,就不准再有讲话声了。有些班主任往往在检查就寝纪律时,发现学生在被窝里借用手电光学习,受此精神打动而不制止,这是错误的,在规则面前,无论什么动机都不是正当理由,都要无条件地服从。黑格尔坚持认为:“服从是儿童的美德”,我想这里的服从,就是对规则的服从,而不是事事不用思考的服从,而规则是通过大家思考、讨论后形成的。学校的管理不能简单地军事化,但对于制定的规则执行方面,必须实行军事化或准军事化。
规则是集大家智慧而定的,只有服从,不需讲解与辩解。在教育管理中,此时要有“必须”“一定”“应该”的词汇,不能有“或许”“可能”“如果”的词汇,在服从中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当学生们理解“真正自由的基础,就是善于约束自己,强制自己,因而如果一个人不善于强制自己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那么他就永远达不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句话的要义,则就达到了自主管理层面,这也是我们班主任期盼的最高境界。
对于规则,实行“开始重抓,过程监督,分阶段总结”的方法,在多轮反复中,最终形成习惯,而形成习惯后,此规则就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将被别的规则所代替。对于行为上的规则,一般以两周至一个学期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如“安静午休”,平均只需两周的时问就能在全校达到此标准,一般在一个月后,就不作为班主任重点检查的条款了。而诸如“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等心灵上的规则,其周期将是终生的。
“学习者”是指当前还没有掌握管理目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的人;“已知者”是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已经获得管理目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的人。二者角色会随着学习的进程发生相互转化,例如,小学毕业生,对于小学阶段是“已知者”,而到了初中七年级,则为“学习者”、就寝学习者、集体就餐学习者、七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者、七年级数学学科学习者等。
有的时候,人们在行走一段时间后,须坐一坐、停一停、等一等落在身后没赶上来的心灵;而有的时候,可能由于让自己产生激情的因素较多些,心灵跑在了前边,也须要等一等落在后边的身躯。怎样保持神体合一?只有等待。
纪律的外部形式不能有纷争,不能有意见分歧、敌对、拖延和说闲话的那些现象。班级是小环境,年级组、学校、社会是大环境,小环境要依附于大环境才能稳定生存。从评价规则上讲,就如同法律的拟定要源于宪法,规则、制度的拟定要源于法律一样,只能一致,不能各自为政。
虽然千头万绪的工作让班主任负重,到处充满着安全隐患的社会环境使班主任心情压抑,但教育所赋予我们班主任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时刻需要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地进行调试:向经验型中加点时效性的思考、向简单型中加点深入了解、在大跃进型中提醒自己耐心等待、在不学则退型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让自己永远焕发出优秀班主任的迷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