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贤
初中英语作为中学初级阶段学科的重要部分,其课堂教学活动应始终按照和遵循新课改要求,将培养初中生学习能力作为永恒不变的重要追求,教学活动重在“有效”。本人现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就如何凸显教学“有效”一词,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作简要论述。
教育实践学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活动是双边、互动、发展的前进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深入互动,缺少教师或学生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就会失去其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初中生在英语学科师生互动交流、谈话的过程中,其沟通交际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双向特点,搭建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载体,多设置对话环节,互动环节,问答环节,让初中生在双边多样性的互动实践中,实现沟通交际能力的有效锻炼和培养。
如“Let’s celebrate! ”一节课新知讲解环节,教者根据该节课新知教学要求,用实物投影出几幅图片,采用了对话式教学活动,设计了如下对话内容:
出示图片1:
T:What are they doing?Can you guess?S:I think they’re celebrating their holiday.组织学生围绕celebrate,holiday单词进行操练。
出示图片2:
T:What is Eddie doing?S:He’s dressing up as a ghost。
T:Do you like dressing up as a ghost?S:No,we don’t.Eddie doesn’t like,either.
在此环节,教者发挥主导引导作用,通过组织初中生与教师实时对话活动,沟通交际能力得到显著锻炼和提升,较好地落实了初中英语课改标准对初中生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要求。
阅读是英语学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法。英语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时代性、整体性、体验性以及综合性等内在特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进程中,必须始终将“读”和“听”作为英语学习的根本方法。教育实践学认为,英语学科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阅读”和“听写”相互融合、相互包容的实践进程。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听、说、读、写等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多提供学生读英语、听英语的时机,培养英语听说技能。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预设初中生阅读英语、英语书写等实践训练环节,在教师示范读、优生带领读,指导学生有效说的活动进程中,让初中生掌握英语语法,书写规范,英语内涵,从而培养英语读写能力。如“collect information”教学中,教师在新知讲授环节,通过“一听二带三读”的形式,组织初中生开展阅读教材内容教学活动,首先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器材,让初中生认真听录音机播放的录音内容,学生跟着磁带录音阅读2-3倍,让初中生能够初步感知教材内容。然后教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采用“师带生读”方法,教师领着初中生进行再次阅读,逐步巩固和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初中生根据已有阅读成果,初中生自行开展阅读英语内容活动,巩固阅读成果,提升阅读能力,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英语内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推进者,在整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程中,承担着指导者、评判者的任务和要求。教育学指出,科学评价、公正评判,不仅能实时指点活动正误,同时还能推进教与学活动进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指点评判活动融入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环节,一方面教师本人要切实做好对初中生英语学习活动整个进程的评价和指点工作,实时的指出初中生英语学习活动不足,同时,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改进方法和科学建议。另一方面要调动初中生群体,让初中生自我评判,自己评价自己。组建辨析评价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学习小组内的初中生认真反思和查找教师所提供的评价对象的学习活动情况,大胆“说”,深刻“辩”,共同“探”,以此获得其正确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初中生由人及己,深刻查找自身在英语学科学习、阅读、分析、解答等实践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深入思考,提出有效改进的方法和举措,有效培养初中生反思辨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