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爱是幸福家庭的源泉——多丽丝·莱辛小说《第五个孩子》浅析

2015-08-15 00:49陶瑞萱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莱辛收容大卫

陶瑞萱

(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第五个孩子》是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最具影响力和最扣人心弦的著作之一。故事发生在20 世纪60 年代到80 年代的英国。男女主人公大卫和海蕊婚后养育了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正当大家都在为这一切感到满足时,幸福的家庭却突然遭遇了厄运——海蕊发现她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又怀上了第五个孩子。从此,这个家庭与其亲人一起被拖入了黑暗的世界。

一、孕育之爱的缺失

由于是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受孕,这个不速之客——他们即将到来的儿子(名字叫班)给他们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烦恼。烦恼使海蕊经常喃喃自语,无端地伤心、哭泣,脾气开始改变,她开始陷入一场与胎儿的“苦战”之中。她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镇静剂,甚至在胎儿已经8 个月时要求医生催生……

可怜的班从孕育之初就失去了他应该得到的母爱。班在娘胎里便异常暴烈,常常在母亲的肚子里拳打脚踢,让妈妈经受着怀孕的痛苦。而大卫,这个未来的父亲在妻子怀上班时,不但没有表现出惊喜,甚至没有像妻子怀上其他几个孩子时一样,经常“和善地抚慰海蕊的肚皮”[1](P45)。

本来夫妇俩就对怀上这个孩子不悦,可“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个孩子出生后又特别丑,模样奇怪。班出生仅仅一个多月,母亲就不再喂他母乳。母乳的断掉实际上宣告了母亲对班的厌倦,同时也是“母爱”的另一种形式的放弃。

班在成长过程中暴力倾向突出,经常给家里惹祸。作为监护人的母亲,海蕊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痛苦之中。一次,一岁多的班爬上了窗台,就在命悬一线之际,海蕊及时赶到并唤回了孩子,但她却有点后悔:我为什么不晚一点到呢?在她的潜意识里是希望班死掉的,实际上,这时母爱已经没有了。班长到三岁时,海蕊将孩子送到社会收容机构。班在收容机构被监禁并受到不人道的对待。这时,家庭的爱也与班一刀两断了。

班在收容机构仍然胡作非为,人们只好给他注射大剂量的镇定剂。虽然海蕊凭着母亲的本能,最终接回了濒于死亡的班;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到哪里都不受欢迎的怪孩子,回家的同时也意味着海蕊对其他家人的背叛和放弃。果不其然,其他孩子都陆续离开了家,或去寄宿学校,或投奔祖父母、外祖母去了,或为了他们的心肝宝贝。

二、长辈之爱的缺失

和谐的家庭关系中离不开父母之爱,父母之爱对于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意义重大[2](P481)。相貌丑陋的班出生以后,孩子们心目中的好爸爸大卫一反常态,不仅对班没有给予父爱,反而对班充满了厌恶和鄙夷情绪,“有他,就没有我们……他可能是从火星来的”[1](P98)。当海蕊忍受不了自己良心的谴责,将濒于死亡的班从收容机构接回家时,大卫气恼得和海蕊分居。曾经的好爸爸大卫有勇气去享受活泼可爱的孩子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幸福,却没有勇气承担作为父亲应该具有的耐心教养异于常人的畸形儿的责任[3](P152)。出于母亲的本能,海蕊想爱班,可是她无论怎样努力都爱不起来,这让海蕊非常痛苦。她一方面羞于让人知道她对班的讨厌;另一方面又自我安慰,认为班是“不请自来”的,孕育他不是自己的本意。所以,海蕊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当班在街头疯跑的时候,“海蕊哭喊、喘气、半疯狂,急着要在班发生可怕意外前抓住他;心里却祈祷,噢,撞死他吧,是的,拜托,撞死他吧”[1](P82-83)。从班出生一直到故事结尾班出走,作为母亲的海蕊一直用矛盾挣扎的心理对待自己的孩子,却忘记了要用伟大的母爱去温暖挽救自己的孩子。

海蕊喜欢其他的四个孩子,但所有的精力都只能用来应付班。她为班付出了一切,虽说这一切都不会使班成为一个具有正常行为和意识的人。她一方面希望班自己死掉,一了百了;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自责。同时,她又每时每刻都在为班的惹祸而感到恐惧。可以说,她已经被班折磨得五内俱焚了。

班的祖父从一开始就要放弃班,他与大卫达成共谋,抛弃了班。班的哥哥姐姐认为是班夺走了他们的母爱,他们只有在祖父和外祖母那里才能找到爱与快乐。与祖父在一起的十八岁的路克,安静、可靠、稳重,个性与大卫相似,也是个冷眼旁观者。十六岁的少女海伦与祖母一家生活,在学校表现良好,但是冷淡。珍十四岁了,由外祖母带着,与外祖母年轻时一样不太会念书。十一岁的保罗矫揉造作、歇斯底里,永远要求他人的注意。只有十岁的班,让这个饱受痛苦与辛酸、负疚与不安折磨的母亲,希望他终有一天和那些坏孩子一起离开,再不回来……

三、手足之爱的缺失

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班的出生而不复存在了。班是这个家庭不幸的始作俑者,因此,全家人都不喜欢班。在他们心里,班是夺走他们快乐的恶魔。在得知班被送到收容机构消息的当晚,他的哥哥姐姐“四双狐疑、领悟的眼睛顿时轻松起来,如释重负,几近歇斯底里。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又叫又跳”[1](P101)。他们从来没有把班当作自己的弟弟,也从来没有给他过关爱,他们只希望班快点离开这个家庭。而当班从收容机构被接回家的当晚,孩子们顿时悲伤得“脸上都是泪痕”。班的哥哥姐姐们几乎不和他说话,如果必须和班交流,也只是“坐下”。就寝之前,哥哥姐姐们“静静锁上自己的房门”,以防止班对自己造成伤害。哥哥姐姐原有的亲情蜕变为现实中的嫌弃。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手足之情被冷酷无情取代了,对弟弟关心爱护的美德被个人利己主义取代了。

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之爱,对于班而言,是缺失的。哥哥姐姐们不喜欢班,甚至对班充满敌意。

四、健全人格的缺失

小说结尾,班离开了家。毫无悬念,班从此丧失了养成健全人格的沃土,一定会堕落在社会底层,与社会摒弃的“渣滓”一起自生自灭。在这种缺失爱的家庭环境中,班如同一个陌生人,不仅享受不到亲情,甚至受到排斥。果然,在续集《浮世畸零人》中,班进入大千世界后,完全不具备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在这个近乎残忍的社会中,经过一系列地摧残与折磨后,班选择了自身。

五、结束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良好的家庭体验将为个体的社会化、社会交往、社会身份认同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失败的家庭体验则为个体初期的社会化形成巨大的打击。[2](P482)莱辛通过《第五个孩子》里的家庭悲剧描写,意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家庭幸福在“家庭之爱”中。

[1]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M].何颖怡,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M].林聚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刘玉梅,刘玉红.论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空间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151-154.

猜你喜欢
莱辛收容大卫
大卫,不可以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废止收容教育制度是众望所归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收容教育所举办文艺汇演
多元化文化视角下的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