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刘大为
(1.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高等学校的教学绩效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培养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为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开始重视教学绩效评价工作。教学绩效评价一般是由教学管理部门主导,通过学校专门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由于评价主体关注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均存在差别,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完全数字化的评价结果也让教师更加在意评价分数,单纯追求评价分数的提高却未必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此,重新选择评价主体的构成和各自的评价内容对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教学绩效评价,主要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专家、领导和教师自身[1]。在这四类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一般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但也可能存在系统性偏差;专家评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评价中的这个不足,因此,可以将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领导评价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可以减少定量评价中领导评价的比重;教师在自我评价中更可能给出偏高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偏差不适合用于教师的奖惩。
在教学绩效评价中,不同评价主体对教学的感受存在较大差异,完全采用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相加得出总分,这样未必能够得出客观评价结论。在实际评价中,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重点存在较大差别。
相对于其他评价主体,只有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学生评价结果也是最客观的。学生能够反映老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课程的态度、积极性以及他们的自信。考虑到这些优势,学生评价应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绩效的一个主要方面。
专家一般是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专家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授课能力、课堂控制等进行更加专业的评价,有效弥补学生评价中对课程学术水平评价的不足。受到专家自身的学科或经验限制,也存在外行专家进行教学绩效评价的现象。
同事一般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作努力情况有更多了解。实际的评价如果采用定量评价很难得到有效的结论。为了照顾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多教师进行同行评价时都打出了全部满分的结果。这样的评价对于最终评价结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教师到同事课堂听课评课的制度约束力不强,很难保证教师能够亲身体验所有同事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同事评价无法给出客观的教学绩效评价结论。
教师是否认真准备了教学过程是很难通过外部观察进行监督的。自我评价主要用来评价教师自己的工作努力投入程度,由于出发点和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差异,教师通常会自我感觉较好。教师自我评价也不宜直接转成定量评价加入到总体评价结果中。
对高等教育而言,课堂教学并不能代表教师教育活动的全部。在学生评价内容中,除了现有的对教学过程评价之外,需要引入更多对教师指导性教学的评价。如,是否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发展趋势,是否能够介绍先进的学习、研究方法等。通过增加对课堂之外教学内容的评价,可以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而不是简单地背诵、记忆或解题。
对受评者来说,完全不了解专业内容的教学专家对其教学过程所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有时是很难接受的。与专家相比,相同教学单位的同事在专业领域上可能更加接近,因此,在专家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评价专家熟悉的学科领域,根据学科相关性安排教学绩效评价专家。在评价内容方面,评价专家和同事不应该过多涉及课程本身内容,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也应该在评价结果中占较低的比例。教师是否有能力将学生吸引到所讲授的课程领域之内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另外,专家评价内容中也需要包括课程准备是否充分、考核难易程度是否恰当、课堂进程是否合理等内容。
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知影响其如何完成教学工作。教师自我评价中需要重点评价教师自己的目标与努力程度。教育过程的其他观察者无法真正获得这两方面的准确信息。教师自我评价中可能存在结果偏高的情况,增加自我评价中的计量指标可以降低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影响。
总之,教学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评价中有些评价内容能够由学生提供,有些能由专家或同事提供,还有一些评价内容需要受评者自己提供。通过对评价主体和各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和教师自身评价都能反映教学绩效评价的重要信息。在教学绩效评价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特点安排不同的评价重点,合理安排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教学绩效评价结果。
[1]李楠,仇勇.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1):59-61.
[2]RICHARD M.FELDER,REBECCA BRENT.How to evaluate teaching[J].Chem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4,38(3):200-202
[3]罗天群,罗永祥.分权式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65-67.
[4]余明友.超功利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然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