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利 汪 勇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思想曾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大众化,获取全民族的中国梦认同感,是眼下迫切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充分借鉴毛泽东的文化大众化思想,为积极推动中国梦大众化的实现。
1.政治性是文艺作品创作的政治前提,艺术性是艺术作品的内在本质。毛泽东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出发,明确界定了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地位,并提出文化的大众化立场和文艺评判的标准问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在阶级社会中,任何阶级的文化都是为其政治和经济服务的。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毛泽东指出,判断一种文化思想或文艺作品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立场是否是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是否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这是文艺评判的“政治标准”。同时,他又指出:“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缺乏艺术性的艺术作品,无论政治上怎么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语式’的倾向。”[2]因此,“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3]
2.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因此,文化创作的主体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5]
1.人民大众的实践生活是文化大众化发展的源泉。毛泽东明确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因此,“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6]
2.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虚心学习、实践。这是获得真正文学艺术素材的途径,也是进行真正文艺创造的过程。文化来源于生活,就决定了文化的内容必然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的。因此,文化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7]
3.文学创作不仅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广大人民群众也可以进行文化创造。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我们的美术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8]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专家的创作与群众的自我创作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内容。
1.文化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而,其服务的对象也必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9]因此,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10]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发挥理论先锋战士的作用,鼓舞和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革命中去,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斗争。
2.文化要采用多种形象化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11]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2]要真正打成一片,一是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群众的语言,把高深晦涩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3]二是“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4]“有民族形式问题。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15]新的文化内容必须借助于传统的形式,才能广泛的为大众所接受。因此,这种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大众化,就是将中国梦这一思想以具体生动的形式进行大众化的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认同的同时并外化为自觉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自中国梦提出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学校都对其进行了全面宣传普及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新时期推进中国梦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表述,但其在内容表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这就导致在宣传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梦。中国梦是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一种科学理论,它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面充分论证了中国梦的内涵,而绝不仅仅只是三句话的问题。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如果只是片面的宣传中国梦只是简单的三句话,这是教条主义的表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当问及中国梦是什么时,有些人能不假思索地把中国梦的内涵背出来,但对中国梦到底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因此,如果一味地空洞化的用学术性、政治性语言地进行中国梦的泛泛宣传,是无法真正实现中国梦大众化的。
“一个国家的梦必须由全体民众的梦组成,脱离了多数人的梦,国家的梦就成了空中楼阁,必然是不能实现的梦。”中国梦不是党员内部的专属梦,而是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因而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广泛的,而不是片面的集中于某些阶层。2013 年4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路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充分体现了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时至今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更多的是集中在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对于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偏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甚至有人主观地认为,这部分人没有能力理解,也没有兴趣了解中国梦,进而很少进行普及宣传。
中国梦的大众化离不开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尤其是在今天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媒体表现出了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等诸多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中国梦的宣传,也就成为中国梦大众化的关键一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多是通过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等) 和专项干部教育培训进行。这种方式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效力上,都远远落后于新媒体,尤其是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少年群体而言。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对新媒体的关注度绝对高于传统媒体,因而,只有充分开发新媒体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才能推进中国梦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梦大众化是由党内到党外、由社会精英到普通百姓的自上而下的一种推进过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是推动中国梦在基层实现的主体。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大众化的首要前提,而理论自觉与自信来源于宣传主体的综合素质,即对理论的理解力、掌握度以及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的充分把握。全面、清晰的理解中国梦,是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首要前提。然而,从现实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他们可能对中国梦的定义倒背如流,但却对中国梦的具体阐释不求甚解,更不会用平易、朴实、生动的语言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灌输”理论法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这种灌输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在把握受教育者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理论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没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仍然采用传统的强制性灌输教育,不仅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弱化了中国梦大众化的实效性。
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是由多种文化构成的,主要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不断地探索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思想理论。”[16]因此,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有效地动员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近代以来,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在完成两大历史主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的道路上已顺利完成了第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过程。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动员一切可能动员的力量,发挥全体人民最大的合力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无可置疑,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为中国梦在新时期实现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经验,这种借鉴作用在新时期探索实现中国梦大众化的路径方面具有以下重要启示。
“哲学社会科学要把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作为首要任务,”[17]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当前,中国梦理论体系逐渐清晰起来,如何把中国梦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和外化为人们自觉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是当下中国梦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8]因此,第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保持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加强中国梦的理论建构。并且,这种建构不能以大众化为名而降低了其理论的科学性。第二,在坚持中国梦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具体阐释,避免理论的学理化、空洞化、书斋化倾向,增强理论自身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可以看到很多思想都是用朴素的民族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俗语、典故、成语、故事等来进行阐释的。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浅显易懂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理念,这实际上是毛泽东文化思想大众化获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前,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国民素质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人们还是倾向于接受通俗化的、接近于生活语言的政治理论。中国梦理论的大众化,就是要通过在理论上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充分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意义,真正认同中国梦,在获得个人出彩机会的同时共圆中国梦。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是基于当下中国的发展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国梦的实现,亦是建立在个人梦的实现的基础之上,因此,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主体和来源都离不开人民大众和人民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推动文化大众化过程中,无论是鼓励文艺专家深入人民群众生活,还是鼓励民间艺人参与文化创作,其本质上都是依靠群众路线实现文化大众化。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几代人的共同夙愿,同时,中国梦的实现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依赖于少数精英知识分子来实现的,而必须凝聚最广大人民的力量来共同实现。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因此,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国梦的大众化,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切入点,要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中国梦的实践标尺。人民群众只有对中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才会自觉践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从而实现中国梦的大众化。
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的一条重要启示就是要采用多种多样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宣传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途径。据第35 次CNNIC 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止2014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 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 亿,较2013 年底增加5672 万人。新媒体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注重传统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 宣传的同时,加强新媒体的应用。
1.积极拓展中国梦的宣传路径。第一,政府通过建设中国梦主题教育网站、开发手机报、利用官方微博等手段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第二,着力开发有关中国梦的相关主题的网络游戏,使广大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中潜移默化地去接触中国梦、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第三,通过各种文艺下乡活动进行中国梦的宣传和传播。
2.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既要注意显性传播,又要注重多种隐性教育;既要利用传统媒体,又要开拓新媒体传播路径;既要注重线上交流,又要加强线下互动。
3.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要通过各种立法和技术手段,加强对各种不良信息的过滤,始终保持中国梦的思想主导阵地,从而实现中国梦的大众化。
1.要着力提高中国梦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德育工作者、党政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担负着宣传中国梦的重要责任。为此,要强化这支队伍中国梦的理论学习,树立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坚定对中国梦的信仰,从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中国梦,增强中国梦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2.中国梦教育队伍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更多的人投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十分注重文艺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注意增强文化大众化的引导性,避免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在中国梦大众化的过程中,第一,广大中国梦教育工作者应遵循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第二,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19]因此,党员干部作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社会群体,要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来动员更多的人积极学习中国梦理论、了解中国梦、践行中国梦,进而为实现中国梦的大众化做出应有的努力。
[1][19]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534、522.
[2][3][4][5][6][7][8][9][10][11][12][13][14][15]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0、869、1031、855、861、860、860、861、859、861、837、859、851、837.
[16]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07).
[17]任刚建.中国梦与中国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5.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