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与防治

2015-08-15 00:51:42马胜栋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9期
关键词:病叶率陇薯晚疫病

文/ 马胜栋

2014年全县种植面积2 000hm2,产量4.5万t,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加大,已成为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自2012年开始实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与控制项目,合作市被确定为全省重点监测县之一,以便进一步弄清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提出监测预报办法,制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提高预测准确率和防治水平。

1 发病情况与品种之间的关系

1.1 发病情况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调查记载,合作市中心病株出现日期为8月10日,全县平均病田率86%,病株率34%,病叶率36.9%,发生面积约667hm2,发病程度4级。

1.2 发病情况与品种之间的关系

不同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病力不同,经调查,大田栽培品种陇薯3号发病率29%,病情指数41%;武薯9号发病率25%,病情指数30%;试验田陇薯3号原种发病率14%,病情指数18%;陇薯3号一级种发病率18%,病情指数28%;大白花发病率35%,病情指数51%。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陇薯3号原种、陇薯3号一级种、武薯9号、陇薯3号大田栽培品种较抗晚疫病,而大白花不抗晚疫病。

2 发病情况与发病因子之间的关系

2.1 发病情况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旬观察记载6、7、8、9四个月的降雨量,并结合相对湿度分析,合作市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在8月10日,发病情况与降雨量、气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记载表,6月份降水偏少,雨露、雾天数较少,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8月份降水偏多,气温偏高,雨露、雾天数较多,有利于晚疫病发生流行。

通过分析记载数据,降雨量偏少、气温偏高、阴雨日少则不利于晚疫病的侵染流行。

2.2 发病情况与雨露天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旬观察记载数据表明,如果阴雨连绵或早晚多雾、多露情况下,病害的发展极为迅速。

3 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3.1 晚疫病防治药剂药效试验

今年合作市在下卡加、下巴沟开展多种药剂防治晚疫病药效试验2项。指示品种均为当地大面积种植的陇薯3号。根据调查记载及产量测定,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和盛发期,采用58%宝大森叶面喷雾3次,防效达86.9%。经测产,667m2产量1 485kg,较对照(喷清水)667m2产790kg,增产695kg,增幅88%;杀毒矾防效88.7%,667m2产量1512kg,较对照(喷清水)667m2产790kg,增产722kg,增幅91.4%;银法利悬浮剂防效85.4%,667m2产量1355kg,较对照(喷清水)667m2产790kg,667m2增产565kg,增幅71.5%;在发病初期喷施猎霜,经调查及测产,喷施3次效果明显,防效达91%,667m2产量1 610kg,较对照(喷清水)667m2产790kg,667m2增产820kg,增幅103%。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在发病初期喷施猎霜3次,防效居第一位;杀毒矾防效居第二位,58%宝大森防效居第三位;银法利防效次之。

4 发病情况与不同地域之间的关系

根据病情普查显示,山区、半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轻,其中半山区平均病田率20%,平均病株率28%,平均病叶率31%,平均严重度5%~20%,山区平均病田率18.5%,平均病株率25%,平均病叶率29%,平均严重度5%~20%,而川水区及地势低洼处,晚疫病发生较重,平均病田率25%,平均病株率32%,平均病叶率48%,平均严重度26%~50%。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川水区及地势低洼处发病明显重于山区、半山区,因此重点防治区域应偏重在川水区。

5 马铃薯种薯带茵情况调查

在苗齐后,分别调查合作市主栽品种陇薯3号、武薯9号,大白花3个品种薯块带菌情况,其中大白花种薯带菌率较高,达到3.5%,武薯9号种薯带茵率为1%,陇薯3号种薯带菌率为2%。

6 监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6.1 马铃薯晚疫病尚未被广大农户完全认识

通过调查监测,马铃薯晚疫病依然是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作市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特别是山区的群众还不知道马铃薯作物上有晚疫病危害并且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也就没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意识。并且越是贫困、落后的边远山区,群众防治意识越差。

6.2 品种缺乏是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从合作市调查的情况看,大白花在合作市种植已近20年,因品种老化,导致晚疫病、病毒病、早疫病等病害发生极其严重,加之田间管理粗放,多数田块死亡株率达34%~60%,对产量造成了较大损失。

6.3 研究及其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控上,没有5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投入的经费较少。出于经费不足,必要的宣传也跟不上,致使群众对马铃薯晚疫病认识不足,防治处于被动局面。

猜你喜欢
病叶率陇薯晚疫病
植物次生性物质对猕猴桃金龟子的防效试验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18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28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2:52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花生锈病防治指标研究
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筛选研究
氮磷钾肥对萱草叶枯病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