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铭
农业结构调整是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内需的长期任务。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式下,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提高农产品对外的竞争力,促进收入与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战略目标,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分析其面临的难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近年来,在各级商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镇沅县坚持“围绕收入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提高效率,突出地方特色”继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根据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油菜、蔬菜与茶叶等较高质量的农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能力,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高产示范场建设”、“冬季农业发展”等工程项目,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创新各类农业结构,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帮助企业发展,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得到显效;引导农民在二、三产业的人均资源占有率得到提高。镇沅县克服当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农村经济和农业基地保持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
在镇沅县,蔬菜和茶叶等农作物有着显著的生产优势,但面临着品种少、质量低和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持续减弱,给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镇沅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经济欠发达县,多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而且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已经老化,难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不能提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建议与指导意见。另外,生产合作社等专业组织和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缺乏经济实力等原因,严重制约了镇沅县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镇沅县的自然条件比较差,干旱、风灾与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在最近几年,虽然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获取了较好的提升和改善,但是对于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需要还是很难得到满足,每年因为各种灾害带来的各类作物减产为250万kg,给经济造成的损失达400万多元。
农民本应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他们的市场主体意识结构不规范,因此市场参与性差,从而导致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模糊主题。每个家庭的小农经营与市场经济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农民很难得到准确和完整的市场信息,所以只能依靠本县集贸市场狭小的市场空间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项目。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深化农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迫切需要找到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而镇沅县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没有自身的一技之长,农村信息、交通闭塞等原因,所以劳动力就业困难重重。
提升产业化的水平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根本突破,优化品质和品种结构,以种苗为先导,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示范园区;加大推优力度,围绕蔬菜、猕猴桃、茶叶和中药材等加大促销力度,引进优良品种。为了突出水产养殖业的功能,专注于生猪养殖,黑山羊、鸡与牛等重点发展。同时,还要加快水果和生猪的品种改善进度。强化农产品科技的含量,推广温室大棚技术、有机蔬菜栽培技术、果实套袋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向专业化经营与服务社会化的市场经营发展。
建立和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功能的强弱直接关联到农产品流通、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推进户籍、土地租赁和转让奖励制度改革,吸引农民进城入镇,不断提高镇沅县城镇化的水平,优化城乡的经济结构。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镇沅县,需要整个方面放弃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命令方式,加速土地流转的各个方面,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和提高服务型政府的职能[2]。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对当地产业支柱品质的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结合机构改善和科技入户的工作中,创建各种形式id开发型经济实体,为农民提倡市场信息、种苗、农资与技术等融资服务,开拓市场、起到搞活流通,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地的发展目标,调整创新方案,制度和完善的体系,把农业结构的调整纳入各个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通过改变政府下发的文件,检查处理和其他行政手段促进结构调整的措施,大力推进示范样的基地建设,以典型示范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 王波.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1:10.
[2] 郭锐.怎样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全国商情,2014,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