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羊肝片吸虫病诊断与治疗

2015-08-15 00:46于岩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羊肝吸虫病吸虫

于岩平

(甘肃省古浪县畜牧兽医局,733100)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大批羊只死亡。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10月为高发季节。

1 临床症状 病羊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毛干易断,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可视黏膜极度苍白,黄疸,贫血,肋骨突出,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放牧时有时吃土,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拉出黑褐色稀粪,有的带血。病情严重的,一般经1-2个月后,因病恶化而死亡,病情较轻的,拖延到次年天气回暖,饲料改善后逐渐恢复。怀孕母羊往往发生瘫痪,甚至流产,母羊泌乳量显著下降。最后常因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胆管和囊中充满大量成熟的敢片吸虫。

2 病例 古浪县黑松驿镇文家西庄村文福海,该养殖户共计养羊129只,于2014年10月17日,2015年1月21日,两次共发病20余只成羊。主要症状是:发病急,精神不振,不愿行走,消瘦,食欲不振,皮肤发黄,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结膜苍白,消瘦、贫血,腹泻,反刍停止,有的磨牙,胃肠蠕动微弱,体温升高,呈稽留热,38.2-41.4℃,呼吸急促,颌下肿大,呈鸡蛋大小,甚至拳头大小,粪便恶臭,带有黏液,尿液多呈绿黄色,有的行动摇摆,卧地不起,陆续出现死亡。

3 防治措施

3.1 药物驱虫。定期对全场羊群进行驱虫。对感染的羊群,每年进行4次驱虫,虫体成熟前20-30天驱虫(成虫期前驱虫),第二次在第一次后5月(成虫期驱虫),第三次在第二次后的2月。发现患病羊,及时进行驱虫。预防驱虫药,内服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mg。曾经发生过羊肝片吸虫,现在又在水洼等地放牧的羊群,应在5~11月,每两个月肌肉注射一次氯碘醚柳胺,预防羊肝片吸虫病。最理想的驱虫药物是硝氯酚,每千克体重3-5m g,空腹l次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另外还有联氨酚噻、肝蛭净、蛭得净、丙硫苯咪唑、硫双二氯酚等药物,可选择服用。

3.2 圈舍内的粪便,每天清除后堆积发酵。利用粪便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对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要严格管理,不能乱丢,集中起来堆积发酵处理,防止污染羊舍和草场及再感染发病。

3.3 放牧地点选择。不到沼泽、低洼潮湿地带放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

3.4 饮水卫生。尽量饮自来水、井水等清洁的水,不要到低湿、沼泽地带去饮水。

3.5 患病脏器的处理。对有严重病变的肝脏立即作深埋或焚烧等销毁处理。

3.6 治疗。对患肝片吸虫羊的治疗,可肌内注射碘醚柳胺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3~5mg每天1次,连续注射2次。用药后,通过皮肤和黏膜观察贫血情况,症状未减轻的羊10天后可再进行碘醚柳胺注射治疗。

4 小结 肝片吸虫病的传播主要是源于病羊和带虫者,羊吃了附着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高。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可用1:50 000的硫酸铜溶液对椎实螺进行浸杀或喷杀。

治疗病羊的同时,要对全场羊群采取预防措施。灵活掌握驱虫的时间与次数。硝氯酚和丙硫苯咪唑疗效较好,尤以硝氯酚效果更好,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剂量,谨防中毒,危重羊和体质虚弱的羊,结合对症治疗和中药调理,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羊肝吸虫病吸虫
推羊肝
淡水鱼中3 种吸虫囊蚴多重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羊肝干的加工工艺优化及食用品质的研究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