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军民融合的价格管理

2015-08-15 00:54:47李琪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信息化

信息化条件下军民融合的价格管理

李琪

(海军装备部,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军民融合突破了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一狭窄、单一工业领域的结合,开辟了资源双重利用的新途径,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国防建设效益的新机制。从信息化条件下军民融合的军品价格管理体制的客观环境、存在问题、解决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体制下的装备价格管理体系。

关键词:军民融合;信息化;价格管理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李琪(1980-),男,陕西西安人,从事装备财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E225文献标识码:A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大战不打的军事局面。打赢战争的关键在于科技和质量的优势,而不是数量。因此,世界军事工业都出现了“小而精”、“研制多,生产少”的特点。为了不断紧跟科技进步,提高高科技装备的生产能力,世界各国的军工都进入了军民深度融合的阶段。军民融合有利于军民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互相借鉴和支持,也能够在军品生产量较少的情况下,保存足够的军品生产能力,战时能够迅速扩充、扩大生产,确保战争需求,是推动装备进步和企业进步的双赢选择。

一、信息化条件下军民融合体制武器装备研发的发展

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发展出现以下趋势:(1)科技进步进展迅速,装备更新换代加快,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等核心技术的迅速进步。正如摩尔定律揭示的那样: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就提升一倍。可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装备技术不断进步。(2)装备结构日益复杂,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系统配套要求升高。以炮兵为例,现代炮兵在火炮的基础上,还要有指挥、通讯、侦查、警戒、探测、补给、维修、防空等等众多系统的配套和支持。这么多的高科技系统仅靠几个军工企业是不可能完成生产和保障的。因此,必须依托规模庞大的军工生产体系来实现生产和保障[1]。(3)装备技术含量日益加大,智力因素占比越来越大。现代装备设计复杂,数字设备等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软件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因此,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付诸大量的智力资源才能够完成。

基于上述原因,仅靠有限军品的科研、生产任务是不可能维持庞大的军工生产能力,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我国装备技术必须依靠军民融合,将企业推向市场,利用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在市场中获得民品利润。再利用市场经济推动企业持续进步,实现企业在技术、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推进军工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智力的不断进步,从而推进装备技术和生产能力的进步,实现装备技术始终能够跟上科技进步,保持先进性。

二、新趋势下价格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军民融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军品的特殊性,并没有因军民融合的生产和管理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军品价格的特殊性在军民融合的条件下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军品定价原则,推动军品成本的升高。现行体制下,成本越高,军品获得的价格也就越高。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将军民交叉成本,甚至非军品成本打入军品成本,推高军品价格。由于民品前期投入大,研制费用高,为了减轻民品投入压力,企业势必将一些军民品公用成本如:管理、设备更新、厂房建设等都计入军品成本,降低民品的成本压力,为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在军品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拖、涨、降等问题,也引起军品价格混乱。军民融合做得较好的企业,市场经济意识也比较浓厚,自然也就将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法则。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军品价格确定以后,企业会在元器件材料选购和生产组织上,降低成本投入,致使部分军品生产在质量、进度等方面达不到军方的要求。随着进度拖延,势必会带来人工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军品成本也会随之上涨。而高科技的巨大技术风险,势必会让企业选择稳妥、廉价的方案,造成军品的性能下降。进度拖、成本涨、性能降将会给军品的成本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军品价格管理的混乱。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波动,引发军品价格的变动,为军品价格的管理带来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随着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有所波动,这一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难以预计的。如何能够紧跟价格波动,合理控制军品成本,特别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使军品成本不上涨,或者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小幅上涨,是军品成本控制的大挑战。

第四,信息技术中,软件的占比越来越大,价格管理困难。软件成本主要包括: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费、测试费、维护费和人员费[2]。设计费包括论证调研、计算、技术资料、设计用品,设计评审等的费用。材料费包括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如光盘、纸张、硒鼓、计算机等,燃料动力费(水、电、气),外协费等。专用费包括操作系统、工具软件、调试软件、情报资料等。测试费包括为测试软件,编写专用的测试软件、模拟软件等,进行各种条件下测试所需要的各种费用。维护费包括软件升级、改造、修复等的费用。人员费包括为了编写软件,需要支付的人员工资、福利等的费用[2]。

由于软件开发以智力为主,工时难以考核。软件的功能有时难以摆脱硬件单独发挥,难以分割单独定价,而且不能以字数、行数做为简单的工作量评定依据。软件的可靠性测试困难,测试成本甚至可能高过编写成本[3]。

以上原因造成软件的成本不确定因素和不可见因素占的比重大,成本控制困难。据统计,目前美军的装备故障中,软件故障的数量和影响已超过硬件故障。可见,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软件成本控制必然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装备成本控制中十分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部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军品价格管理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也为军民融合条件下的军品价格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办法和机遇。

第一,创建产品价格动态管理系统,完善军品价格管理体系。军品价格动态管理系统是通过业务流程与财务信息的结合,可使军品定价的价格资料达到实时、准确、规范、完整,提高价格管理水平,规范价格管理工作,提高定价工作效率和质量[4]。 同时,军品价格动态管理系统,能够按照科研产品定位型号、研制状态、产品批次成本等项目进行多纬度财务信息的自动统计分析,实现科学规范的成本动态管理和控制。目前,一些军工企业已经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建立了一套使用方便、实时性强的产品价格管理系统,对军品生产的价格管理系统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第二,创建企业生产数据库,合理分担军民共用带来的成本负担。对企业而言,应建立生产过程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分析,研究军民品共用项目在生产中的消耗和使用情况,从而制定共用项目在军民品成本中合理分担的方法。

第三,创建合同动态跟踪系统,运用法律法规和信息化技术手段解决“拖、涨、降”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企业局域网内建立一个合同动态管理系统并不难。只要建立合同动态跟踪、管理的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合同的动态跟踪,在风险发生初期就对生产过程和要求进行及时的调整,最大限度减小甚至避免“拖、涨、降”的问题。而且,随着系统的建立和跟踪,有利于军方掌握证据,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的权利。

第四,完善标准监督,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和创新现代价格管理制度。标准监督和建设,是信息化工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几年,我国、我军在标准化建设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内容日益完备,操作和指导能力日益加强,而且各级单位对标准的重要性认识,对标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充分运用如资格审查、竞标、定型、审价等等标准所提供的时机和方法,结合实际地开展价格管理的体系审核,运用软件,建设标准监督系统,对价格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回访等,确保体系健康运行,改进措施的充分落实。

第五,从采购方管理入手,提高采购方独立价格管理的能力。为了合理的实现军方对产品价格的有效控制,军方应该建立独立的价格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价格管理能力。这一点在军民融合的条件下尤为重要。军民融合使得企业在承担依靠计划指令为主的军品合同外,还有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民品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的生产、管理都已转向市场经济为主要指导方针,这与目前我国的军品采购、管理体制有着较大的区别。为了实现军品价格的有效管理,军方应建立独立的价格管理体系,通过军方的独立管理,实现对企业军品生产与管理的牵引和约束,最终达到军方对价格管理的科学掌控。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充分运用计算机和先进软件系统,架构精干顶用的装备价格管理系统。

四、展望

军民融合是当今世界军工建设的重要特征,也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军品的研发和采购仍然以计划指令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和激励。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条件下的装备价格管理十分紧迫,而且非常重要。运用当今的信息技术,结合军标建设,定能使我军装备价格管理在军民融合的条件下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文民、秦子夫、刘怀兴.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装备采购制度[J].军民融合,2012(5):54-58.

[2] 朱丽莎.软件成本范围及计价项目探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3(4):32-35.

[3] 刘杰生.软件成本估算方法与技术现状探讨[J].舰船电子工程,2000(4):108-112.

[4] 杨国军.财务管理论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41-245.

[责任编辑、校对:东艳]

Price Management of Civil-Military Management under

Informatization

LIQi

(Naval Equipment Department,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breaks through the narrow and singl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and civil industry, ushers in the new approach of dou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forms the new mechanism of enhanc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benefi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military price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ive environm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aims to find out the military price manage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Key words: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formatization; price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40
军民融合背景下通信网络协调发展策略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00:13:09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财力资源配置的启示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3:22
军民融合模式在舰艇指挥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8期)2016-04-05 08:57:08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