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战斗力提升 加强军人品德培育

2015-08-15 00:52尹梅红李元同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战斗力军人品德

尹梅红,邵 刚,李元同

(军事交通学院政治部,天津300161)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特别强调:当前全军政治工作最紧要的是把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其中之一就是“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1]。在战斗力的诸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战斗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为此,习主席鲜明提出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军人的新要求。

1 加强军人品德培育是提升我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军人品德是军人在军事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依据调节军人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通过内化活动形成的各种品质的总和,是由军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构成的有机系统。军人品德作为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着军人行动的方向,为军人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有效地协调军队内部的关系。因此,加强军人品德培养对提高我军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加强政治品质培育,有利于战斗力的生成

政治品质在军人品德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战斗力生成的性质与方向。加强军人忠诚、爱国的政治品质培育,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根本保证。

(1)忠诚品格,铸就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忠诚是人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秩序的伦理意识与主体道德精神的体现。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既是当代革命军人忠诚品格的核心,更是强军之魂。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不变的军魂。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只有始终做到对党的理想高度认同、对党的组织忠贞不渝、对党的要求坚决恪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及习主席的信赖,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铸就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才能真正成为强军路上的战斗力量。

(2)爱国奉献,树立矢志报国的人生目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形成的一种纯朴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生存、亲和、延续和立国的精神基石;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军队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和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天下兴亡,军队首先有责。军人作为军队的主体,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革命军人把爱国奉献、矢志报国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时,就会成为最坚定的战斗力量,就会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

1.2 加强职业道德培育,有利于战斗力的激发

军人的道德品行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其中,军人职业道德的培育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爱军习武提升战斗技能,增强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加强军人职业道德培育,有利于提高官兵爱军习武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战斗技能,增强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当今时代,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官兵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官兵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艰难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血与汗、不断克服惰性和种种诱惑的过程。军人职业道德品质决定着军人在提高自身素质过程中的基本态度,它对提高军队战斗力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革命英雄主义鼓舞战斗士气,锻造刺刀见红的军人血性。加强军人职业道德培育,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保持官兵旺盛的战斗士气,锻造刺刀见红的军人血性。血性虎气,是能打胜仗的精神利器,是比物质利器更加锋利的刀刃。无论现代战争形态如何变化,都要认识其暴力的本质,坚持军人血性光芒不褪色、血性追求不淡化,确保出剑之始令敌不寒而栗,亮剑之处杀敌所向披靡。列宁曾指出:“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士兵们相信战争的正义性并且意识到有必要为了自己弟兄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会提高斗志并且肯忍受空前沉重的负担。”[2]因此,良好的军人职业道德品质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3)团结友爱积蓄战斗力量,密切官兵一致的内部关系。军队是由军人构成的群体,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官兵相互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内部关系上,尤其是官兵之间、上下之间,必须团结一致、相互尊重、平等友爱、互相帮助。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既是我国军人的优良传统,也是战胜敌人和一切困难的重大因素。

(4)严守纪律锻造战斗作风,确保令行禁止的高度统一。纪律是军队的命脉。军队只有严守纪律,才能将构成战斗力的诸多因素凝结在一起,形成整体和持久的力量,保证军队能攻善守、能征善战。19世纪著名军事理论家若米尼提出:“行动一致才产生力量,秩序可以保证一致,而纪律又是秩序的先导,如果没有纪律和秩序,是绝不可能取胜的。”[3]传统战争中打胜仗要有严格的纪律;信息化战争中,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斗争联系更加紧密,诸军兵种联合行动,更需要严格的战斗纪律和坚强的战斗作风,确保军队令行禁止、高度统一。

2 着眼战斗力的提升,加强军人品德培育的基本原则

军人品德培育是在特定的时期对特定主体展开的综合品德素质培育,其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军队战斗力的提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确立正确的培育原则。

2.1 品德培育与军队建设相一致的原则

(1)军队建设的方向决定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方向。军队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战斗力。战斗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人和武器,因此提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军人的素质。军人品德是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建设必然会对军人的品德提出相应要求,这个要求在军人品德培育过程中转化为培养目标。如果军人品德培育偏离了军队建设对军人品德的客观要求,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2)军队建设是军人品德培育的最终检验标准。军人品德培育的目标是通过提升军人素质最终提高战斗力,这就决定了军人品德培育不应只停留在对品德规范体系的认知上,而应将其内化为道德品质的标志,使军人能够自觉地按照军人品德规范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因此,军队建设是检验军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最终标准。

(3)军人品德培育要善于在军队建设中创新发展。军人所参与的军队建设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军人品德培育只有尊重军人在实践活动中的首创精神,才能富有创造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军队建设的领域不断地拓展,军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品德观念。这些新的品德观念不是天然地存在于军人品德培育过程中,而只能是产生于军人所参与的军队建设的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军队建设对军人品德的要求,培育主体必须自觉地、不断地更新观念,从军人品德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的观念,用来培养军人的道德品质。

2.2 主导作用与能动作用相统一的原则

军人品德培育过程是培育主体与培育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既包括培育主体对培养对象积极施加影响的过程,又包括培育对象在培养主体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己品德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军人既是自我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培养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对象的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

(1)培育主体在军人品德培育中具有主导作用。在军人品德培育活动中,培育主体把握着军人品德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代表军队对军人提出品德方面的各项要求。作为军人品德培育过程的组织者,应确定培育目标、制订培育计划、选择培育内容、创造培育环境,运用有效的培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培育对象施加影响,有效地控制和调节着军人品德的形成过程。作为培育对象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应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培育对象品德状况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其内在需要,激励其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以实现军人品德培育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2)培育对象在军人品德培育中具有能动作用。在军人品德培育过程中,培育对象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移植于自身,而是能动地接收培育内容。这种能动作用表现在:培育对象总是依据自己原有的品德,对培育主体施加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选择,并对所接受的培育内容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个性化,成为自身道德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培育对象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以主体的姿态能动地认识自己的品德,并按照军队建设的要求能动地改造自己的品德。

(3)主导作用与能动作用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培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培育主体的激发和引导,而培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实现也离不开培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没有培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培育主体施加的影响就不可能为培育对象所认识和接纳,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培育目标。培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在于正确引导和充分激发培育对象的能动作用,使之能够主动地接受并自觉实践军人道德规范体系,从而形成符合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道德品质。

2.3 道德认知与躬身践行相结合的原则

知行统一是评价品德培育效果的标志。知与行的统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前军人实际道德生活中往往存在着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两张皮”,军人道德他律性明显、自律性不足,存在“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等知行不一的现象。要克服“两张皮”现象,在军人道德培育中就必须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1)真知真信才能真践行。道德行为在一般意义上讲是在理智的思想支配下通过意志的推动产生的行为。康德曾说:“只有客观的规律和主观的对实践规律的纯粹尊重,才能决定意志,因而也才能决定我们遵从这一准则,仍然照规律办事。”[4]只有在真知真信之后,主体才能在内心充满对道德素质的尊重和渴求;才能在情感和意志上打下牢固的道德烙印;才会在实际行动中保持遵守道德要求的内在动力。

(2)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品德的根本途径。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因此,社会实践在人们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军人品德培育中,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每个军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3)道德认知与躬身践行相互促进。只有当军人深刻认识到品德素质的重要性,才会自觉并有意识地培养相应的品德素质,并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知”促“行”。反过来说,当军人按照相应的品德要求从事道德行为时,不仅能够得到社会和他人的称赞,而且自身也会感受到愉悦的心情,这种躬身实践能够增加其对品德素质的体悟和尊重,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军人品德素质重要性的理解和认同,以“行”促“知”。

3 着眼战斗力的提升,加强军人品德培育的具体措施

要增强军人品德培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依照培育原则采取正确而有效的实施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3.1 提高培育主体的能力素质

在军人品德培育中,培育者作为培育目标的提出者、培育活动的组织者、培育效果的评价者,其能力素质对培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1)在言传上下工夫。“丰富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高尚道德素质的源泉。”[5]言传即传授道德知识,是开展品德培育最基本的方法。首先要确保教育内容的正确与科学。要时刻围绕提升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展开教育,决不能出现不讲政治、偏离主线的问题。其次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充实与更新。针对目前课堂品德教育存在的内容僵化、兵味儿不足、脱离实际等问题,培育主体应特别关注官兵思想道德培育中的热点、难点和关节点,将书本理论与军事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抓住时代特征,把准军人特质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品德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在身教上做榜样。身教重于言传。与言传相比,身教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对于当前从事军人品德培育工作的教育者来说,往往和受教育者身处同样的战斗群体,在日常的朝夕相处中,自身的一言一行所反映出的品德素质,会被受教官兵看在眼中、记在心头。倘若教育者言行不一,不仅会令以往的理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会激起受教者的逆反抗拒心理,为以后的培育工作设置难以逾越的阻碍。这就要求教育主体不仅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还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严格依照道德原则标准为人处世,为受教育者做好榜样。

3.2 强化培育对象的自我修养

强化培育对象的自我修养,激发其在品德修养上自觉提高素质和能力,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有助于增强培育效果。

(1)重学。重学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要途径。重学的程度越高,修养的质量就越好,对自我修养的实践就越有益。重学就是对学习科学理论的重视和自觉。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科学理论,才有利于军人品德、自我修养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内省。内省是实现自我修养的必经之路。人贵有自知之明,这种自我认识的途径就是内省。从本质上说,内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活动,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反思。理性反思有助于军人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使自我修养达到理想的境界。

(3)力行。力行是实现自我修养的养成环节。力行能使军人在实践中坚定进行自我修养的意志,因为自我修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提升、循序渐进的过程,意志力是自我修养的基础,实践性是意志力的特性,实践越充分,意志力就越会得到磨炼,意志品质就越会得到巩固。因此,军人品德的自我修养必须坚持长期实践养成。这就要求军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养成习惯,终身不怠。

3.3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科学的品德考评体系,能够引导和激励军人道德认知和实践水平不断进步,推动战斗力的提升。要提高军人品德考评的准确度,必须建立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标准体系。

(1)分层细化品德考评内容。首先将品德考评内容总体区分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两个层面。其次将政治品质细化为理想信念、军魂意识、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考核要点;道德品行细分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考核要点。最后对各个考核要点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提升战斗力再次进行细化解读。通过细化分解,形成系统规范的考核内容体系。

(2)量化测评各项指标。依据品德考评内容要点可设置政治立场、理论素养、党性观念、军魂意识、政治纪律、敬业精神、战斗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意识等测评指标,评定意见分优、良、中、差4个等级,使每个要素由宽泛变细致、由无形变有形,便于考核评价。

3.4 优化军队集体的道德环境

道德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促进人们的道德行为。军队集体环境是军人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培育主体可以依据一定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改造军队集体道德环境,使之对军人产生感染、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

(1)强化道德舆论导向。舆论一般都带有主观意向的性质。人们总是依据自己所认同的道德标准去评价道德行为的善恶,并且按照自己的道德经验去褒善贬恶。当舆论能按军人道德规范对军人道德行为的评价做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时,它会对军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在军人品德培育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励军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同时,对不良的道德行为也要坚决给予揭露和批评。

(2)树立道德榜样示范。树立榜样的实质是社会和集体向军人传达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和引导军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使军人掌握评价的标准。通过榜样教育,可激发人们对榜样人物学习和模仿的愿望,并把榜样作为鼓舞自己前进的偶像。在树立榜样时,要紧紧围绕提升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把那些政治品质好、道德要求高的道德标兵树起来;要善于挖掘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决不能把典型神秘化、绝对化、凝固化,给人以榜样“好而难学”“高不可攀”的印象。

4 结语

当今时代,军人品德培育己成为军队战斗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加强军人品德培育对我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紧紧抓住战斗力这一军队核心要素,在提升战斗力的视阈中增强军人品德培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1] 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N].解放军报,2014-11-02(1).

[2] 列宁.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17.

[3] 刘聪.若米尼传[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298.

[4]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6-17.

[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2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66-167.

猜你喜欢
战斗力军人品德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军人就该这个样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基于改进雷达图的战斗力生成要素分析技术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