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莉
纳税筹划,就是企业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经营、财务处理方式等方法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必须注意的是,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企业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否则很容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逃税等非法行为,面临巨额的罚款而得不偿失。目前,虽然很对企业针对纳税筹划都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对其重视依然不够,在针对纳税筹划的管理中,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为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合适的筹划方案,在允许的范围内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
总的来说,纳税筹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即需要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了解,又能根据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经营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筹划决策。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使得企业对于纳税筹划工作人士不足,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加以重视,影响了纳税筹划工作在企业的展开。比如,有些企业在试图节税的时候,没有认真研究国家税收政策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甚至将纳税筹划简单视为偷漏税。也有的企业在平时的管理,尤其是在财务方面,没有给与税收筹划足够的重视和鼓励,使得工作人员缺乏筹划意识,仅仅按部就班的工作,使得筹划工作很难在企业普及开来。
纳税筹划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相关工作的主要因素。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纳税筹划工作涉及到企业几乎所有的经营和财务互动,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从全局角度来进行筹划工作;而从具体业务来说,纳税筹划实际上是一种财务的优化行为,主要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税负,同时规避税务风险,以此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水平以及经营效益。但是,关于纳税筹划,必须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纳税筹划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操作和实施,以及专业的税收知识和财务理论的指导。而从实际运行来看,我国大多企业没有相关机制来引进或培训这方面人才,这将导致很多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纳税筹划工作要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虽然也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视角比较狭窄,是考虑短时间内的减税效果,或者只考虑减税效益而忽视相应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在工作中陷入困境,很难取得有效的减税效果。也就是说,效益型和长期性是企业在从事进行筹划工作所必须考虑的两项基本原则。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很难完全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考虑。例如,有些筹划方案可能在长期内才有效果,如果企业不能从全局进行考虑的话,只是着眼于短期效益的话,就很有很能错失最佳的筹划方案,从而给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改善纳税筹划工作的现状,必须要从思想上对其真正的重视起来。首先,对于管理层来说,必须要从企业的高度深入认识税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而能够正确认识筹划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将筹划工作仅仅作为一项日常流程对待,需要将其提高至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进行考量。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企业应该就纳税筹划等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得员工在处理日常业务的同时具备基本的节税意识,争取从一项业务发生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筹划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企业也需要认识到,纳税筹划工作并不是辅助性工作,也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保证,是一项综合性的财务工作,在进行投资或经营决策的同时,也必须将税收因素考虑进去。比如,自从运输业纳入到“营改增”之后,运输方面的支出允许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那么,企业在发生采购或销售行为的时候,运输方面的支出也就具有了纳税空间。所以,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运输费用的处理方式。比如,甲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乙企业采购100万元的货物,同时发生运输费用10万元。如果将货物费用和运输费用分开核算的话,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17%+10*11%=18.1万元;而如果与以企业协商,由乙公司负责运费,并将运费计入到商品价格的话,此时可抵扣税额为:(100+10)*17%=18.7万元。由此可见,采取第二种方式,将增加可抵扣进项税额,从而减少增值税额,减轻企业税负。所以,纳税筹划工作存在于每一项业务中,企业必须提高筹划意识,将纳税筹划工作融入到企业每一个细节当中。
纳税筹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都比较高的工作,而且随着我国市场机制和税收体系的日益完善。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面对日益复杂信息,还需要面对各种税收规定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种种因素,要求企业相关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深厚的和税收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税收环境,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企业必须加强针对专业性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方面,企业应该识别所需人才的性质,保证引进的人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和企业实际工作想适应的纳税筹划人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当前在纳税筹划方面存在的不足,保证企业财务质量的提高。而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企业也需要加强培训力度。现有财务人员对企业实际情况都比较熟悉,所欠缺的可能就是节税意识,所以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素养,并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对员工进行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纳税筹划再教育。从而使得员工能够重新认识现有工作,让其在工作中保持纳税筹划的意识,如此一来,也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培养足够的专业性人才。
纳税筹划必须是以合法为前提的,所以在进行筹划工作之前,企业必须对国家各种财税政策和优惠政策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来设定适合企业具体事情的筹划方案,以达到减少税收支出的目的,这也是进行筹划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同时,筹划工作并不是独立进行的,必须要将其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将筹划工作作为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工具,并从企业的长远角度加以考虑,不计较短期的得失。同时,企业必须注意的是,进行纳税筹划工作,考虑的并不是简单的节税,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保证企业的整体收益的优化以及长远利益的最大化。有时候,一项筹划方案确实可以实现节税的目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企业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得不偿失。而且,减少税款的支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增加企业效益,因为将纳税筹划方案付诸行动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将纳税筹划目标定为少缴税款,那么很有可能到最后税款确实少缴了,但却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企业效益反而下降。所以,对于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企业必须从整体性和长远性来考虑,加强对方案的统筹协调能力,从而将纳税筹划真正的用来增加企业效益。
总之,纳税筹划确实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也需要正确的加以运用。否则,不仅达不到节税的目的,反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随着税收体系的日益完善,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企业必须根据税制改革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自身纳税筹划方案,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可行性和经济型,以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 周旭丽.浅议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