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化补缺

2015-08-15 00:51杨光毅
今日重庆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脉厂房人文

文│杨光毅

这一期,我们把“生态”当成了惟一主题。

显然,“生态”绝非仅仅自然,还有“经济生态”“人文生态”等诸多不可或缺的元素。

难于穷尽,用一些尚未呈现的小故事,为“生态”主题补缺。

一组雪花飘落的照片,在李章平的朋友圈扩散。

最近,李章平的微信,总喜欢晒家乡的山山水水,还有家乡人的日子。

他的家在秦巴山区,那个称为“中国生态气候明珠”的地方。

与李章平家乡毗邻的巫溪,余明芳在差不多相同的时段,做着跟李章平几乎同样的事。

家乡情结自是原因之一。更关键的要件是,那些被他们在微信里反复晒的山水,是多年呵护的结果。良好的自然生态,给予了他们“晒”的冲动和“晒”的可能。

逢周末,习惯漫无目的到处走走看看的朋友,闲逛到了北部新区。

他喜欢这样的行走。

埋入记忆废墟的景象,无端冒出来。从单纯的厂房到写字楼入驻,再到商住小区融入,这里早已不是仅有产业空转的物理空间。

就像他在另一个小城遭遇的细节,从公共卫生间的窗户望出去,入眼即是一幅无需修饰的图画,厂房与小区与城市公园,同一个角度入画。

这是他喜欢的经济生态。

在这个城市里,喜欢行走的远不止一个人、一群人 。

一个完整积淀了城市文脉的传统街区,正在打造。包括白象街。

一群背着相机的城市行者,正在实施他们的“城市影像留存计划”,用一种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寄望永久留存多年积淀的城市文脉。

留存对象,也包括正在打造的传统街区。

但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并未采取“牺牲”传统的模式。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努力让另一种“生态”——人文生态,跟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一样,在融合与和谐中,同步向前。

谨此叙述,以这些小故事,为本期“生态”主题补缺。

猜你喜欢
文脉厂房人文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报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