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阳
电影类型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功夫电影曾经是风靡影坛的重要电影类型,但近年来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与功夫电影缺乏风格与审美上的创新不无关系。桑托格斗电影是盛行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墨西哥影坛的重要电影类型,此类电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格斗文化的宣传而演绎国际化的英雄形象,所以桑托电影与我国的武打电影在内涵侧重上有所不同。众所周知,我国的武打动作电影更多地着眼于展示民族精神,而桑托电影则更多地揭示人类的普世精神价值。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桑托式的普世英雄无疑更容易被各民族观众所接受,也就是这个世界的发展需要电影对普世精神的不懈追求。出于剧情的需要,桑托的格斗电影并不特别注重打斗方式上的精密设计与构思,这也就造就了桑托电影与我国武打片既具有动作片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1]通过对桑托电影动作设计与拍摄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电影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国外动作片的特色与风格,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创作出更优秀的功夫类影视作品。
由于格斗电影主要阐释与解读了善与恶、正与邪之间的斗争,而所有电影故事情节均倾向于将人物形象的正邪区分,因此,格斗电影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特色展示的平台,墨西哥也不例外。因此在墨西哥电影中,能够完全具有墨西哥特色的就是格斗类型电影。墨西哥格斗片中蕴含的民族习俗与历史印记,使其成为墨西哥文化的某种象征。但是,从历史沿革来看,格斗片最初在墨西哥被划分粗俗与暴力的电影类别,直到桑托电影的问世才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总体来说,我们应该注意到墨西哥的150多部格斗影片中,桑托的作品就有53部之多。墨西哥格斗电影的故事模板均来自于桑托的作品,并且桑托的电影作品均以自己的名字进行命名。桑托去世后,墨西哥格斗电影创作基本停滞,格斗电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那些酷爱格斗电影的观众,仍然在观看那些老旧的影碟。桑托电影在墨西哥格斗电影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1952年摄制的包括《银面人》在内的4部格斗片,不仅为墨西哥格斗电影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让桑托形象深入到了观众的内心。可以说桑托的英雄形象不仅来自于银面人的光辉称号,同时也来自这种以银色面具为主要特征的英雄外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具不仅在墨西哥格斗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而且从影片《银面人》开始,面具被更多地运用到电影创作中,面具的使用不仅有利于电影故事的创作,还有利于人物角色的转换,同时还给电影人物带来了一种神秘和诱惑,可以说,面具已经成为桑托电影里英雄的标准配置,并成功地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桑托电影题材主要来自于格斗、恐怖和科幻。桑托的早期电影作品《桑托大战毁灭者》以及《桑托对战僵尸》,使桑托正式进入墨西哥电影产业,并在电影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62年,桑托以充满魅力的恐怖电影《桑托大战女吸血鬼》一举获得国际化的影响。在上个世纪70年代,桑托电影开始在全世界取景拍摄,足迹遍及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海地和美国等,同时桑托的电影生涯也进入鼎盛时期。从70年代末期开始,桑托的出镜率不断降低,1981年桑托出演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空手搏击者的愤怒》,随着1984年桑托去世,墨西哥格斗电影的辉煌也画上了句号。
桑托电影具有一般动作电影以打斗为主题的特点,但我们注意到,墨西哥式的格斗与中国功夫不同,其要受到一系列规则的严格限制,例如格斗中不得用拳、腿和膝盖,这种格斗的本质是一种表演形式的体育运动,而不是为了一招毙命式的杀人。为了保持影片动作设计的可观赏性,桑托电影注意运用打斗时的保护器具,这也使得影片更具有真实性和专业性。但与我国功夫电影中的多使用棍子、刀枪不同,桑托电影中较多的借助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桌椅、花瓶等。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桑托经常将这些物品作为防卫性武器投向对手。此外,桑托也没有我国电影中“武林高手”的“专业化”防卫武器,唯一可用的就是一些烟雾类器物,可以在危机时帮助逃生。[2]
桑托电影与我国武术动作类电影有一个共同点,都十分注意利用强弱对比制造悬念。显然,当影片中打斗双方在身高、数量等方面存在巨大反差的情况下,打斗结局在观众看来会具有不确定性,巨大的悬念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突出主题、提高整部影片的可观赏性。例如在影片《桑托对杭瓜纳华托的木乃伊》中,木乃伊的身高有两米多,而小侏儒身高还不足一米,这种身高上的差距给人一种形象与能力的巨大反差,无疑加大了整个打斗过程的悬念,这种充满戏剧性结果的情节,使桑托的朋友这一边缘角色更加鲜活而富有魅力。
在桑托影片中不乏徒手搏斗的影片,这种搏斗方式更能展现电影人物的本领与智慧。相对于我国功夫动作电影较多利用武器而言,桑托的徒手搏斗的场面更多。由于桑托身高原因的限制,在许多电影中并不是主角,但是桑托依靠高超的技艺和敏捷机灵的动作贏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在桑托的电影中,枪的作用有限。桑托只有在对付一些非人类的对手时才会用枪,相反在《桑托对抗犯罪头目》等多部影片中存在被对手用枪逼到绝境的镜头,但剧情一般不会就此结束。桑托总是赤手空拳地反击并获得难得的逃生机会,以此延续剧情。
在我国传统武侠片中,影片人物的腹部是最重要的身体部位之一,在打斗时是保护和攻击的主要部位,因此,我国武侠片通常会展示腹部肌肉,以达到侧面显示人物身份和武学造诣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展示影视人物的英雄气概。桑托电影中的主角并不会刻意进行身材展示,纵观桑托的电影,只有在影片《桑托对抗犯罪头目》中以赤裸上身的形象出现。此外只有在擂台比赛中,出于比赛服装的要求,才会展露上身。而在擂台之外的其他打斗场景中,桑托的衣着一般比较完整,极少出现展露身材的情节,甚至用面具来遮挡自己。
在桑托去世后,有个别的格斗员进行了类似的拍摄尝试,以塑造出新的“桑托”式人物形象,但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在格斗动作片中,格斗动作都会带有暴力的性质,但是仔细看来,这些动作还是可以分为技术性动作和暴力性动作,一般来说,格斗时的动作更具有技术性,而打斗时动作的暴力倾向更为明显。但是桑托饰演的形象技术型的居多,因此桑托电影多为技术性的打斗。例如擂台比赛的场景几乎存在桑托的每一部影片,而将对手腾空托起,然后将其磕在弯曲的膝盖上,使对手腰折,是桑托的代表性动作。这一动作的整个过程无不充满着技术性。又如在影片《桑托对抗僵尸》中孤儿院的对决场景中,僵尸拿起身边的椅子,高高举举起砸向桑托,此时观众无不为桑托的安危担心,但是他却迅速从僵尸胯下运动到其背后,并给僵尸沉重一击,这种技术性动作及其中展现的智慧令观众惊叹。
佩戴面具进行打斗是桑托电影的重要特色,这也就决定了桑托觉得蒙羞的方式比较特殊,那就是被对手揭下面具。在影片中,桑托并不十分在意被打败,也不觉得这是丢脸,然而被对手或敌人揭下面具,就会令他觉得十分蒙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面具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家族积淀内容,面具是其父亲的亲传,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传家宝十分类似。这一点可以从电影中频繁出现的家族传承的潜台词得到印证,例如在影片《查诺克和桑托的儿子对抗吸血鬼杀手》中,桑托在将面具郑重地交给儿子时对他说:“我现在把这副面具交给你,这是我一生的荣耀与良好品行的象征,你作为我的儿子,必须要继承这份荣耀,不能给家族抹黑。一旦你戴上这副象征善良与正义的面具,就不能再把它拿下来。”由此可见,这种承载了更多家族文化积淀的面具一旦揭下,是对桑托何种程度的侮辱。其二,面具是保护隐私的重要屏障,一旦面具被对手揭下,就会面临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正是因为有面具保护其家人,桑托才能做到为了维护正义而义无反顾。桑托可以为正义而大义凛然、不怕牺牲,但必须顾忌朋友亲人的安全。这也是不以真面目示人的重要原因。其三,面具对桑托已经成为正义与力量的化身,只有戴上面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一旦被摘下,就会感到对自身价值的蔑视与侮辱。因此保护面具不被对手或敌人摘掉,就成为桑托电影动作设计上的一大特色。
限于电影的拍摄成本,桑托电影的镜头运用程度并不及现代电影的水平,格斗动作的设计与镜头的运用的配合也不是十分理想,甚至出现过许多桑托在格斗时偏离镜头的现象。但是从当时的条件来审视,桑托电影在镜头运用上仍然存在一些独到之处。例如,在影片中出现较多的擂台比赛场景,主要运用远景、全景以及中景镜头,同时几乎全部从擂台外取景,给观众一种观看擂台比赛的感觉,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当然,这种缺乏特写的表现形式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另外形式的不足。桑托电影的擂台外格斗场景则较多的利用近景与特写镜头。例如在影片《桑托对抗犯罪头目》中,在桑托攻击对手的场景中,影片以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充分展示对手被拳击中时的面部表情,这种震撼效果不是其他手段可以取代和比拟的。桑托电影中的近景与特写镜头更多的是对具体物件的特写,并十分注重这些物品的寓意效果。例如在影片《桑托对抗女吸鬼》等多部电影作品中,都出现过桑托脖子上十字架的特写镜头,其寓意无一例外的是威慑那些对上帝充满恐惧的非人类。此外,桑托电影中的擂台格斗部分会较多地用到俯视的镜头。例如影片《桑托对抗犯罪头目》中的擂台格斗场景中,桑托纵身一跃、借助围栏的弹力扑向对手并一招制胜,用俯视镜头展示这一动作,更有利于突出桑托动作的攻击效果。
色键抠像技术是当前电影拍摄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桑托电影虽然在拍摄手法上相对较为“粗糙”,但其黑白电影中曾经大量运用类似“色键抠像”的方式来巧妙地完成一些特定的拍摄任务。桑托电影具有明显的侦探影片的色彩,人物活动与对话场景多在车上。由于当时并没有发达的电脑技术,次类场景的拍摄只能选择类似“色键抠像”的技术来完成。
电影片段的重复使用是桑托电影拍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3]例如,影片《桑托大战地狱男爵》的末尾,就重复了影片《桑托大战毁灭者》中的机场场景。这种剪辑方式后来成为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手法。特别是系列影片中的一个主演不愿继续出演后续影片的话,制片方可以将第一部中的镜头用于续集制作。因此,电影剪辑是一项重要技术,是决定电影效果重要因素,这也是电影导演必须要认真研究剪辑技术的原因所在。
随着桑托逐步退出影坛,格斗电影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淡出墨西哥银幕。从桑托后期电影仍然运用相同的场景和镜头可以看出,墨西哥格斗电影的格斗风格上的进展较少。从墨西哥格斗电影的产生、发展与沉寂的研究,对我国功夫影片的避免重蹈覆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只有在格斗风格与拍摄技巧上不断创新,才能使这类电影永葆生机、不断发展。
[1]刘家良,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的正宗传人——刘家良导演访谈录[J].当代电影,2013(9):84-89.
[2]裘洪炯.从短片动作设计看角色性恪的塑造影响[J].当代电影,2014(3):197-200.
[3]于亮.商业动作片中的“微观动作叙事”——以电影《武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为例[J].当代电影,2013(1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