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浴,邵珠合,李国全,梁雪峰
(1.菏泽市农业局,山东菏泽 274000;2.成武县农业局,山东成武 274200)
麦棉套种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实现小麦、棉花双丰收的一种重要种植模式,已成为提高棉花单产、确保粮棉双丰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1]。这项技术对菏泽市棉花产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棉花产量高低与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2]。当前,结合菏泽市土壤肥力的新变化,开展麦套棉氮磷钾肥用量研究仍有一定意义。
1.1 基本情况 试验地为沙壤土,偏碱性,土壤肥力均匀,前茬是小麦。该试验采用10行区,小区长15 m,宽10 m,小区面积150 m2。按照从北到南施肥量递增的顺序依次安排5个处理。氮磷钾3个试验并列安排见表1。
表1 氮磷钾施肥试验小区排列
试验品种为鲁棉研15号,全生育期129 d,属中早熟品种,株型紧凑,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单铃重5.6 g,衣分41.2%,子指 10.3 g,衣指 8.9 g。
1.2 施肥情况 供试氮肥为尿素,有效含量46%;供试磷肥为重过磷酸钙,有效含量44%;供试钾肥为硫酸钾,含量51%。表2为换算成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钾后的小区施量。在棉花移栽返苗后,由于6月份持续干旱,施肥时间偏晚,6月25日第1次施肥,施入全部磷肥、钾肥和40%的氮肥;8月7日即花铃期,追施剩余60%氮肥。
1.3 管理措施 在棉苗移入大田后,浇水2次(麦收后),在全生育期防治蚜虫、蓟马、盲椿象6次,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4次。6月份中耕灭茬2次,在7月中旬中耕同时培土封垄。8月7日结合第2次施肥中耕培土1次。8月中下旬打顶去边心。自蕾期开始化控,全生育期化控4次,共整枝4次。4月23日营养钵播种育苗,5月8日齐苗,5月25日移栽,6月中下旬现蕾,7月中下旬进入盛蕾期,8月中旬进入盛铃期,9月中旬开始吐絮。
表2 氮磷钾施肥试验小区施肥量
续表2
2.1 氮肥肥效试验 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F=13.99,F0.01(4,8)=7.01,F > F0.01,处理间差异显著,区组间差异 F=0.91 <F0.05(2,8)=8.65,区组间差异不显著。所以,试验结果有效。由表3可知,处理N15产量最高,处理N15、N22.5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认为,处理N15即氮肥用量225 kg/hm2为宜。
表3 菏泽棉花氮肥效试验生育性状调查记载(09-15)
2.2 磷肥肥效试验 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F=15.05,F0.01(4,8)=7.01,F > F0.01,处理间差异显著,区组间差异 F=2.75 <F0.05(2,8)=8.65,区组间差异不显著。所以,试验结果有效。由表4可知,P12处理即180 kg/hm2产量最高,处理P12、P16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认为,处理P12即磷肥用量180 kg/hm2为宜。
表4 菏泽棉花磷肥效试验生育性状调查记载(09-15)
2.3 钾肥肥效试验 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F=7.97,F0.01(4,8)=7.01,F > F0.01,处理间差异显著,区组间差异 F=5.07 < F0.05(2,8)=8.65,区组间差异不显著。所以,试验结果有效。由表5可知,K10处理即150 kg/hm2产量最高,处理K10、K15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认为,处理以K10即钾肥用量150 kg/hm2为宜。
表5 菏泽棉花钾肥效试验生育性状调查记载(09-15)
结合黄河流域杂交棉配套栽培技术要点[3],在该试验地土壤条件下,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以225、180、150 kg/hm2为宜。由于该试验结果没有充分考虑施肥对铃重、衣分的影响,试验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1]李汝忠,赵洪亮,承泓良.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邢朝柱.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09(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