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南北雨带干冷空气侵入作用的对比研究

2015-08-13 07:16苗春生李婷王坚红吴旻刘维鑫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雨带梅雨低层

苗春生,李婷,2,王坚红,吴旻,刘维鑫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210044;2.宁夏气象台,宁夏 银川756000;3.94995部队气象台,江苏 南通226552;4.95072部队气象中心,广西南宁530021)

0 引言

梅雨期是江淮流域一年中重要的降水时段,因此梅雨雨情对江淮地区年度水汽分布特征和水资源供应起着重要作用。梅雨期内的暴雨雨强大、风力小,易造成涝灾和城市水患,但是也起着缓解旱情的作用。因此,梅雨期暴雨的分布、时长、雨强和雨量等降水特征是梅雨天气精细化分析的基础,也是暴雨局地精细化预报的重要内容。

对于梅雨期暴雨强降水的区域分型,胡娅敏等(2010)利用REOF(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析结果,讨论了江淮型、江南型、淮河型和两湖型4种类型的特征。在影响梅雨期暴雨的关键系统方面,大量研究指出,频繁发生的中尺度对流活动是造成梅雨锋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周厚福等,2009;苗春生等,2014a)。赵玉春(2011)研究了梅雨锋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作用,发现梅雨锋两侧自身水汽差异造成的质量不平衡可在梅雨锋附近激发出小振幅重力波,在梅雨锋暖湿气流一侧对流层低层产生上升运动,进而与非绝热加热过程耦合激发出对流形成一条平行于梅雨锋的对流降雨带;对流雨带北侧干下沉气流支的低层回流对于新对流系统的触发,以及对流雨带的南移起着重要作用。环流背景研究指出,基本气流的平流效应使梅雨锋移动,并对梅雨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郑永光等(2008)对国内外有关天气尺度梅雨锋研究结果(Ninomiya,1984;Kato,1985,1987)进行了综述,强调梅雨锋的位温梯度比温度梯度更显著,但是雨带和等相当位温线密集带并不重叠。有关梅雨锋中干空气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刘会荣和李崇银(2011)对济南地区的短时大暴雨进行分析,指出对流层顶附近向下的干空气侵入和对流层低层由北向南的干侵入对上升运动和锋区的移动有重要作用。诸多研究指出,江淮流域梅雨期间,来自于中高纬和中高层的干冷空气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从而增强暴雨过程的对流不稳定性,对暴雨的加强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姚秀萍等,2007;谢义明等,2008;张志刚等,2009;桂林海等,2010;郭蕊等,2013)。

大量研究深入讨论了动力、热力及湿度因子对梅雨暴雨发生发展、强度演变、雨带移动的作用,而对于梅雨暴雨的精细化分析与预报,强降水在江淮范围内的分布特征,以及相同影响因子对不同地域暴雨的不同影响形式,也是研究和预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江淮梅雨暴雨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确认梅雨期有沿淮河和沿长江的两个分离雨带,通过对两分离雨带暴雨的诊断分析与对比,探讨环流动力学因子、环境热力学因子、湿度因子、纬度效应等,尤其是干冷空气的入侵作用,对梅雨暴雨空间分布和强降水过程影响的异同,为初步改善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梅雨期暴雨预报提出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有关地形因子的影响,本文暂不讨论。

1 资料选取

选取江淮流域112~122°E、28~35°N 作为本文研究区域。利用2007—2011年梅雨期MICAPS逐日降水资料,对梅雨期淮河、长江两流域暴雨的基本特征和地域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流域分离的梅雨雨带作环流动力场的统计分析,获得江淮分离雨带的主导流型。依据多尺度环流特征,选择在分离雨带中主导流型下盛行降水影响系统的典型梅雨暴雨个例(2011年6月23日00时到6月24日00时淮河流域暴雨和2008年6月9日18时到6月10日18时长江下游及以南区域暴雨)进行重点分析比较。采用3 h一次的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降水资料、NCEP/NCAR一日4次1°×1°全球格点资料,进行典型梅雨暴雨过程的地域分布以及影响因子作用的诊断。

2 两流域梅雨暴雨雨带分离特征

依据2007—2011年梅雨期江淮流域降水资料绘制日降水量分布,并对降水区沿雨带长轴方向绘制大值轴线,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显示了梅雨强降水的统计分布特征。可见,江淮流域有3个降水带积聚区,自北向南大致为纬向分布,这与梅雨锋的纬向分布特征相对应。进一步根据梅雨锋降水区的纬向分布特征,沿降水区较长的方向绘制降水区大值轴线,并统计雨带大值轴线落区,发现在72次24 h累积降水中,约有33%的降水大值区轴线分布在淮河流域,55%的降水大值区轴线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而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之间偏西区域的降水大值区轴线仅为12%。淮河流域的多雨区主要集中在江淮东部32°N以北,淮河沿河及淮河以北区域,相对于南面的雨带,该雨带区东西向尺度较短,其宽度约为南部雨带的一半。长江流域的多雨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区域,长、宽范围明显较大。而两流域之间的降雨次多区位于118°E以西,范围窄小,降水频数少。在降水过程的持续时间方面,淮河流域的降水过程时间较短,间歇性较明显,长江流域的降水持续性相对显著。图1的暴雨大值区轴线图形势和特征,与《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81)给出的江淮流域旱涝空间形势具有的多涝—次涝—多涝区的分布相似。依据统计分析,尽管江淮两流域的梅雨习惯上被统称为江淮梅雨,但梅雨雨带的确具有沿淮河与沿长江两流域分离的特征。

图1 2007—2011年梅雨期间江淮流域雨带中心轴线的空间分布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xes of rainbelt center over Yangtze and Huaihe valleys during the Meiyu period from 2007 to 2011

3 两流域梅雨雨带的动力环流

3.1 两流域梅雨暴雨环流统计特征

对2007—2011年梅雨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2007年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过程数多于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数之外,其他年份均是淮河流域少于长江流域。对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和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的高层环流形势进行分析与统计,发现其主要存在3种形势(表1),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型(两槽分别位于乌拉尔山及鄂霍次克海附近,脊位于贝加尔湖附近)的占53.8%,两脊一槽型(槽脊位置同两槽一脊型相反)的占38.5%,一槽一脊型(槽位于乌拉尔山以东,脊位于鄂霍次克海以西)的占7.7%;而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型的占70.8%,两脊一槽型的占12.5%,一槽一脊型的为16.7%。对比发现两流域梅雨锋暴雨的高纬环流形势中两槽一脊型占到一半以上。在两槽一脊形势下,贝加尔湖以北为阻塞高压或高压脊,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附近的东北地区为低槽或冷涡,冷空气从贝加尔湖沿脊前槽后偏北气流南下,至江淮流域与暖湿空气交汇。

表1 2007—2011年梅雨期间淮河、长江流域500 hPa环流类型出现的百分率Table 1 Appearance percentage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types over Yangtze and Huaihe valleys during the Meiyu period from 2007 to 2011 %

上述分析表明,在两流域梅雨期间暴雨的3种主要环流形势中,两槽一脊型的环流形势出现率最高。本文进一步对该类环流形势下梅雨暴雨对应的低层环流系统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表明,依据对梅雨暴雨过程高空环流型的统计,在高层两槽一脊形势下,低层系统在两流域表现为:浅薄低涡更多地出现在长江流域(76.4%),辐合线更频繁地出现在淮河流域(85.7%);长江流域水汽通量散度整体比淮河流域大。表2给出了两地暴雨多次过程平均的低层涡度、散度、垂直速度的计算结果。可见,暴雨期间低层平均涡度为正值,散度为负(辐合),垂直速度为负值(上升运动);长江流域梅雨暴雨的物理量更强,造成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范围更大、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由地面假相当位温密集带显示的梅雨锋,在淮河流域的位温梯度比长江流域的弱。显然,在江淮流域活动的中尺度系统,对江淮梅雨雨带分离起着重要作用。

为更具体地认识在高低层主导环流和盛行系统配置下,两分离雨带及其梅雨暴雨的异同,根据前述统计结果,在高层均为两槽一脊的主导环流形势以及低层为两雨带盛行系统(长江流域低涡和淮河流域辐合线)的配置下,选取两雨带中典型梅雨锋暴雨个例进行诊断分析。

3.2 两流域梅雨暴雨盛行系统

在高层两槽一脊的主导环流形势下,两分离雨带低层盛行系统的两次梅雨暴雨降水分布(2011年6月23日00时至24日00时淮河流域辐合线暴雨过程和2008年6月9日18时至10日18时长江流域低涡暴雨过程)与低层系统(淮河流域辐合线和长江流域低涡)的配置如图2所示。

这两次暴雨两槽一脊的高空环流形势,均为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图略)。同时,降水落区都位于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以南,即梅雨锋锋面南侧;并位于高空急流的入口区右侧,低空急流左侧。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因子及高空急流辐散作用,有利于低层浅薄中尺度系统的维持,增强了系统中的上升运动,低空急流及其左侧的气旋式切变的动力作用也对维持低空辐合与低值系统的强度有利。浅薄的中尺度系统强度通常弱于深厚的中尺度系统,这是形成梅雨期暴雨具有雨强大、风力小特点的可能成因。

表2 500 hPa两槽一脊环流型对应的梅雨暴雨低层环流系统及物理量场统计特征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low level circul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 fields during the Meiyu rainstorm period,with circulation pattern of two troughs-one ridge at 500 hPa

两次梅雨锋暴雨发生时降水区上空的比湿都较大(图略),但是从图2b可以注意到,长江流域由于低涡环流,暴雨区的水汽输送不仅来自华南及南海北部,而且来自东海海域,两水汽源地导致长江流域的水汽供应充沛、持久。同时,在此形势下,低涡北侧的回流造成淮河流域为辐散线,从而雨带维持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暴雨的水汽输送主要为辐合线南侧南支通道的来自华南及南海的水汽,水汽输送路途较远,导致淮河暴雨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两地盛行的浅薄中尺度环流对水汽输送的不同,造成了两流域雨带特征存在差异。在动力场上,低涡自西向东移动,其持续时间长于辐合线,且表2也显示长江流域暴雨水汽通量散度和垂直运动强度均强于淮河流域梅雨暴雨过程,因此,造成长江流域暴雨强度和范围以及持续时间均大于淮河流域暴雨过程。

图2 淮河流域(a)和长江流域(b)典型梅雨锋24 h累积降水分布(阴影;单位:mm)及850 hPa合成流场(等值线表示大别山地形高度;单位:m)Fig.2 The 24-hr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shadings;units:mm)and composite 850 hPa flow field of the typical Meiyu front over(a)Huaihe and(b)Changjiang valleys(contours indicate the height of mountain Dabieshan;units:m)

4 两流域梅雨暴雨过程干冷空气作用对比

有关梅雨暴雨干冷空气影响的诸多研究指出,具有低相对湿度和高位势涡度的干冷空气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何金海等,2006;寿绍文等,2009;苗春生等,2010a,2010b;侯淑梅等,2014)。

4.1 干冷空气对两流域梅雨锋影响

梅雨期间梅雨锋附近温度锋区的强度弱于湿度锋区,因此假相当位温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梅雨锋干冷气团和暖湿气团交界面的特征。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次梅雨锋过程的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如图3所示。

图3a、b分别给出了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梅雨锋的垂直剖面,它们均显示假相当位温的密集带(梅雨锋)南侧为强降水位置(黑色粗短线);长江流域假相当位温密集带比淮河流域假相当位温密集带更强、更密集,且淮河流域位温密集带最强处位于约950 hPa低层,而长江流域位温密集带最强处位于约700 hPa中层。

图3还显示,淮河流域干冷空气中心(位温324 K)位于中高层600 hPa附近,梅雨锋前暖湿空气中心位于低层,淮河流域干冷气团与暖湿气团因纬向辐合线系统的作用在淮河流域相汇,形成干冷气团和暖湿气团南北向并列,降水发生在梅雨锋偏暖湿一侧的34°N。长江流域干冷气团范围大、强度更强(位温316 K),中心位置偏低,位于700 hPa附近,由于低涡的旋转效应,在低涡控制区域,暖湿气团由底部逆时针插入梅雨锋后冷干气团的下方,干冷气团逆时针卷入中尺度气旋,形成上冷干、下暖湿的对流不稳定分布(图3b梅雨锋后),强降水主要在梅雨锋偏暖湿一侧的30°N。因此,在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剖面图上,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带(梅雨锋)南缘对雨带位置有良好的指示性。对比这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假相当位温,其共同点是:锋区发展强烈,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带贯穿整个对流层。但是,干冷空气的中心强度在长江流域暴雨中更强,因此,就假相当位温而言,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干冷空气入侵更为强烈。总之,梅雨锋(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带)在两流域的不同形态,对两流域梅雨暴雨特征和雨带分离有重要影响。

4.2 干冷空气对两流域气团活动的影响

为更清晰地表现梅雨暴雨在两流域干湿气团特征方面的差异,定义相对湿度小于60%的区域为干区(图4中灰色阴影所示),并比较梅雨暴雨过程中两流域相对湿度的经向垂直变化。由于暴雨中尺度系统不同,辐合线造成淮河流域为干湿气流汇合,低涡造成长江流域为干湿气流的混合。

图3 梅雨暴雨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单位:K;黑色块表示降水区) a.23日18时淮河流域假相当位温沿120.19°E的纬度—高度剖面;b.10日00时长江流域假相当位温沿118.09°E的纬度—高度剖面Fig.3 Latitude-height cross sections of potential pseudo-equivalent temperature during the Meiyu rainstorm period(units:K;the black block indicates rainfall location) a.the cross section of potential pseudo-equivalent temperature along 120.19°E over Huaihe valley at 1800 UTC 23 June 2011;b.the cross section of potential pseudo-equivalent temperature along 118.09°E over Changjiang valley at 0000 UTC 10 June 2008

图4 梅雨暴雨过程的干空气入侵特征——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对湿度分别沿120.19°E和118.09°E的纬度—高度剖面(单位:%;阴影表示相对湿度小于60%) a.淮河流域23日12时;b.淮河流域23日18时;c.长江流域9日18时;d.长江流域10日00时Fig.4 Dry intrusions during Meiyu rainstorm:Latitude-height cross sections of relative humidity(units:%)along 120.19°E over Huaihe valley at(a)1200 UTC and(b)1800 UTC 23 June 2011,and along 118.09°E over Changjiang valley at(c)1800 UTC 9 and(d)0000 UTC 10 June 2008

图4a、b显示,受到南侧暖湿气流的辐合阻挡,淮河流域的干空气从高层垂直向下伸展;6 h过程中,干区底部(7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从650 hPa降到750 hPa附近,干空气中心强度也进一步增强。对应雨带的湿气团(>90%)中心(100%)位置偏高,干湿空气团南北向并列,不利于强降水的持续。图4c、d反映了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干湿变化。可以看出,暴雨干区范围大、位置低,由于低涡旋转效应,干空气的下伸呈倾斜状,6 h过程中,干区底部(7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从750 hPa降到950 hPa附近,并形成一个相对湿度为40%的干气团次强中心。显然低涡有利于干气团向低层扩散,也有利于湿气团向梅雨锋后干气团下部卷入。而湿气团的中心(100%)位置也低,综合效果有利于不稳定对流的加强和雨带维持。这与长江流域雨带水汽条件在低层更充沛,以及低涡系统和低层辐合线系统的动力结构差异有直接关系。

4.3 综合因子对两流域梅雨暴雨的影响

前述分别讨论了动力环流系统、梅雨锋系统、干冷气团势力等因子在两流域分离雨带的梅雨暴雨主导系统中的影响。为考虑这些因子的综合效果以及对涡度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湿位涡进行讨论。湿位涡(moisture potential vorticity,MPV)和倾斜涡度发展(slantwise vorticity development,SVD)理论对有利于暴雨低值系统发展的动力、热力和湿度环境条件进行了综合,其结果可直观显示出湿等熵面的倾斜将引起垂直涡度的增长(王子谦等,2010;苗春生等,2014b)。

p坐标系下的湿位涡表达式(吴国雄和蔡雅萍,1997)为

其中:

为湿正压项(MPV1),ζMPV1表示惯性稳定性和对流稳定性的作用;

为湿斜压项(MPV2),ζMPV2包含湿斜压性和水平风垂直切变的贡献。

在无摩擦湿绝热大气中,系统涡度的发展由大气层结稳定度、斜压性和风的垂直切变等因素影响。在湿位涡守恒条件下,由于湿等熵面的倾斜,大气水平风垂直切变或湿斜压性增加,能够导致垂直涡度显著发展,称之为倾斜涡度发展(吴国雄和蔡雅萍,1997)。其发展条件为根据图3梅雨锋位温θe的垂直剖面可知,在梅雨锋暴雨区域的中低层、中尺度低涡和辐合线伸展的空间内,由于气团具有下层暖湿的特征,θe随高度减小,又由于p坐标轴是向下增大,因此(4)式中大于0,为达到判据(4)式大于0,即涡旋发展需在ζMPV2>0的区域。

图5给出了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MPV2的垂直剖面。可见,强降水雨带位于梅雨锋暖湿气团一侧,对应着上方ζMPV2>0区域。结合图3中相应位置的位温随高度分布,可知暴雨区上方的Cd分别为0.08(淮河暴雨)和0.13(长江暴雨)。因此,动力、湿热各因子的综合效果有利于暴雨低值系统的增强和维持以及暴雨在暖区的分布活动。

图5还显示,在梅雨锋冷区一侧,两流域分别有显著的ζMPV2<0的倾斜负中心,它们反映了梅雨锋冷区的次级环流特征和动量下传的路径走向。因为负中心指示(3)式小于0,即要求

在梅雨锋区,等位温线θe基本是纬向分布的,因此,即位温经向梯度大于其纬向梯度。为满足(5)式,需要,由于降水区高空为西风槽前,为大风速,当低层为低涡时,对应梅雨锋干冷区一侧的风自东向西,与高层反向且风速小,并且纬向风随高度的切变大于经向风在垂直方向的切变,所以风速垂直切变满足条件;当低层为辐合线时,梅雨锋干冷区一侧风速小于高层,风向主要自西向东,纬向为主,所以也有成立,并且根据坐标性质和要素分布有成立,于是有满足(5)式条件的ζMPV2<0,即图5中梅雨锋干冷区的负中心,指示高层干冷动量向暴雨区的下传,向低层梅雨中尺度系统输送动量,维持中尺度系统的活动。ζMPV2<0负中心还显示,动量下传是自北向南随高度下降南倾的,对于淮河流域暴雨,动量下传路径更陡峭,对长江流域暴雨,动量下传的路径倾斜度大,因为同样从400 hPa到底层,ζMPV2<0中心在长江流域跨5个纬距,在淮河流域跨3个纬距。负中心动量下传位置对暴雨区的指示性明显。

因此,综合因子对两流域雨带的影响受高低空影响系统配置的控制,总效果维持了雨带在两流域各自特征及雨带分离。

图5 淮河流域23日18时(a;沿120.19°E)和长江流域10日00时(b;沿118.09°E)湿位涡MPV2的垂直剖面(单位:PVU;黑色标志为降水区)Fig.5 Latitude-hight cross section of baroclinic part of moisture potential vorticity(units:PVU;the black block indicates rainfall location)(a)along 120.19°E over Huaihe valley at 1800 UTC 23 June 2011,and(b)along 1118.09°E over Changjiang valley at 0000 UTC 10 June 2008

5 两流域纬度及冷空气密度效应分析

图5中动量下传的ζMPV2<0中心显示了动量下传向南倾斜,即下传过程中向南移动。不同时刻的MPV2演变图(图略)显示,在梅雨暴雨过程中,ζMPV2<0倾斜区域中强的负中心在高层(300~400 hPa)随时间增强,并随时间向下、向南移动,即干冷动量向下、向南传递。

下面讨论干冷中心移动中的地转效应。由于该类中心在梅雨暴雨过程中具有向下、向南的运动分量,并保持有高层槽前地转流的性质。因此,在地转风的分量表达式中,

首先考虑干冷动量中心向南移动的v分量。长江与淮河两流域所处纬度相差约4个纬距,地转参数f在淮河流域大于在长江流域,因此在同一高空形势下,如果槽前在两流域近似,则干冷动量中心向南移动的v分量在淮河流域将小于在长江流域,如即向南移动的分量在淮河流域比在长江流域小约1/10。这与上述分析中淮河梅雨暴雨的干冷动量中心南移距离(3°纬距)明显小于长江梅雨暴雨干冷动量中心的南移距离(5°纬距)一致。

其次考虑冷空气密度。图6显示,干冷动量中心强度在淮河流域(-1.2)强于在长江流域(-0.8),冷空气具有更大的密度,因此与f类似,大值ρ将使干冷动量中心的南移分量v在淮河流域小于在长江流域。这造成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梅雨暴雨雨带的结构差异。

6 结论

通过统计与诊断(暂不讨论地形作用),对江淮梅雨暴雨的雨带分离,两分离雨带的不同特征,以及冷干空气对两分离雨带的不同影响有了更深认识。结论如下:

1)2007—2011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大值区轴线图显示,习惯上统称的江淮梅雨,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呈现雨带分离,表现为多雨—次多—多雨的分布态势,两个多雨区,一个在淮河流域,一个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区域。这与中国旱涝分布图集给出的江淮流域旱涝空间分布形势相似。

2)2007—2011年梅雨暴雨期高低空环流形势和系统的统计结果表明:两流域雨带梅雨锋暴雨高层主导环流型为两槽一脊型,在淮河流域占53.8%,在长江流域占70.8%。在此主导环流型下,低层盛行系统为:低涡更多地出现在长江流域(76.4%),辐合线更频繁地出现在淮河流域(85.7%)。低空浅薄系统性质对形成梅雨暴雨具有雨强大、风速小的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低涡造成长江流域雨带的水汽输送有南方和东方两个主要源地,而淮河流域低层辐合线系统形成的水汽输送主要为南方源地。

3)江淮梅雨锋在两流域均表现为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带,降水发生在密集带暖区一侧。在垂直结构上,梅雨锋及其北侧的干冷空气团在淮河流域更为陡峭和狭窄,在长江流域则倾斜度较大并更宽厚。干冷空气在垂直方向的位置为淮河流域较高、长江流域较低。梅雨暴雨过程的正涡度、辐合散度、垂直上升速度分布和量值也显示,在长江流域强于在淮河流域,造成梅雨暴雨范围在长江流域更大。这与长江雨带水汽条件在低层更充沛,以及低涡系统和低层辐合线系统的动力结构差异有直接关系。

4)湿位涡对环流动力和湿热动力综合因子的表达显示,强降水雨带位于梅雨锋暖湿气团一侧,对应着上方ζMPV2>0的正涡度增强区域,有利于暴雨低值系统的增强和维持,以及暴雨在暖区的分布。同时梅雨锋北侧,干冷空气从对流层中高层向下侵入,干冷动量中心的下传与ζMPV2<0中心区对应,其前缘对暴雨纬向位置有指示性。干冷动量下传具有向南的分量,在淮河流域向南分量小,显得下传路径较陡峭,在长江流域向南分量大,路径倾斜度更大。纬度效应和冷空气密度也影响着动量下传中向南分量的移速,在淮河流域较小,在长江流域较大。

桂海林,周兵,金荣花.2010.2007年淮河流域暴雨期间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气象,36(8):8-18.

郭蕊,苗春生,张楠.2013.一次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的大别山地形敏感性试验[J].大气科学学报,36(5):626-634.

何金海,吴志伟,江志红,等.2006.东北冷涡的“气候效应”及其对梅雨的影响[J].科学通报,51(23):2803-2809.

侯淑梅,孙兴池,范苏丹,等.2014.切变线冷区和暖区暴雨落区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37(3):333-343.

胡娅敏,丁一汇,廖菲.2010.近52年江淮梅雨的降水分型[J].气象学报,68(2):235-247.

刘会荣,李崇银.2011.干侵入对济南“7.18”暴雨的作用[J].大气科学,34(2):374-386.

苗春生,赵瑜,王坚红.2010a.080125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降水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学报,33(1):25-33.

苗春生,谢洁,王坚红,等.2010b.一次山东半岛强冷流暴雪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33(3):257-265.

苗春生,吴旻,王坚红,等.2014a.一次浅薄低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发展机制分析[J].气象,40(1):28-37.

苗春生,刘维鑫,王坚红,等.2014b.梅雨期经大别山两侧暴雨中尺度低涡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33(2):394-406.

寿绍文,励申申,寿亦萱,等.2009.中尺度大气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77-279.

王子谦,朱伟军,段安民.2010.孟湾风暴影响高原暴雪的个例分析:基于倾斜涡度发展的研究[J].高原气象,29(3):703-711.

吴国雄,蔡雅萍.1997.风垂直切变和下滑倾斜涡度发展[J].大气科学,21(3):273-282.

谢义明,解令运,沙维茹,等.2008.江苏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机制分析[J].气象科学,28(4):212-216.

姚秀萍,吴国雄,赵兵科,等.2007.与梅雨锋上低涡降水相伴的干侵入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7(3):417-428.

张志刚,金荣花,牛若芸,等.2009.干冷空气活动对2008年梅雨降水的作用[J].气象,35(4):25-33.

赵玉春.2011.梅雨锋对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J].大气科学,35(1):81-94.

郑永光,陈炯,葛国庆,等.2008.梅雨锋的天气尺度研究综述及其天气学定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4(1):157-164.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81.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

周后福,郑媛媛,李耀东,等.2009.强对流天气的诊断模拟及其预报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

Kato K.1985.On the abrupt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iu front over the China continent in late May of 1979[J].J Meteor Soc Japan,63:20-36.

Kato K.1987.Airmass transformation over the semiarid regionaround north China and abrupt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iu front in early summer[J].J Meteor Soc Japan,65:737-750.

Ninomiya K.1984.Characteristics of Baiu front as a predominant subtropical front in the summer Northern Hemisphere[J].J Meteor Soc Japan,62:880-893.

猜你喜欢
雨带梅雨低层
《梅雨潮信》
雨水蒸发冷却对热带气旋螺旋雨带外雨带生成的影响
梅雨浸湿的乡愁滋味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梅雨时节唱江南
住八楼以上的人,早亡风险低
住宅楼层影响寿命
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
最大熵算法在气象雨量预测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