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动物观念“鱼”对比分析

2015-08-12 04:14何玉丹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俗语等值俄语

何玉丹

摘要:观念作为一种思维单位和心智构成,在意义和意思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语言单位及语言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了解观念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观念研究有助于诠释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言语行为特点。动物观念“鱼”在俄汉语言文化中都很常见,研究该观念有助于了解俄汉两个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语言文化观念;动物观念“鱼”

文化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单位之一,它是复杂的心智构成,由价值、形象及概念三要素构成。(Карасик 2009: 5)

В.И.Карасик认为,观念是心智构成,是储存在人的记忆中重要的、被意识到的、典型的经验片段。这些语言单位的典型性以不同形式的定型固化认识,观念的可被意识性使信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观念的重要性将现实的重要特点(情感上经历过的)固化在个人和集体经验中。观念的上述特点是观念构成的三个层面,即形象-感知、概念及价值层面。(同上 2009:17)

本文以俄汉语成语、谚俗语及《诗经》中与“鱼”相关的语言单位为语料,浅析动物观念“鱼”在俄汉语言文化中的异同。

分析所用语料可以发现,俄汉语中动物观念“鱼”存在很大的语言文化差异。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文化差异、语言行为差异以及两个民族的价值体系不同。

俄汉语中都有包含动物观念“鱼”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可分为三类,即:等值、不完全等值和非等值(空缺)。

一、俄汉语中动物观念“鱼”的等值意

提到鱼,首先会想到鱼的一系列客观特点:鱼只能生活在水里、不能发出声音、可作食材、用特殊的器具捕捞、一旦被打捞上岸,很快会变质等。

Ловить рыбу в мутной воде – 浑水摸鱼。该成语在两种语言中都被广泛使用,其意义相同,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有贬义色彩,表达对某人不赞的态度。

Быть, чувствовать (почувствовать) себя как рыба в воде в русском – 如鱼得水。俄汉语中都强调水对鱼的必要性,鱼离不开水。

二、俄汉语中动物观念“鱼”的不完全等值意

俄汉语中存在一些和“鱼”相关的不完全等值的成语、谚俗语,这些语言单位或形式相同或意义相同,大多数是意义相同。

(一)俄语中常用具体的鱼的形象表示抽象的事物。汉语中有类似的表达,但没有用到动物观念“鱼”

Нем как рыба – 守口如瓶,指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Большие рыбы пожирают маленьких。这里большые рыбы(大鱼)是侵略者, маленькие(小鱼)是牺牲品。汉语中有类似的成语:弱肉强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弱肉强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法则。

(二)俄语中有用动物观念“鱼”表示条件合理性的俗语,汉语中有意义类似的表达

Не учи рыбу плавать –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三)俄语中捕鱼会联想到完成一件事有困难,需要付出努力,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俗语和成语

Без труда не вытащить рыбку из пруда – 不劳动者不得食。

Чтобы рыбку съесть, надо в воду лезть直译为“想吃鱼就得下水”,意思和汉语俗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似,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四)俄语中使用动物观念“鱼”进行显而易见、反差强烈、甚至荒诞的对比是一种惯用的语言手段,而汉语中用其它形象来达到这种反讽的效果。

Нужен, как рыбе зонтик(像鱼需要伞)– 多此一举。

На рыбьем меху(鱼皮一样單薄的衣服,不挡风寒的外衣)–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五)对俄罗斯人来说腐败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俄语中使用动物观念“鱼”形象地讽刺腐败现象

Рыба гниет с головы(鱼从头开始腐烂)– 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多语言中都有类似的俗语,这句话比喻起主要作用的人如领导和长辈做事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其余的人就会跟着这样做。

(六)俄语中一些含有“鱼”的谚俗语给人以动力和正能量

Была бы уда, а рыба будет(只要有钓竿,鱼儿就会有)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Держись берега, и рыба будет(守住岸,就会有鱼)–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三、俄汉语中动物观念“鱼”的非等值意

非等值意也作空缺。空缺是一种语言现象,即某种表达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另外一种语言中没有。

(一)俄语中将人的某些品质或境遇和鱼作对比

Рыбья кровь(鱼血): 冷血、麻木不仁的人。

Биться как рыба об лед(如鱼撞冰): 在困难中徒然挣扎; 拼命挣扎,多指为了糊口和生计。.

这两条俗语在俄语中很典型,而汉语中没有类似的固定搭配。

(二)鱼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原始时期,鱼是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多处对鱼的描写,这些内容各异的描写反应了当时人们的想法和价值观。分析《诗经》中的动物观念“鱼”,我们发现,一些意义只存在于汉语中,俄语中没有。

《诗经》中动物观念“鱼”的语言文化内涵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表达男女之间的爱

《诗经》中,鱼多象征男女之爱和婚姻,如以鱼隐喻男女情爱、新婚及情人等。如: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诗经·陈风·衡门》

2.把鱼的形象用作图腾或将鱼作为原始宗教的祭祀品

古人把鱼奉为神明,把鱼的形象用作图腾,因此,动物观念“鱼”给人以神秘感并且具有宗教意义。鱼象征丰收、生活富裕、幸福以及多子多福。例如: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周颂·潜》

3.讽刺奢靡的生活

中国古代能吃上鱼的人并非平民百姓。因此《诗经》中有多处用鱼的形象来讽刺帝王或达官显贵的奢靡生活,例如: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小雅·鱼藻》

从表面看此诗是颂歌,实际上是反讽,是反话正说。

以《诗经》为语料分析动物观念“鱼”,可以看出鱼在汉民族语言意识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俄民族语言意识中没有等同或相似的文化含义。正是这种文化空缺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分析观念可以体现相应的社会语言集体的价值观。俄汉文化所固有的心智构成特点都建立在具体的语言意识所引起的伴随和联想特点之上。通过对动物观念“鱼”进行语言文化分析,可以了解俄汉两个民族对该观念认知的异同,同时通过空缺现象了解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 Даль В. И.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живаго велико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ресурс] http://slovardalja.net/word.php?wordid=26764.

[2].Карасик В.И., Красавский Н.А., Слышкин Г.Г.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ная концептология [M]. Волгоград: ?Парадигма?, 2009. с5, с17.

[3]. Пословицы и поговорки.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ресурс] http://www.x-vim.info/.

[4].Словарь пословиц и поговорок.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ресурс] http://slovarick.ruHYPERLINK.

[5]. 劉佐艳.关于концепт [J].中国俄语教学,2014,5,33(2).

[6]. 沈受君.俄汉汉俄谚语手册[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7]. 战琳.试论《诗经》中的鱼类兴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6(34).

猜你喜欢
俗语等值俄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基于戴维南等值模型的静稳极限在线监视
汉语国俗语义在维吾尔语中的等值再现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