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师曾先生《文人画之价值》

2015-08-12 04:14高雪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师曾文人画文人

摘要:陈师曾先生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其所作《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开山之作——分别从文人画之精髓、由来、要素等几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文人画之发展,讨论文人画之价值,直指文人画风格之关键。

关键词:文人;文人画;陈师曾

民国大家陈师曾(又名陈衡恪)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后又留学日本,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他是戊戌名臣、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是著名诗人陈三立之长子,更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之长兄。他是20世纪初期中国传统画坛尤其是北方“京派”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与李叔同、鲁迅、齐白石为挚友;吴昌硕先生用“朽之不朽”评价其艺术人生。他更是一位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曾任北大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其文《文人画之价值》(以下简称《价值》,此文原载1921年版《绘学杂志》第二期,后载于1932年初版《中国画讨论集》)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开山之作。

一、何谓文人画

宋代文人苏轼曾在《跋宋汉杰画山》中品评宋子房画时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人文经典?山水》),这是最早提出“士人画”的一文。而“文人画”一词 , 最早出自明末画家董其昌之《画旨》:“文人之画, 自王右丞始。”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人亦被称为士人,故而两者并无二致。

师曾先生在《价值》开篇以言明:“何谓文人画?即一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在先生看来,“文人画”不单单是“文人作画”这一属性的归类,最重要的是欣赏其画作中的文人气质、文人情趣、文人感想。艺术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她是“陶寫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而文人是“其个性优美,感想高尚者也。”因为他们“平日之所修养品格,迥出于庸众之上。”所以他们的艺术作品也“自能引人入胜,悠然起澹远幽微之思,而脱离一切尘垢之念。”文人之艺术在他们“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生价值。

二、文人画之精髓

“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这是文人画之精髓所在。文人画形式中“亦有丑怪荒率者”,是“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力矫软美取姿,涂脂抹粉之态,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有宋以来,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大家无不在讨论画质形式:“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山水竹木,无常形而有常理”。“命物之意审”、“遗物以观物”,都是要由自然山水这一“第一自然”而发见“第二自然”。此第二自然,正是文人所要表达的个性和独立精神。文人画更是像莲花一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君子。

师曾先生以为,文人画之“奇”,不过是因为在风格表现上是充分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因为文人画之内容无外乎其诗词歌赋之材料:“无非山川、草木、禽兽、虫鱼及寻常目所接触之物而已。其所感想,无非人情世故古往今来之变迁而已”。但是,正是因为文人可以“假外界之物质以运用之”,便可“彻幽入微,无往而不可”。

三、文人画之历史

文人画由来已久。《价值》中大段篇幅梳理其历史发展。“自汉时蔡邕、张衡辈,皆以画名”;六朝时“宗炳、王微其人者,以山水露头角,表示其思想与人格”;晋代“王廙、王羲之、献之一家,则皆旗帜鲜明……至唐之王维、张洽、王宰、郑虔辈,更蔚然成一代之风。唐王维又推为南宗之祖……历宋、元、明、清,绵绵不绝”如此看来,文人画始于汉代蔡邕、张衡(“载诸史籍”),六朝时因“庄老学说盛行”,使“当时之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欲脱离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静之境”;此时以宗炳、王微为最。而东晋王廙(yì,王羲之叔父)一家书画相通,至唐王维一脉,后代绵延不绝。

特别是“南北两宋,文运最隆。”“文家、诗家、词家彬彬辈出,思想最为发达。”所以“绘画一道,亦随之应运而兴,各极其能”。其中“欧阳永叔、梅圣俞、苏东坡、黄山谷,对于绘画皆题咏,皆能领略”。自王维处,中国画已出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语)的现象,更早有杜甫等诗人的题画诗以评画。故诗之意境与画之意境彼此联系甚密,如苏轼云“诗画一律”。欧阳修古文运动即是要用“平时以代险怪,以跌宕气味代辞藻铺陈”,文人画山水,也重“萧条淡泊”(《鉴画》),雍容、平易,甚至“得意忘形”(《盘车图》)。

师曾先生亦在文中详述元代以降文人如倪云林、吴镇、元四家、四王等人之绘画风格,强调“神似”、象征(symbol);又举西方绘画史诸例对比讲述西方绘画由“形极似”到“不重客体”之风格转变与思想变革:“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

四、文人画之要素

在《价值》文末,师曾先生总结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而“形似”也好,“忘形”也罢,“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所以,文人画之最大价值在于以文人之高尚人格、博学广识、肆意才情和独立思想寄于山水草木,借之传情达意已为人知。后代学者评先生此文考史多有不实等弊,但笔者以为,先生对此文人画之精髓与要素的提出是独到且极为重要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文人士大夫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身在庙堂,忧国忧民;心向世外,隐逸林间;诗书画印,礼乐射御;学富五车,才华横溢,雅致至极。吾辈后学既已忝列当代“文人”之列,亟需培养上述之四种要素,至于能不能入画,实不那么重要。画,只一种艺术形式而已,我们大可“不贵形式”、推陈出新,以吾辈特有之方式,创作“感人而能自感”的“不朽”作品。

参考文献:

[1]沈鹏,令狐彪.美术论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商务印书馆,2010.

作者简介:高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2013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陈师曾文人画文人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王春书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诗情画意两如何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
陈师曾 纳凉图扇 荣宝斋藏
宋代文人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