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
小时候,每到夏末秋凉,同学中就有人拿一把“树枝”,一点一点掰开吃,有调皮的孩子,还会把上面的果实摘下一把当武器,用弹弓做成“散弹”,弹到别人身上,引来“哇哇”一片欢叫。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在这个时节,不吃上一点这样的“树枝”,就辜负了这个季节。
这种“树枝”,形状弯曲如小钩,每支钩头都悬着一颗圆形的果实,有点像花椒粒,果实不能吃,能吃的是黑褐色的果柄,外面看起来就如同树枝一般,轻轻掰开,就露出了嫩嫩的青色,清甜无比。现在市场上很少见,偶尔能在天桥底下看到有妇女叫卖,用小绳子把它们细细分成小捆,只一小指粗细,十几厘米长的三五根就卖到五块钱,而从前,比这大得多的也只卖一毛钱。
这种“树枝”,在我的家乡湖北,俗称拐枣。我小时候因为吐字不清,一直叫它“拐椒”,因此弄不明白,为何如此甜美的食物,要叫它“椒”,难道是因为形状和花椒一样?直到有一天,听郭德纲的相声《济公传》,里面有个叫月儿双的孝子,为了给生病的母亲找一种叫金钩梨的水果,夜行荒地,一路倒霉惨像,尽遇到些鬼怪狐妖,如果不是济公前来搭救,定会遭到妖怪们的毒手。这里提到的水果金钩梨,让人好奇之余,大咽口水,这种水果,到底是何妨神圣呢?满心狐疑,网络搜索后才知道,金钩梨,又叫拐枣,就是我小时候吃的“拐椒”,至此才了结一桩历史疑案。
其实不论叫它金钩梨,还是拐枣,都是民间的俗称,它的学名叫枳椇,是一种落叶乔木,它的果柄含丰富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十分清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酿酒。它虽然也叫梨,但和真正的梨有着天壤之别,能生吃的不是植物的果实,而是果柄。
在我国,枳椇分布很广,有很多种叫法,历史上也有许多雅号,如龙爪、万子梨、蜜屈律、山林果、木珊瑚、万寿果、莲庆、纠结子等。听着这些既喜庆形象,又亲民的叫法,就知道它性情随和,滋味甜蜜。在我儿时,金钩梨这种独特的清甜口感,同榆钱一样,都是孩子们喜爱的零嘴儿。而现在,想要吃到,却已不是那么容易了。一来受到时间限制,它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食物,一年之中只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是食用它的好时光,季节一过,就变得粗涩难食。二来老人们大概也吃腻了,偶然忆苦思甜,却也苦于难得一见,更没有机会寻给晚辈品尝。再则,枳椇本就朴素到几乎寒碜的外表,被卖家随便拿绳子裹缠,更难登大雅之堂,反倒让人想起旧时路边那些小贩贩卖的散装香烟或者洋火。
枳椇的果实虽不能吃,但是有药用价值,入药可以清凉利尿,还能解酒。《苏东坡集》中就有这样一则故事,苏东坡的同乡揭颖臣因长期喝酒饮食倍增,小便频数,且久治不愈,苏东坡听闻后,给他推荐了一个医生,诊后认为是慢性酒精中毒的征兆。于是用醒酒药治疗,多年痼疾就此痊愈。其中有一味主药就是“枳椇子”。苏东坡不仅记录了这个小医案,还常以枳椇子作为醒酒良药向友人推荐。除了醒酒,用枳椇酿造的“拐枣酒”还能治风湿症。此外,枳椇木质硬度适中,纹理秀美,可作为建筑、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的用材。
浑身是宝的拐椒,虽然作为小儿口中大自然馈赠的零食,已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在悄然地回归我们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