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珠
菊花又称黄花、寿客,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还被人们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每当深秋季节,百花凋零时,唯有菊花傲然挺立,可见其坚强与傲骨,因此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歌咏赞美菊花,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黄花晚节香”,用菊花象征人品质高洁;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还给我们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境界。
菊花美食添风雅
菊花不仅能观赏,还是雅致的食材,入馔清香悦目,丰富了饮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菊花就已经摆上餐桌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宋代名菜中有菊花馈。到了清代,慈禧太后非常喜爱看上去赏心悦目、吃起来满口芳菲的菊花火锅。据《御香缥缈录》记载,菊花火锅的做法是选择白菊花瓣洗净,待火锅沸腾,先下鱼肉片,后下菊花瓣,其味清香可口。
如今各地仍然有不少脍炙人口、品相美观的菊花菜品,如广东的“腊肉菊花饼”“菊花蛇羹”,杭州的“菊花烩三丝”“菊花咕老肉”,北京的“菊花色球“”菊花肉”等。
菊花入药历史久
菊花自古以来都是养生保健的要药,深受养生学家的推崇,素有“延寿客”的美誉。宋代诗人苏辙赞美其:“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汉代时,帝宫后妃以菊花酿酒,称之为“长寿酒”。重阳节除了登高、佩带茱萸,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合家团圆共饮菊花酒,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史正志《菊谱·序》中说:“汉俗,九月饮菊酒以祓除不祥。”陶渊明留下“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的诗句。人们用重阳节这一天采来的菊花泡菊花茶、浸陈年米酒,或者用菊花沐浴,皆取“菊寿”之意。
菊花入药最早记载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在苏洵的《菊花》诗中就有“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的记载,郑板桥在《题菊石图》中也有对于菊花延年的赞美:“南阳菊花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叫霜鬓变成鸦。”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更是倍加推崇,并且说它从头到脚都是可用之材:苗可做菜,叶可生吃,花可做糕饼,根和种子可入药,还可做药枕、酿药酒。
取菊花瓣适量(干、鲜均可),洗净加水煎煮,去渣熬成浓汁,再拌入适量的蜂蜜制成膏状即成菊花延龄膏,这是慈禧太后一生中最喜爱的、常服的药膳。每次取菊花延龄膏10克,用温开水冲服,每天服用3~4次,具有疏风泄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和滋补的作用。
但是,菊花虽好,有气虚胃寒、食欲减退、饮食减少、泄泻症状的人慎用,或者要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明目可饮菊花茶
很多人喜欢喝菊花茶清火明目,这是因为菊花性味清凉,又能平肝祛风,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菊花还是治疗头目风热的常用药,中医方剂里常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外感风热而发生的头疼目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用药心法》称菊花可“去翳膜,明目”,临床上常用菊花治疗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比如中老年人的老眼昏花。中医认为老眼昏花是由于肝肾两虚,用菊花配以枸杞子、山药等中药滋补肝肾,就是对症的良药。
需要注意的是,平肝明目以白菊花作用较好;黄菊花清热能力强,常用于散风热,治疗上火、口腔溃疡等;野菊花对防治流脑、流感、毒蛇咬伤效果较好。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的白领一族和学生们,不妨喝菊花茶,如果再加入枸杞子和决明子则能缓解视疲劳。菊花枸杞茶的做法很简单,取枸杞子、白菊花各10克,将枸杞子、白菊花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视力减退、眼花、夜盲症等。
强身自酿菊花酒
菊花除可以用于泡茶外,还可用于酿酒。菊花酒是取盛开的菊花与粳米酿成的,甘醇无比,是养生治病的良药。诗人陆游有一次生病卧床,饮了几杯菊花酒,立刻来了精神,于是忍不住诗兴大发,写下 “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童子扶。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的诗句。
菊花酒不仅延年益寿、强身壮体,还可兼治头晕、咳嗽、便秘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菊花对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脂质含量有良好影响;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表明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市场上可以买到菊花酒,自己在家里也能泡制。2000克杭白菊、500克枸杞子、500克当归、1000克生地黄加水适量煎汁,用纱布过滤后取汁待用。糯米3000克,淘洗后加清水适量煎至半熟,沥干;与菊花药汁混匀蒸熟,拌入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包好发酵,直到有甜味时即成。再简单一些的做法就是直接买来白酒2500毫升、菊花1500克、白糖250克,将菊花洗净、晒干,浸入盛有白酒的坛内,加入白糖,密封15天左右即成。
便秘的人可用菊花酒10毫升、胡萝卜或包心菜榨汁60毫升、苹果榨汁100毫升,再加蜂蜜适量。先将前三味混匀,再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蜂蜜。经常喝菊花酒既可祛便秘腹胀,又能强筋健体。
小小菊花如此有用,而且大江南北、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干菊花,是药食两用好食材。难怪苏轼在《赵昌寒菊》中赞美其“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