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刻与现代陶刻的特色

2015-08-11 23:39:38刘浩
佛山陶瓷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刀单刀陶刻

刘浩

(宜兴 214221)

传统陶刻与现代陶刻的特色

刘浩

(宜兴 214221)

陶刻艺术的提高,关键要有高深广博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熏陶,通过对自然生活深刻的观察,收集创作灵感,再把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然融浑化合,作品才能达到“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传统陶刻;现代陶刻

1 引言

陶刻的传统技艺延续至今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在传统的陶刻中前人很好的利用了多种技艺的巧妙结合而有了自己的面目。自古以来,骚人墨客留下墨宝在紫砂壶上的数量很有限;能留下真迹于壶上传世后代的书画家,大多自身也酷爱紫砂。与紫砂壶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热情地在紫砂壶上挥洒下一片天地。

2 传统陶刻与现代陶刻的特色

“字依壶传,壶随字贵”,对宜兴紫砂陶刻画装饰作出巨大贡献的首推陈鸿寿,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1768—1822年),浙江钱塘人,乾嘉时代,善书法、篆刻,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嘉庆年间任溧阳县令,酷爱紫砂,并工余之暇与墨客江听香、郭麐精心设计手绘许多壶体造型,后来这些形体就叫“曼生十八式”。这些造型设计简洁、明快,适宜用在壶体上装饰,并请紫砂艺人杨彭年兄妹等制作,曼生及江听香,郭频迦等人题铭捉刀,由此开创了紫砂茗壶史上的一个新的装饰时代。

现代也有一些负有盛名的书画家,也在紫砂壶上留下他们的字画,如:程十发、唐云、金墨如、冯其庸等。除此之外,名家壶上最常见到名陶刻家自画自铭的作品,他们本身的书画功力也具有相当的水准。雕刻的刀法,力道的拿捏更是看家本领。如:毛国强(一栗)、谭泉海(石泉)、沈汉生(石羽)、鲍志强(乐人)、束旦生(石雪)等,堪称现代陶刻名家之代表。

陶刻艺术的提高,关键要有高深广博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熏陶,通过对自然生活深刻的观察,收集创作灵感,再把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然融浑化合,作品才能达到“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在紫砂泥胚上用传统的双刀刻绘方法(在一个笔画上用一左刀再结合一右刀,使字的低部呈现出三角的刻绘方法)。这样刻绘方法延续了很久,至今仍然有很多用这种方法的高手。我们的现代陶刻中这样的做法比较少,里面有着其它很多原因。,现在陶刻比较张扬的是个性,个性的布局方法、个性的刻绘方法,张扬着个性自己的风格。

笔者原先一直是在从事篆刻,笔者的刻绘就借鉴了很多篆刻中的方法。利用篆刻所使用的工具所陶刻的作品也就有了自己的面目,日常我们现在的陶刻手使用的工具是丰钢所制作的薄刃长条工具,在刻画笔画的圆转的部分时能够得心应手。而笔者所使用的篆刻工具在表现大篆、金文和甲骨文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传统刻绘中的图案和文字多是双刀表现,这样的刻绘,字迹和笔画清晰是优点,可是文字看上去就有呆板之嫌,缺乏了书法本身所具备的性格。现代刻绘中很多人想要改变传统中这一弊病,都在尝试使用自己的方法力求还原书法和绘画本身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临摹。传统中看了记载的资料很多陶手所使用的陶刻工具是竹刀,在泥胚水分还比较充足的时候陶刻,这在很多古老紫砂器上多有见识。

传统中单刀的刻法古来有之,老话说:“刀无定法”。笔者的理解就是可以完成你所要表现的东西,无论是单刀也好双刀也罢,甚至单、双刀结合使用都是可以尝试的。笔者认为单刀所表现出的东西是很多变的,有很多的不定因素,才使得单刀在陶刻中不可替代。但是它本身又需要刻绘者本身具备很高的绘画和文字功底。

3 结语

陶刻本身也应该和茶壶本身有所联系,笔者认为壶是本体,陶刻是装饰,也是锦上添花的表现,背离了主体和饰体的关系是不恰当的。印章装饰我个人认为是可以尝试的,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在尝试,我认为从印章的内容到形式都是很值得去推敲的。闲章的运用我个人认为是很有趣味。宋押和佛造像也是如此,一味的临摹不好,百花齐放、百艳争春会使陶刻本身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多样化。

猜你喜欢
双刀单刀陶刻
双刀进枪项目双刀拨枪动作的训练方法及手段
论元杂剧的文学——以《单刀会》为例
戏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36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46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46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单刀双掷开关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作用
双刀盘直齿锥齿轮铣齿机
正统意识与民间信仰对《单刀会》创作的双重渗透
三轴双刀架数控车床设计
时代农机(2014年2期)2014-08-27 08:12:50